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9755573 |
定价 |
NT300 |
售价 |
RM46.90 |
优惠价 |
RM41.74 *
|
作者 |
王汎森
|
出版社 |
允晨文化
|
出版日期 |
2019-11-12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30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抱歉!此书无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天才為何成群地來」(Alfred L. Kroeber 語)的「為何」這個問題,我並未作比較全面的回答,因為那並不是當初下筆寫這篇短文的用意。我原來想做的是針對華人學術界一向缺乏寬鬆、自由,帶啟發性的對話環境而發,絕未曾想對「為何」作一比較完整的陳述。如果把「天才為何成群而來」這個問題轉換成傑出的人才為何成群地來,那麼,我個人認為以下幾點相當重要:物質條件與心理質素的強大支持、「群聚效應」、「帶跑者」所發揮的效應,還有同儕之間健康的「競爭」兼「合作」關係的激發等。
過去一、二十年,除了專業研究之外,我曾作過一些通俗演講、寫過一些散篇文章,這些演講或文章大多與我專業沒有直接關係,卻多少表達了我對這個時代學術、文化狀況的觀察。本書以「天才為何成群地來」作為書題,副標題則是「知識創造的人文向度」,收在本書中的文章大多是從人文優先的角度出發看事情,從科技實證之外的人文精神層次出發考量問題,從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前提去考慮現代社會的發展,或是考慮知識創造過程中的人文面向。為往日的所思所感留下一點紀錄。
|
|
|
|
|
|
|
|
|
|
|
|
|
|
|
目錄
序
人文科學的危機—關於高等教育「指標化運動」的思考
本土思想資源與西方理論
沒有地圖的旅程
為什麼要閱讀經典
我讀韋伯的歷程
現在歷史是什麼—西方史學的新趨勢
什麼可以成為歷史
歷史領地的流變
如何透過歷史向古人學習
龔自珍的《尊史》篇
重訪歷史:尋找「執拗的低音」
天才為何總是成群地來
人文的優先性
重構人文價值與多元化
知識分子的沒落
文化多樣性
書的危機
真正的哈佛是看不見的哈佛
學術事業中的「政務官」與「事務官」
如果讓我重做一次研究生
再談假如我是個研究生
余英時印象
追憶余國藩先生
回憶牟復禮先生
記憶杜希德教授
回憶馬里厄斯.詹森(Marius Jansen)老師
學術需要時間和自由—時代週刊專訪
思想史內外—張劭農訪問稿
治學漫談—王汎森教授訪談錄
後記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王汎森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歷史學家,2004年當選中研院院士,2005年獲選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士。曾任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長、副院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
王汎森教授研究的範圍以十五世紀已降到近代中國的思想、文化史為主。著有《章太炎的思想》、《古史辨運動的興起》、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傅斯年: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晚明清初思想十論》、《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執拗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等學術專書。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