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自古以來,中國就非常重視家族,《堯典》、《周禮》中已對維繫家族精神提出了一些主張。秦漢以後,因歷代世變的影響,中國族譜隨之有了精進發展,特別是在唐宋時期考試制度的嚴格實行與新儒學的建立,中國族譜學有了新內容與新體例,並且漸次傳播到了韓國、日本、琉球、越南等東亞文化圈的國家。清代更是中國族譜學在廣度與深度上有著更新發展的時代,值得探討研究。 本書為作者多年來對中國,乃至韓國、琉球族譜深入研究的成果,書中並收集了許多散失在海外的古中國族譜資料,對中國及東亞的譜學研究深具影響,亦希冀在闡揚倫理、安定社會等方面有所貢獻。
序 言 甲編 中國的族譜 一 中國的族譜 3 二 唐代族譜略述 25 三 從中國族譜學的發展看宋代文化的特質 51 四 從范文正公家族譜籍看近世中國族譜學的發展 63 五 范文正公仲淹先生先世考 83 六 從《吳縣范氏家乘》看宋代恩蔭制度 103 七 略論清代族譜學的發展—以《武嶺蔣氏宗譜》為研究中心 123 八 清代「譜禁」探微 145 九 清代族譜家訓與儒家倫理 175 十 談滿洲族譜 199 十一 略論清代蒙古的族譜 235 十二 族譜中所見太平軍戰亂期間江浙死難人口舉隅 253 乙編 韓國與琉球的族譜 一 中國族譜學對韓日琉越漢文族譜的影響 277 二 中韓族譜比較研究 295 三 從族譜資料看中韓早年關係 343 四 簡介兩部古朝鮮漢文族譜 361 五 談琉球久米系家譜 379 丙編 附錄 一 民國以來的中國族譜學研究略述 403 二 臺灣地區族譜學研究之近況及問題 429 三 臺灣族譜、古契中所見先民開臺的艱辛 451 四 我從那裡來—族譜尋根的故事 465
作者簡介 陳捷先 江蘇江都人,1932年生,1956年畢業於臺灣大學歷史系,1959年獲臺大歷史研究所碩士,後應邀赴美加入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人計畫研究,返臺後歷任臺大歷史系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等職。1980年應聘為美國麻州大學客座教授。1990年榮獲韓國圓光大學名譽博士學位。1995年退休,移居加拿大,現為臺灣大學名譽教授。著作有《滿洲叢考》、《清史雜筆》(一至八輯)、《清代臺灣方志研究》、《東亞古方志探論》、《努爾哈齊寫真》、《康熙寫真》、《雍正寫真》、《乾隆寫真》、《明清史》、《透視康熙》、《滿清之晨——探看皇朝興起前後》、Manchu Archival Materials、The Manchu Palace Memorials 等書及中英文論文百餘篇。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