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577636508 |
定价 |
NT720 |
售价 |
RM112.50 |
作者 |
張則周
|
出版社 |
五南
|
出版日期 |
2019-10-25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608 页. 26.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32.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隨著社會經濟、科學技術及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對健康日益重視,尤其是對維持生命的食物格外關注,其中一般大眾最熟悉的是利用有機農業生產的有機食物及近年來陸續被科學家發現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植化素。這兩項食品自從被商品化後,多強調其優點,忽視了生產環境與生產過程。以一位站在多年來從事台灣農業發展研究者的立場,有義務也有責任提醒農業生產者:在進行有機栽培時是否對栽培環境進行過詳盡的調查與評估?提醒消費者:在享用有機產品時可曾注意到它的安全性?因此,本書希望藉第三版能從植物營養的角度對有機農業及植化素做適當的補充,繼續呼籲社會大眾要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尤其是農業的生產環境,並督促政府及早制定合乎永續發展的農業政策,徹底解決全民賴以生存的食的問題。
本書最終的目標是希望揭開「植物營養學」學術面紗,除了整合有系統的知識,供研習植物營養學的學生及農業生產者或研究者參考外,更希望一般民眾能透過本書對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植物生產與營養有深入了解。並體會到唯有在一個理想的環境與社會,植物的營養與人的營養健康才有保障。
|
|
|
|
|
|
|
|
|
|
|
|
|
|
|
目錄
第一章植物營養學簡介
什麼是營養
植物營養學是一門怎樣的科學
植物營養學在農業生產上所處之地位
植物營養學與其他學科之關係
研究植物營養學的方法
第二章植物營養學發展簡史
土和水與植物生長關係的探索期(公元1700年以前)
空氣與植物生長關係的探索期(公元1700-1840年)
礦質營養說確立期(公元1840-1900年)
礦質營養說發展期(公元1900-1960年)
生長因子綜合理論期(公元1960年-迄今)
第三章植物生長需要什麼養分?
物質與能量的生物循環
植物吸收的元素來自環境
植物的組成成分
植物營養元素之分類
植物需要營養的共同性與差異性
第四章植物對養分的攝取
植物攝取養分的器官及途徑
根部對養分的吸收
葉部對養分之攝取
養分通過細胞膜之各種方式
第五章植物體內的物質運輸
木質部的運輸
韌皮部的運輸
第六章養分吸收、運輸和環境的關係
影響養分吸收的因子
植物對逆境的適應
第七章植物對能的轉換與物質的代謝
太陽能的利用與碳的固定
呼吸作用與能量的轉移
植物營養素的代謝
植物次級產物的應用價值
第八章植物生長要怎樣調節營養
植物的生長與生長因子
植物各生育期的營養特性
施肥與營養調節
第九章土壤及植體分析與營養診斷
分析前的初步診斷
土壤分析
植體分析
診斷系統在臺灣農業上之應用
營養診斷的前瞻
第十章有機農業的發展與展望
有機農業發展的背景
有機農業的定義
有機農業的興起與演變
有機農業的發展趨勢
有機循環暗藏的危機
糧食主權是落實有機農業的必要條件
從有機農業走向永續農業
第十一章人的營養和農產品品質
人類需要哪些營養素
人類的食物為什麼有主食與副食之分
農產品的營養品質如何判定
植物營養及農產品品質
怎麼才能吃到安全而又健康的農產品
附錄一怎麼吃才能有營養
附錄二你不可不知的臺灣農業
附錄三高品質的農產品才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保障
附錄四政府施政,人民應有參與和監督的機制
附錄五21世紀的顯學:土壤科學
附錄六土地利用整體規劃讓人與自然和諧
附錄七動土與棄土,應有整體規劃
附錄八由聯考及有機蔬菜看事實真相
附錄九作物參數資料檔
參考文獻
索引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張則周
現職
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兼任教授
板橋社區大學主任
學歷
臺灣大學農學博士
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研究所植物營養組碩士
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土壤肥料組學士
經歷
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教授
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副教授
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講師
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助教
環保署公害糾紛裁決會委員
環保署及臺北縣環保局環評會委員
美國國際肥料發展中心(IFDC)研發緩效性氮肥
四一〇教育改造聯盟首屆召集人
公義生態社會聯盟召集人
榮譽
榮獲中華土壤肥料學會1999年度「學會獎」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