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大學雜誌》命名緣由,引述四書《大學》開宗明義說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稱本刊的命名,即源於此。所以《大學雜誌》並不是一本全以大學生為對象的讀物,更不是某一大學的校刊。它是為了每一位愛好新知、關心現實的朋友創辦的。 《大學雜誌》曾宣示的努力的方向有三,在立言方面,將以知識分子的理性良知為準繩,對當前國是問題提出嚴肅的諍言。在處理稿件方面,對於各種不同的意見,只要是出自善意,都樂於刊用。尤其是對《大學雜誌》社論提出批評的,更是歡迎。在內容方面,除繼續加強政論時評外,將努力充實有關知識性、思想性和文藝性的文章。 作為知識份子的我們,是有理由感到驕傲與光榮的,因為歷來的知識份子具有言論報國的一種良好傳統。胡適之先生曾經引述九百多年前宋朝范仲淹在其〈靈烏賦〉裡的爭自由的名言──「寧鳴而死,不默而生」,說明歷來知識份子認為諫諍是一種天生的責任,是一種極好的傳統。范仲淹寫這篇賦大概是在景祐三年(1036),所以這比美國開國前期亨利柏德烈(Patrick Henry)在1775年所說的爭自由的名言──「不自由,毋寧死」──還要早740年。但我們爭自由的成績如何?尤其是我們這一代的知識份子究竟盡了多少責任?陶百川先生曾疾呼知識份子應該善盡各人的職責,背起各人的十字架,成為光,做黑暗中的明燈,以言論昭亮人目和人心,昭明政治和社會。 從國家與政府的立場看,言論的自由可以鼓勵人人肯說「憂於未形,恐於未熾」的正論危言,來替代小人們天天歌功頌德、鼓吹生平的濫調。多年來,我們的政府一直致力於推行開明的自由民主的政治,以期達成更完美社會的理想目標。身為知識份子,我們更應該繼承良好傳統,善盡職責,藉善意的批評和理性的建議,來協助政府,策勵政府,我們深信,以言論參與國是,是現代民主國家的國民,尤其是知識份子的一項無可讓渡的權利,更是一項無可逃避的責任。 本書特色 我們這一代知識份子的責任 ──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成為光,做黑暗中的明燈, 以言論昭亮人目和人心,昭明政治和社會。 五四運動的時候,當時的北大校長蔡孑民先生曾以「愛國不忘求學,求學不忘愛國」兩句話勉勵青年學子,對於今天的青年學生和知識份子而言,其依然是不移的真理。已故的臺大校長傅孟真先生也一再以「敦品、力學、愛國、愛人」訓勉臺大學生,要求他們做到「知識的誠實」(intellectual honesty),養成立信的人格與愛國的情操。竭智盡忠,發揚優秀的文化內涵,建立現代化的民主社會國家。 《大學雜誌》的宗旨:以建立現代化民主國家為信念。始終堅持立場,善盡言責,對國是問題曾經提過許多大膽而嚴正的諍言,一本初衷,以知識份子的身分,提供建設性的意見。《大學雜誌》不是政治團體,而是表達社會公正輿論的公器,絕不容許成為任何私人的工具。
編者的話 見證狂飆的年代:《大學雜誌》20年內容全紀錄提要(1968-1987) 陳達弘 《大學雜誌》發行人暨總經理 導言 臺灣社會中的歷史意識 陳鼓應 北京大學哲學系人文講席教授 序 01還有夢想嗎?不要輕言放棄! 鄧維楨 《大學雜誌》創辦人 02《大學雜誌》獨領風騷兩三年 黃榮村 教育部前部長/臺大心理學系名譽教授 03沒有私心,基於理念及責任感 何步正 《大學雜誌》前執行編委 04社會代議崛起的先驅 趙永茂 臺灣大學前副校長/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 05舊語言與新篇章: 狂飆年代下的《大學雜誌》 夏春祥 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專任教授 06出色的知識份子的角色 林景淵 歷史學者/國立中興大學退休教授 07寶島往事並不如煙 邱立本 香港《亞洲周刊》總編輯 08大學是社會的良心 洪三雄 前臺大學生社團主席/現任國票綜合證券公司董事長 09歷史需要保存,歷史更需要解讀與認識 劉吉軒 政治大學圖書館前館長 《大學雜誌》全輯(1968-1987) 創刊號(民國57年1月) 第2期(民國57年2月) 第3期(民國57年3月) 第4期(民國57年4月) 第5期(民國57年5月) 第6期(民國57年6月) 第7期(民國57年7月) 第8期(民國57年8月) 第9期(民國57年9月) 第10期(民國57年10月) 第11期(民國57年11月) 第12期(民國57年12月) 第13期(民國58年1月) 第14期(民國58年2月) 第15期(民國58年3月) 第16期(民國58年4月) 第17期(民國58年5月) 第18期(民國58年6月) 第19期(停刊) 第20期(民國58年8月) 第21期(民國58年9月) 第22期(民國58年10月) 第23期(民國58年11月) 第24期(民國58年12月) 第25期(民國59年1月) 第26期(民國59年2月) 第27期(民國59年3月) 第28期(民國59年4月) 第29期(民國59年5月) 第30期(民國59年6月) 第31期(民國59年7月) 第32期(民國59年8月) 第33期(民國59年9月) 第34期(民國59年10月) 第35期(民國59年11月) 第36期(民國59年12月) 第37期(民國60年1月) 第38期(民國60年2月) 第39期(民國60年3月) 第40期(民國60年4月) 第41期(民國60年5月) 第42期(民國60年6月) 第43期(民國60年7月) 第44期(民國60年8月) 第45期(民國60年9月) 第46期(民國60年10月) 第47期(民國60年11月) 第48期(民國60年12月) 