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研究叢刊 高雄愛河畔的中都工業區,是臺灣上個世代磚材生產工業的重心區域。在磚窯廠的周遭,曾吸引來自澎湖、臺南等地的工人,逐漸形成移民聚落──位於其中,由磚仔窯聚落第一代移民所建的開王殿,便是昔日聚落的信仰中心。 經歷產業轉型、中都唐榮磚窯廠被指定為市定古蹟、都市重劃與住戶拆遷,這片土地上地景產生了劇烈的變化。古蹟保存區外的百年古廟開王殿,一度面臨拆除命運,但它亦曾是居民與勞動者共有的記憶,過往窯工生活文化地景一部分。 在文史工作者與信徒們的各方奔走下,開王殿仍堅守在原地並逐漸回復機能。是什麼力量讓這些人凝聚在一起?本書記錄了中都地區與開王殿的過往,以及信徒與文史工作者們投入文化保存運動的軌跡。 本書特色 中都開王殿是往昔中都唐榮磚窯廠附近聚落居民的信仰中心,由澎湖移民所搭建,見證了中都工業區的興衰與地景轉型。其豐富的宗教民俗活動,由保存的開壇紀錄簿也可窺看過去聚落居民的常民文化。 本書詳實考證並記錄了開王殿的歷史,以及2010年開始一連串的文化保存運動。這亦是本由熱愛歷史的數學老師撰寫而成的常民歷史書籍,融合理科邏輯與文學浪漫,內附現今中都地區地圖拉頁,可讓讀者再次走訪、重新認識這片土地。
高雄研究叢刊序 推薦序──讓磚窯工的信仰記憶浮現歷史舞臺/李文環 推薦序──廟宇文化與現代醫學/薛元毓 推薦序──數學與歷史美麗的邂逅/汪坪志 自序 第一章 寫作緣起 第一節 研究回顧 一、文資保存的問題與探討 二、靈力與地方感 第二章 中都開王殿的歷史演變 第一節 中都歷史中的開王殿 一、戰前「中都」地區與開王殿 二、戰後中都與開王殿的歷史地位 第二節 主祀神轉變的靈力特色 一、草創的開王殿 二、主祀神之轉變 三、佛祖「復興」 第三章 靈力的歷史與記憶 第一節 匯集人氣的廟會祭儀活動 一、歲時祭儀 二、進香遊境 第二節 靈力的施展 一、神明代言人──乩童 二、靈力施展的形式與範圍 三、靈力需求 第三節 神明的靈力傳奇 一、降妖伏魔 二、法術傳奇 第四章 文化保存機制中的在地實踐 第一節 開王殿的黑暗期 一、沒有乩童,靈力施展受限 二、人氣不再,停辦建醮活動 三、人謀不臧,不健全的管理制度 四、外在危機出現 第二節 文化保存運動的開展 一、保存運動的策略 二、喚醒信徒的歷史記憶 三、對文化資產保存的反思 四、期待保存之路重現曙光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一 保存大事紀 附錄二 2017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雄小故事」獲獎文章 中都文史踏查地圖
作者簡介 莊文韋 臺灣高雄人。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現職國中教師。 生於斯,長於斯,求學歷程沒有什麼特殊事蹟,倒是從七賢國中、高雄中學到高師大數學系,一路念上來離家愈來愈近,近到只剩三分鐘距離,好像有點與眾不同。大學畢業同學們紛紛返鄉時,卻選擇離開高雄,千里迢迢跑到臺北實習,算是人生一個轉彎。在臺北任教時,受對臺灣歷史深懷熱忱的同事啟發,兩位理科老師一起「撈過界」,在校內開設文史研究社團,又是另一個轉彎。2006年受到老天爺眷顧,帶著妻子一起順利介聘回高雄,之後跨領域轉讀高師大臺研所,開始文史研究之路,人生再度大轉彎。 身為一個喜歡歷史的數學老師,懷著敬天愛人之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感恩生命中每一次轉彎都能看見更美的風景,也終於明白每一條岔路其實都是自己該走的路。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