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570853933 |
定价 |
NT450 |
售价 |
RM70.30 |
优惠价 |
RM62.57 *
|
作者 |
李伯重
|
出版社 |
聯經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
2019-10-09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408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6.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本書入圍2019年國際亞洲研究學者大會中文國際圖書獎決審名單
本書榮獲第6屆韓國坡州亞洲出版獎著作獎!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現今東亞正經歷快速全球化及高速發展,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回顧歷史以及從中吸取教訓至關重要。
李伯重將東亞視為整體進行分析,並把晚明時期的中國與東亞格局變遷,放在早期經濟全球化的大時代背景之下,加以解析考量。
本書橫掃整個東亞的變革潮流,總結東亞獨有的歷史經驗和教訓,提出了一個框架清晰、內容充實的嶄新歷史敘述。
15世紀末至17世紀是經濟全球化大潮出現和迅速發展的階段,即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
這個時代的特徵是「火槍與帳簿」,火槍代表了軍事革命導致的新型暴力,帳簿則意味著對商業利益的積極追求。
早期經濟全球化的出現和發展,導致東亞世界原有的秩序被打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變局。
在這個歷史的十字路口,中國未能抓住機遇,從而不得不再等上兩個世紀,才又在新的國際環境中重新開始近代化的進程。
17世紀,歐洲各國在政治、經濟、宗教、外交等方面的各種矛盾和衝突集中爆發,出現此起彼落的政治革命、貴族叛亂、民族起義、宗教衝突、農民暴動,以及城鄉騷亂等。此時的東亞世界也未能倖免,中國的明朝出現了崩潰的變局,最終未能通過這場危機,淪為失敗者。
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東亞世界的「火槍與帳簿」,導致了諸多在今天不能容忍的惡行出現和滋生。但是這些惡行不僅是該時代的產物,也是經濟全球化賴以進展的必要條件。換言之,這種惡行是推動人類社會從傳統邁向近代發展的動力。
從經濟的角度來說,絲綢之路雖然曾經是最主要的國際商路,但在15世紀之前,世界各主要地區之間並沒有緊密的經濟聯繫,直到大航海時代才把世界歷史帶入了新階段。李伯重用扎實的數據分析,從商品、商人、白銀三個角度分析了中國在全球化時代中的角色和定位。在軍事改革方面,反駁了人們通常認為的中國自發明火器之後就停滯不前的觀點,認為在16世紀之前,西歐和中國兩個地區各有千秋,中國尚未落伍,同時主張經濟的變化促進了社會的變化,為文化和政治力量的滲透與傳播鋪平了道路。另外,也認為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以及儒家四大宗教圈的擴大和深化,造成東亞世界文化版圖大洗牌,其中的武力征服、文化傳播和商業擴張,也伴隨著海陸角力出現東亞國際間的各種紛爭。這樣的紛爭持續了兩個世紀,直到19世紀,中國才又在新的國際環境中,重新開啟了近代化的進程。
名人推薦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
李孝悌(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主任)
胡川安(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涂豐恩(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文博士)鄭重推薦
好評推薦
作者從全球化的角度,探討15世紀以後的全球經濟化、火藥革命、軍事革命和晚明東亞世界的四大戰爭。全書行文流暢簡明,用豐富的資料,帶給我們一個全新的中國歷史。──李孝悌(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主任)
《火槍與帳簿》透過經濟史將中國史放在全球史的脈絡中,並以公眾史的書寫方式貼近大眾,在新的歷史風潮中豎立了里程碑。──胡川安(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李伯重先生是當代中國最出色的經濟史學家,研究享譽國際。這本書為一般讀者而寫,既宏觀又深入,充分展現了作者深厚的學養與功力。──涂豐恩(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文博士)
|
|
|
|
|
|
|
|
|
|
|
|
|
|
|
目錄
序
前言 本書的寫作緣起與若干說明
第一章 這是一本什麼書
一、新史潮
二、全球史
三、公共史學
四、東亞、東北亞、東南亞與東亞世界
五、15至17世紀中期:世界歷史大變局的開端
第二章 「貿易打造的世界」
一、全球化、經濟全球化與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
