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主要透過對學者經說、文集、日記等相關文獻的細讀,考察清中葉以降的「文人說經」之業及其意義,其目的在於嘗試跳脫某些固定的學術框架或研究模式,期能為清代學術史與經學史提供新的觀察與論述基點。書中所選諸家,包含:唐煥、姚鼐、洪亮吉、王芑孫、唐仲冕、李慈銘、譚獻等人,皆是有大量經說傳世的文章之士。這些經術文章雖然脫胎於舉業,卻是根本聖人,且又別有慧解,故與漢學考據路數,形成鮮明對照,實為共譜清代學術歷史的重要內容。同時,眾家文士的文集日記之中,有許多對當代學術學風的陳述與批評,所以,「文人說經與清代學術」的議題,有助吾人打破文獻與學術視野的雙重侷限,重新認識清代複雜的學術面貌。
鄧序 吳序 自序 壹、導言 一、前言 二、文獻與視野的雙重困境 三、漢宋論述的不對稱性 四、文人說經的學術意義 五、結語 貳、考辨經文多以義理文章斷之──讀唐煥《尚書辨偽》 一、前言 二、審辭氣事理以辨證偽書 三、離析文章結構疏解經文 四、義理疏解中的宋學脈絡 五、結語 參、理論的實踐場域──《春秋三傳補注》所見姚鼐的經學理念 一、前言 二、姚鼐的治經理念 三、《三傳補注》的經學見解 (一)《左傳》探例 (二)《公》《穀》二傳探例 四、結語 肆、據馬班以高視許鄭──王芑孫對乾嘉漢學的批評及其意義 一、前言 二、對乾嘉漢學之批判 三、古之學愈於今之術 四、文士的人生蘄向 五、結語 伍、學問何分漢宋──唐仲冕的經術文章 一、前言 二、以文章為學問之載體 三、根柢宋儒而別有新解 四、預於漢學而不失警惕 五、結語 陸、乾嘉道咸經學采風──讀桂文燦《經學博采錄》 一、前言 二、漢學與經學 三、經學與科舉 四、經學與地域 五、結語 柒、長日將盡 典型夙昔──李慈銘學術批評中所見的乾嘉情懷及其意義 一、前言 二、對盛世文章的緬懷 三、對許鄭漢學的維護 四、對反漢學者的撻伐 五、結語 捌、文人的學術參與──《復堂日記》所見譚獻的學術評論 一、前言 二、譚獻的學術宗尚 三、譚獻對漢宋學的評論 四、譚獻對常州經學的評價 五、結語 玖、文章關乎經術──譚獻筆下的駢散之爭 一、前言 二、譚獻的文章觀念 三、譚獻的駢散論述 四、結語 拾、結論 附錄:洪亮吉的感性世界——對一個乾嘉文士的側面觀察 一、前言 二、南樓憶舊時 三、輾轉功名路 四、更生終不悔 五、結語 徵引書目 索引
作者簡介 蔡長林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曾任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副教授。曾獲國科會年輕績優具潛力學者補助。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經學史、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春秋學。著有專書《論崔適與晚清今文學》、《常州莊氏學術新論》、《從文士到經生——考據學風潮下的常州學派》。主編有《晚清常州地區的經學》、《隋唐五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林慶彰教授七秩華誕壽慶論文集》,校訂《翼教叢編》、《陳用光詩文集》。另有〈唐代法律思想的經學背景——《唐律疏議》析論〉、〈從對祭仲評價之轉變看公羊學「經權說」的歷史際遇〉等學術論文數十篇。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