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571178097 |
定价 |
NT300 |
售价 |
RM46.90 |
作者 |
戴月芳
|
出版社 |
五南
|
出版日期 |
2014-10-25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32 页. 23.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台灣的婦女運動從1920年代揭開序幕,由於受到世界思潮的影響,及台灣新文化運動的啟蒙,第一批具有強烈的自主性、批判性、落實性的新女性孕育而生。戰後,在戒嚴體制下,1950年代的婦女團體,清一色屬於國家統合性,成為反共國策動員的對象。1970年代,呂秀蓮以「新女性主義運動」掀起戰後台灣第一波的婦女運動,並且催促了1980年代李元貞等「婦女新知」的婦女運動的實踐,透過「女性自覺」的思想啟蒙,將台灣婦女運動帶往新紀元。1980年代的婦女運動則以集團性、結盟性為主要策略,1990年代則朝向多元化、異質性、分工化、國際化發展,婦女運動團體分進合擊。與此同時,走入婦女大眾的日常生活裡、融入體制並改造體制,並且在國際舞台發聲,這也是當代台灣婦女運動的新趨勢。在近100年來,這些努力於爭取台灣婦女權益的尖兵們,她們的覺醒、體悟、實踐能量,都是值得我們歡呼、鼓掌的學習對象,運動沒有結束,仍在進行中,在各地播種、開花,所以台灣的姊姊妹妹們,大家一起努力、加油! |
|
|
|
|
|
|
|
|
|
|
|
|
|
|
目錄
自序
卷1:中國∣台灣婦女角色的形塑
1、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
2、父權文化裡的女性角色
3、清代台灣移墾社會的女性
4、日治時期台灣婦女的掙扎
卷2:1945年前中國∣台灣婦女運動的啟蒙與發展
1、1920年代台灣的姊姊妹妹變勇敢了
2、1926年後台灣婦女的覺醒
3、女工運動的興起
4、幾個運動團體的婦女政策
5、本土婦女團體的出現與其意義
6、戰後台灣婦女團結起來
卷3:姊姊妹妹,好厲害
1、婦女新知雜誌社與婦運
2、1987年,婦運新版圖
3、婦運現在進行式
卷4:台灣婦女運動的現在與未來
1、從沉睡中甦醒
2、「新女性主義運動」掀起第一波婦運
3、朝向多元化、分殊化、異質化、國際化發展
卷5:姊姊妹妹的堅強影像
1、畫家陳進
2、革命思想家謝娥
3、第一位女革命家謝雪紅
4、太魯閣的和平天使姬望•伊娃爾
5、社會運動土匪婆葉陶
6、台灣南丁格爾陳翠玉
7、第一位民選市長許世賢
8、第一位女元首:呂秀蓮
9、防癌、坐月子之母莊淑旂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戴月芳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專研明史、台灣史、文化創意產學。
投入出版界與學術界已有30年,代表作品有:
《五千年人類大史蹟》、《中國名著選譯叢書》、《中國建築》雜誌企畫、《再現台灣》套書(榮獲金鼎獎)、《20世紀全紀錄》、《中國全紀錄》、《台灣全紀錄》、《20世紀中國全紀錄》、《放眼世界》、《中國名畫之旅》、《空中巴士》、《我如何弄垮霸凌銀行》、《台灣三國志》、《明華園》、《中共軍頭點將錄》、《荷蘭人在台灣》、《西班牙人在台灣》、《板橋林家與霧峰林家》、《台灣錢淹腳目――台灣的行郊》、《台灣文化協會》、《霧社事件》、《蔣渭水》、《國語彩色辭典》(榮獲課外優良讀物)、《世界古文明之旅》、《小小理財家》、《世界歷史》、《英漢日小辭霸基礎型彩色圖解綜合字典簡體版》、〈明太祖太常寺官員陞遷之研究〉、〈明太祖太常寺官員陞遷之研究〉、〈明代皇家機構天文科技管理之研究〉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