二、絲綢之路:15世紀以前的世界貿易網絡
三、大航海時代:經濟全球化的開始
四、舞臺: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世界
五、道具:早期經濟全球化時期國際貿易中的主要商品
六、演員:早期經濟全球化時期國際貿易中的商人
七、主題曲:早期經濟全球化時期國際貿易中的白銀
第三章 「早期軍事全球化」: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軍事革命
一、軍事與經濟全球化
二、「火藥革命」:16世紀以前世界火器技術的發展
三、16世紀的歷史轉折:近代早期西歐的軍事革命
四、「中學」外傳:16世紀以前軍事技術的傳播
五、「西學」擴散:16、17世紀軍事技術的傳播
六、中國尚未落伍:明代中後期火器技術的進步
七、「早期軍事全球化」與早期經濟全球化
第四章 大洗牌: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東亞世界
一、文化圈及其演變:15世紀以前文化視野中的東亞世界
二、伊斯蘭教第二波東擴浪潮:15至17世紀東亞世界的區域整合之一
三、「佛教長城」的形成:15至17世紀東亞世界的區域整合之二
四、儒家獨尊:15至17世紀東亞世界的區域整合之三
五、基督教到來:15至17世紀東亞世界的區域整合之四
六、文化圈大洗牌與早期經濟全球化
第五章 角力海陸: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東亞國際紛爭
一、「愛恨交織」與「恩怨並存」:經濟全球化與國際關係
二、多姿多彩: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國家
三、舊「北狄」與新「南蠻」:陸上強權的爭鬥
四、「東洋」與「南洋」:東亞世界紛爭的新場所
五、中華朝貢體系的失效:東亞世界傳統的國際關係格局的變化
六、「祖國在危險中」:處於亂世中心的中國
第六章 戰略與軍隊:晚明的國家安全形勢與軍事改革運動
一、「劃疆自守,不事遠圖」:中國國家安全的傳統國策
二、孰為勍敵?──明朝的國防戰略
三、不堪大任:問題叢生的明代軍隊
四、應對挑戰:晚明軍事改革運動
五、成功與局限:晚明軍事改革運動的結果
第七章 烽煙四起:晚明東亞世界四大戰
一、強敵壓境:晚明時期東亞主要強權的軍力對比
二、西南戰事:中緬邊境戰爭(1576-1606)
三、東方戰事:中日朝鮮戰爭(1592-1598)
四、東北戰事:明清遼東戰爭(1616-1644)
五、東南戰事:中荷臺海戰爭(1633-1662)
六、「餘威震於殊俗」:晚明軍事改革的歷史遺產
代結語 「歷史書寫真的是可怖的」
一、「火槍加帳簿」:早期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特徵
二、「惡創造歷史」: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歷史發展的動力
三、置身新世局:晚明中國國家的責任與失敗
圖目次
圖1.1 東北亞
圖1.2 東南亞
圖1.3 全方位的亞洲超級大國──19世紀的中國
圖1.4 亞洲各大區
圖2.1 絲綢之路路線圖
圖2.2 鄭和下西洋路線圖
圖2.3 馬六甲
圖2.4 地理大發現
圖2.5 達伽馬航行圖
圖2.6 香料之路:從東方運送香料到歐洲的貿易路線
圖2.7 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島)
圖2.8 坎貝:印度洋貿易的中心
圖2.9 亞洲東部海域貿易網
圖2.10 倭寇入侵路線
圖2.11 雙嶼位置圖
圖3.1 暹羅大城王朝
圖3.2 緬甸入侵暹羅圖
圖3.3 鳥銃、鳥嘴銃、魯密鳥銃
圖3.4 亞洲最早的燧發槍──自生火銃
圖4.1 今日亞洲主要宗教文化區
圖5.1 明代蒙古各部
圖5.2 安南的擴張
圖5.3 中南半島上的超強王國──緬甸東吁帝國
圖5.4 明代中國的北方威脅
圖6.1 歐亞大陸草原沙漠地帶
圖6.2 明代九邊圖
圖6.3 火銃的三排輪射方法
圖6.4 弩的三排輪射方法
圖7.1 明緬邊界
圖7.2 萬曆援朝戰爭
圖7.3 明清戰爭形勢圖
圖7.4 明末遼東形勢圖
圖7.5 山海關之戰作戰經過示意圖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李伯重
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清華大學教授。曾任美國哈佛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和英國劍橋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等機構的客座教授或客座研究員,以及國際經濟史學會執委會成員。主要著作有《唐代江南農業的發展》(1990)、《江南的早期工業化,1550-1850》(2000)、《發展與制約:明清江南生產力研究》(2002)、《多視角看江南經濟史,1250-1850》(2003)、《中國的早期近代經濟:1820年代華亭─樓縣地區GDP研究》(2010),以及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Yangzi Delta, 1620-1850(1998)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