第49期(民國61年1月) 第50期(民國61年2月) 第51、52期(民國61年4月) 第53期(民國61年5月) 第54期(民國61年6月) 第55期(民國61年7月) 第56期(民國61年8月) 第57期(民國61年9月) 第58期(民國61年10月) 第59期(民國61年11月) 第60期(民國61年12月) 第61期(民國62年1月) 第62期(民國62年2月) 第63期(民國62年4月) 第64期(民國62年5月) 第65期(民國62年6月) 第66期(民國62年7月) 第67期(民國62年8月) 第68期(民國62年9月) 第69期(民國62年10月) 第70期(民國62年12月) 第71期(民國63年3月) 第72期(民國63年4月) 第73期(民國63年5月) 第74期(民國63年6月) 第75期(民國63年7月) 第76期(民國63年8月) 第77期(民國63年9月) 第78期(民國63年10月) 第79期(民國63年11月) 第80期(民國63年12月) 第81期(民國64年1月) 第82期(民國64年2月) 第83期(民國64年3月) 第84期(民國64年4月) 第85期(民國64年5月) 第86期(民國64年6月) 第87期(民國64年7月) 第88期(民國64年8月) 第89期(民國64年9月) 第90期(民國64年10月) 第91期(民國64年11月) 第92期(民國64年12月) 第93期(民國65年1月) 第94期(民國65年2月) 第95期(民國65年3月) 第96期(民國65年5月) 第97期(民國65年6月) 第98期(民國65年6月30日) 第99期(民國65年8月) 第100期(民國65年9月) 第101期(民國65年10月) 第102期(民國65年11月) 第103期(民國65年12月) 第104期(民國66年2月) 第105期(民國66年3月) 第106期(民國66年4月) 第107期(民國66年5月) 第108期(民國66年6月) 第109期(民國66年7月) 第110期(民國66年9月) 第111期(民國66年10月) 第112期(民國67年2月) 第113期(民國67年2月) 第114期(民國67年4月) 第115期(民國67年5月) 第116期(民國67年7月) 第117期(民國67年9月1日) 第118期(民國67年9月30日) 第119期(民國67年11月) 第120期(民國67年12月) 第121期(民國68年1月) 第122期(民國68年2月) 第123期(民國68年3月) 第124期(民國68年4月) 第125期(民國68年6月) 第126期(民國68年8月) 第127期(民國68年9月) 第128期(民國68年10月) 第129期(民國68年11月) 第130期(民國68年12月) 第131期(民國69年1月) 第132期(民國69年2月) 第133期(民國69年3月) 第134期(民國69年4月) 第135期(民國69年5月) 第136期(民國69年6月) 第137期(民國69年7月) 第138期(民國69年8月) 第139期(民國69年9月) 第140期(民國69年11月) 第141期(民國69年12月) 第142期(民國70年1月) 第143期(民國70年2月) 第144期(民國70年3月) 第145期(民國70年4月) 第146期(民國70年5月) 第147期(民國70年6月) 第148期(民國70年7月) 第149期(民國70年8月) 第150期(民國70年9月) 第151期(民國70年10月) 第152期(民國70年11月) 第153期(民國70年12月) 第154期(民國71年1月) 第155期(民國71年4月) 第156期(民國71年5月) 第157期(民國71年6月) 第158期(民國71年7月) 第159期(民國71年8月) 第160期(民國71年9月) 第161期(民國71年10月) 第162期(民國71年11月) 第163期(民國71年12月) 第164期(民國72年1月) 第165期(民國72年2月) 第166期(民國72年4月) 第167期(民國72年6月) 第168期(民國72年7月) 第169期(民國72年9月) 第170期(民國72年10月) 第171期(民國72年11月) 第172期(民國73年1月) 第173期(民國73年2月) 第174期(民國73年5月) 第175期(民國73年9月) 第176期(民國73年10月) 第177期(民國73年11月) 第178期(民國73年12月) 第179期(民國74年1月) 第180期(民國74年2月) 第181期(民國74年3月) 第182期(民國74年5月) 第183期(民國74年6月) 第184期(民國74年7月) 第185期(民國74年8月) 第186期(民國74年9月) 第187期(民國74年10月) 第188期(民國74年12月) 第189期(民國75年1月) 第190期(民國75年2月) 第191期(民國75年3月) 第192期(民國75年4月) 第193期(民國75年5月) 第194期(民國75年6月) 第195期(民國75年7月) 第196期(民國75年8月) 第197期(民國75年9月) 第198期(民國75年10月) 第199期(缺) 第200期(缺) 第201期(缺) 第202期(缺) 第203期(缺) 第204期(缺) 第205期(民國76年5月) 第206期(民國76年6月) 第207期(缺) 第208期(民國76年8月) 第209期(民國76年9月) 後記 憶老楊,《大學雜誌》前總編輯楊國樞 何步正 《大學雜誌》前執行編委 一枝健筆 一介書生 陳達弘 《大學雜誌》發行人暨總經理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