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11209758 |
定价 |
NT490 |
售价 |
RM76.60 |
作者 |
黃子明
|
出版社 |
八方
|
出版日期 |
2019-12-20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98 页. 23.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牛車水在百多年,見證過什麼時代變遷?如今又還留存著什麼傳統和文化精神,以待傳承?
新加坡牛車水在老一輩人的回憶裡,是戲院文化與飲食文化的重鎮,同時更是廣東人的聚居地。
本書分七個章節,以兩大主軸勾勒出近百年來牛車水的文化景觀和時代變遷。一是從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思想啟蒙來敘述新加坡華人的政治文化發展;二是從改良戲曲的表演來看戲曲文化的演變和傳承。
書中內容多樣化,集合了城市景觀,市民生活,地方戲曲等不同的文化層面,嘗試探討牛車水作為新加坡一個重要的華人歷史街區,自清末時期以來所見證的過過的時代變遷,以及遺留至今的文化遺產,從而重新審視牛車水在本地華人史裡的定位。
作者寫法有點刻意地在學術與通俗之間,將戲班,革命,牛車水和文化遺產等以深淺出的方式,生花妙筆娓娓道來,堪稱雅俗共賞。
本書是新加坡國家文物局資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項目,以作為新加坡兩百週年紀念。
|
|
|
|
|
|
|
|
|
|
|
|
|
|
|
目錄
xxi 序一 ·黃賢強
xxiii 序二 ·林志強
xxvii 自序
4第一章 | 楔子:新加坡清末時期的文化定位
4 一、清末時期的歷史意義
16 二、新加坡華人區
27第二章 | 牛車水百年景觀:文化生活與社群網絡的變遷
29 一、地理範圍與方言文化
38 二、電影文化與重要地標
52 三、都市生活與城市發展
70 四、祖輩的鄉音
93 第三章 | 清末社會啟蒙:維新派與革命派在南洋的事蹟
95 一、孔子改制與“中體西用”
107 二、孫中山周遊列國
116 三、華僑的團結問題
129 第四章 | 市民文化與國民意識:報章筆戰與方言書寫
131 一、市民生活與清末俗文學
143 二、國民意識、報社與其他組織
161 第五章 | 志士班“振天聲”―― 中西舞台分庭抗禮的時代
189 第六章 | 粵劇“第二故鄉”:地方戲曲的傳承問題
191 一、重新認識戲曲文化遺產
200 二、如何體驗戲曲文化
213 三、粵劇在新加坡社會的演變歷程
228 四、粵劇的傳承與創新
243 小結
第七章 | 尾聲:
牛車水文化今昔之觀望
251 一、牛車水的“非遺”
259 二、重新體驗牛車水
281 小結
287 附錄 | 振天聲南洋義演 ·林志強
295 後記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黃子明
自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畢業後,曾在報館任職為雙語記者,也從事過公共歷史以及藝術管理等工作。兩次出國深造,於德國布蘭登堡理工大學考取文化遺產學碩士與博士學位,又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進行過兩年的博士後文化研究,並兼任教職。近年參與各項獲國家文物局資助的研究項目,本書為其中出版項目。個人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多元文化社會。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