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總的來說,台灣陶藝家在創作的地理位置,雖然位在中國支脈的邊緣,但並未承襲中國對於釉色燒造與型制規範所著重的傳統,而是相較崇尚自由、崇尚自我內在發掘的創新態度,更多在材質實驗、創作技巧與風格的深究,甚至將陶藝提升至純藝術作表現,關注社會脈動、為時代發聲,做為表彰自身獨特性與藝術位置的重量。──黎翠玉 台灣現代陶藝的興起,大抵以1981年國立歷史博物館的「中日現代陶藝家作品展」,作為一個重要指標。當年仍屬年少的黎翠玉,就是隨著這股風潮,一起成長;從看陶、作陶、到話陶,黎翠玉見證了台灣現代陶藝的成長、茁壯,也成為這段歷史最貼身、忠實的觀察者與記錄者。──蕭瓊瑞/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美術史學者 除了具有生態結構、專業的分析與掌握能力之外,對於藝術家本身、藝術家工作環境、藝術收藏家等,黎翠玉也有極為近身的觀察能力和理解態度。也許這正是她的書,讓人覺得具備多元專業、親切生活與充滿人性的原因。──黃海鳴/前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藝術評論家、策展人 1990年代投入陶藝創作的黎翠玉,其藝術版圖以陶藝為核心,涉略藝術史、策展、評論、行銷等多元範疇,始終貼近臺灣的陶藝生態;2006年開始,黎翠玉於《藝術家》雜誌開闢「誌上話陶」專欄,持續紀錄臺灣陶藝的生態發展至今。 《台灣現代陶藝家60》為黎翠玉「誌上話陶」專欄之精華集結。收錄其自2016年起,親身訪談的六十位在教育、造形、釉藥和文創等方面深具特色的臺灣當代陶藝家。黎翠玉以創作者、觀察者,以至紀錄者的細膩視角,評介陶藝家們的藝術風格,以及創作的心路、理念與成就;更透過實際專訪的照片影像,帶領讀者走進陶藝家的工作室,直擊每位陶藝家在成形、燒窯等方面特有的獨創技法,領略陶藝作品從無到有的誕生過程。全書文字親合,並收錄豐富的作品及藝術家工作室圖像,是一本適合大眾閱讀的陶藝入門書。 本書特色 《台灣現代陶藝家60》為《藝術家》雜誌「誌上話陶」專欄之精華彙編,收錄六十位臺灣當代陶藝家的精彩專訪紀錄。
序1 為台灣美術史篇章再添一塊基石 蕭瓊瑞 序2 串起陶藝大社群生態的這個人與這本書 黃海鳴 自序 技術、藝術、生態──台灣現代陶藝探索 黎翠玉 陳佐導│「偎紅挹翠」銅紅釉窯變之美 王修功│以色逐光、揮灑烈釉 孫 超│璀璨如鑽石的「結晶釉」 張繼陶│「美人」鬥彩、姿態萬千令人陶「醉」 邱煥堂│為台灣陶藝奠定現代主義思想 陳煥堂│陶藝界傳承經典的表徵 蘇世雄│釉雕出美麗的桃花源 曾明男│陶藝運動重要的擘畫者 范振金│「釉彩瓷板畫」集陶藝、繪畫之大成 楊元太│以雕塑內聚能量,體現土地的靈動 李茂宗│走向國際抽象變異的前行者 李永明│傳頌原始生命力的詠歌者 李亮一│開啟台灣現代陶藝盛況的推升者 蔡榮祐│台灣現代陶藝發展雋永的縮影 呂淑珍│直覺陶塑、體現烈愛 孫文斌│在銅紅釉器裡閃亮存在著 謝正雄│台灣首位舉辦柴燒個展的陶藝家 楊文霓│見證台灣現代陶藝發展的四十年 林瑛│形大、氣闊力與美的經典 劉鎮洲│簡靜厚潤的陶藝之美 郭雅眉│刻畫、雕鏤美麗的夢土 陳景亮│超越觸覺、迷惑視覺 連寶猜│陶塑體現同理心與人道精神 邱建清│從傳統四角窯變造成個人創作柴窯的第一人 蕭鴻成│蘊含老靈魂的古典青瓷 林振龍│自「瓷揚窯」集大家所成、釀生多元陶藝風格 林錦鐘│致力在釉彩實驗的陶藝家 陳正勳│和諧共構的「陶木」系列 鄭永國│物質象徵與劇場觀看的容器演繹 鄧惠芬│具有療癒力量的繪本陶藝 江有庭│純鐵單掛的藏色天目釉 沈東寧│浪漫主義的現代文人 林國隆│從舊文化翻轉出新時代價值 伍坤山│「點」出對土地戀戀情懷 余成忠│有如劇場般的陶塑篇章 張 山│生鏽的陶藝鐵工廠 曾永鴻│千姿百態的陶柱人生 吳水沂│台灣現代柴燒陶藝的先行者 宮重文│隨形敷色、平淡有致的文人陶藝 李金生│擬真、構成的陶藝風格 彭雅美│以「蕨」代風華挪移強韌的生命承擔 廖瑞章│飄蕩又依舊茁壯的種子 許明香│再現鄉土古厝與懷舊物件 李幸龍│漆與陶溶融變臉的「漆陶」美學 謝嘉亨│熱情西班牙「金彩」情調 羅森豪│從觀念藝術到天目釉碗皆熔融於地土當中6 湯潤清│擬真物件、迷惑視網膜印象 許旭倫│挺立在鶯歌陶瓷戰區的戰將 卓銘順│理性、精準「遊戲式」陶藝風格 蘇保在│青瓷器用兼具古典雍容與現代爽利 陳淑耘│剛柔並濟的陶瓷大器 吳偉谷│低限幾何的陶塑美學 黃玉英│具原始象徵與現代符碼的燻燒風格 李宗儒│超越失敗的陶藝─「稻草泥枝」系列 周妙文│具魅惑力的頭像裝飾 官貞良│類珠寶的新陶藝價值 章格銘│以細微差異創造無限價值 施宣宇│飛翔的機械世界 林博裕│可變身的有機雕塑陶藝 黃敏城│非典型分模線、無配方黑釉的神祕況味
作者簡介 黎翠玉 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藝術碩士 獨立策展人、藝評人 藝術家雜誌「誌上話陶」專欄撰述 2003 第一屆國際陶藝期刊主編論壇(中國陝西富平) 2004-2011 策展「破陶展」系列於北教大、竹教大、北藝大,及台中縣、彰化縣文化中心、台北當代藝術館等,掀起一波探討陶瓷觀念的熱潮。 2006 為國立歷史博物館「中華民國現代陶藝邀請展」撰寫〈台灣近代陶藝年表〉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