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578186446 |
定价 |
NT250 |
售价 |
RM39.10 |
作者 |
李英明
|
出版社 |
揚智
|
出版日期 |
2004-07-20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08 页. 21.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本書從對國際政治理論中一些被視為約定俗成的觀念∕概念下手,反思這些觀念∕概念形成的原因與盲點,像是無政府狀態的存在,以及通過無政府狀態所延伸出來的種種結構制約或是權力追求下的國際互動模式∕規則。前半部著重在對方法論上的探討,主要上探討國際關係中結構概念的形成,以及如何藉由結構博奕的概念走出傳統理性博奕的困境;後半部份則涉及對國際政治理論認識論和本體論的探討,特別是著重由民族國家向全球整體概念過渡的概念如何可能,說明全球治理的未來發展以及全球作為一個國際關係新面向的可能。
作者簡介
李英明,台灣彰化人,現任政大東亞所教授。 著作:《馬克思社會衝突論》、《資本論導讀》、《中國大陸研究》、《晚期馬克思主義》、《現階段大陸社會政治經濟發展與兩岸關係》、《鄧小平與後文革的中國大陸》、《文化意識形態的危機—蘇聯、東歐、中共的轉變》、《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與張亞中合著)、《中國大陸學》、《香港學》、《中共研究方法論》、《中國:向鄧後時代轉折》、《網路社會學》、《虛擬的極限》、《全球化時代下的台灣與兩岸關係》、《重構兩岸與世界圖象》、《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閱讀中國:政策、權力與意識形態的辯證》 譯作:《紅色的天堂夢》、《開放社會及其敵人》、《科學社會學》
|
|
|
|
|
|
|
|
|
|
|
|
|
|
|
目錄
序 言
第一章 國際政治中的結構博奕 一、傳統國際政治中的結構概念 二、「結構」在方法論上的思考 三、國際政治理論對結構概念的迷思:無政府狀態的前提預設 四、本體論上的解構與再確立 五、以全球作為一個本體的思考
第二章 國際政治中的建構意涵 一、新現實主義與新自由主義的建構:無政府狀態與制度 二、對「結構制約」的再思考 三、行動體的社會存在與實踐 四、認識與實踐的辯證:建構的形成
第三章 國際政治的自利與反自利思考 一、人性預設與理性選擇下的僵局 二、從無政府狀態到無知之幕 三、利益最大化與博奕僵局的形成 四、反利益最大化的思考 五、社會資本與信任問題
第四章 既定或建構:國際政治理論的反思 一、本體論上的現實主義∕自由主義∕解放的國際關係論述 二、知識論上的現實主義∕自由主義∕解放的國際關係論述 三、一個新的詮釋觀點:社會建構論的主體∕客體辯證 四、代結語:資訊時代下的主權轉換
第五章 國家或全球:社會與非社會 一、個體∕總體:由系統到社會的國際觀 二、全球社會的建構與形成:建構或發展的迷思 三、全球社會的成形:跨國力量的展現與作用
第六章 全球化的背後:本體論與知識論初探 一、全球化:一個新典範的出現 二、人向全球的復歸 三、建構或實存的迷思 四、全球化下人的轉變
第七章 全球治理與兩岸關係:主權、安全、認同與區域主義觀的再探討 一、一個反思:當代主權內涵的變化 二、兩岸之間的主權觀認知與轉折 三、全球治理格局的形成與內涵 四、兩岸間的治理格局:全球∕區域的辯證 五、治理格局下的兩岸安全與認同議題的發展與轉變
參考資料 一、中文參考資料 二、英文參考資料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