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購】大提琴家沃爾費許專輯14 / 布勞克:所羅門王、荒野之聲&卡普萊、拉威爾 (CD)
|
|
Bloch: Schelomo, Voice in the Wilderness & Caplet: Epiphanie & Ravel: Kaddisch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國BBC音樂雜誌2014年5月號「五顆星」最高評價
★同時發行:沃爾費許專輯17 / NI-5943 / 布勞克:為大提琴與鋼琴的音樂
簡介: 本輯是英國大提琴家沃爾費許精采無比的最新錄音,英國留聲家雜誌、BBC音樂雜誌都給予極高評價。這張抒發猶太情懷的專輯緣起於沃爾費許的大提琴家母親Anita Lasker-Wallfisch,她是納粹奧斯威辛集中營女子管團最後倖存的少數幾人之一。 首先介紹作曲家布勞克的兩首作品。生於瑞士、猶太民族主義立場鮮明的布勞克(1880-1959),總是能將猶太傳說中崇高、華麗、悲劇與喜悅種種強烈元素,以難以言喻又無與倫比的感傷和技巧表現出來。完成於1916年的「所羅門王」是他猶太系列的最後一首作品,也是他赴美定居前的最後之作。此曲基本上就是一首大提琴協奏曲,大提琴代表的是所羅門王,全曲三段音樂始自大提琴悠然的悲歌,結束在大提琴無言的憂思,是布勞克代表作之一。相隔二十年後的六樂章「荒野之聲」,被視為「所羅門王」的姐妹作。此曲原本構思是鋼琴曲,在創作過程中逐步演變發展,1935年完成大提琴與鋼琴版,1936年完成管弦樂版。而最初的鋼琴曲則成為五樂章的「幻想與預言Visions et Propheties」。這是一首動態對比、情緒起伏都相當強烈的作品,並不容易演奏,長期以來錄音不多,沃爾費許的演奏絕對可列入首選。 法國作曲家安德列‧卡普萊(1878-1925)在今日可謂罕為人知,他曾獲得羅馬作曲大獎,是德布西好友,他將德布西作品管弦樂化是後人對他最大的認識。本輯收錄的「頓悟」作於1923年,是根據衣索比亞的傳說而作,講的是東方三博士朝拜(Adoration of the Magi)和基督誕生的故事。拉威爾根據猶太頌禱詞所作的「祈禱」,是他兩首希伯來旋律的第一首,1914年的原作是為人聲與鋼琴,1920年作曲家親自改編為管弦樂版本。此曲僅五分鐘,是本輯四首作品中最短的,但大提琴哀然的低吟令人動容,在本輯有畫龍點睛之妙。和「荒野之聲」一樣,這兩首作品錄音版本也不多。 大提琴家沃爾費許1953年生於倫敦,曾負笈美國隨大師畢亞第高斯基(Gregor Piatigorsky)學琴。二十四歲時獲卡薩多國際大提琴大賽首獎崛起,如今已是英國大提琴界最富盛名者。沃爾費許演奏曲目廣泛,許多英國二十世紀後半的作曲家也為他譜寫新曲。本輯指揮班傑明‧沃爾費許是其長子,歷經英國室內樂團、荷蘭廣播愛樂助理指揮,目前是Crested Butte Music Festival音樂總監。在本輯中他帶領樂團和老爸之間的炙熱對話感染力十足,是難得一見的猶太大提琴作品錄音。
曲目:
1-6. 布勞克Ernest Bloch:荒野之聲Voice in the Wilderness,為大提琴與管弦樂的交響詩 7-9. 卡普萊Andre Caplet:頓悟Epiphanie,依衣索比亞的一則傳說 10. 拉威爾:祈禱Kaddisch,選自兩首希伯來旋律Deux Melodies Hebraiques 11-13. 布勞克:所羅門王Schelomo,希伯來狂想曲,為大提琴與管弦樂
大提琴:拉斐爾‧沃爾費許Raphael Wallfisch 班傑明‧沃爾費許Benjamin Wallfisch指揮威爾斯BBC國立管弦樂團 BBC National Orchestra of Wales 錄音:2013年 |
|
|
|
|
|
|
|
|
|
|
|
购物须知
马来西亚条例规定海外购物超过RM500需缴付进口关税,未免被课税,请注意每张订单的非书商品总值以不超过RM500为宜(订单总额【含运费】—书籍商品总值)。另外,若单一商品订购数量多于2件,也不排除有被徵税的可能(虽订单没有超额)。因清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或费用,须由会员自行承担责任。
退换货须知
由于国际运费金额高且手续繁複,除瑕疵商品或收到的商品与订购的商品不符外,一律不受理退换货服务,下单前请谨慎确认。
由于商品皆从台湾订购及运送,运送过程难免有碰撞导致盒子等包装受损,如没有损及内容物概不退换。
寄回可替货退的商品,请包装完整(如:商品本身之纸盒、保固卡、内塑胶包护套),先通知客服专员欲申请替换货事项。恕不受理未经通知而迳行退回之状况。
退换货期限:3天内通知客服,7天内寄回。
可退换/不可退换商品详情请参考网站客服中心售后服务说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