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2132326 |
定价 |
NT220 |
售价 |
RM34.40 |
优惠价 |
RM30.62 *
|
作者 |
黃宗羲
|
译者 |
王汎森 |
出版社 |
網路與書出版
|
出版日期 |
2011-01-25 |
装订 |
平裝. 全彩印刷. 84 页. 23.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待訪錄》共有二十一篇,討論的主題有十三個。其中《原君》、《原臣》、《原法》、《學校》等篇最為近人所注意。導讀者王汎森認為最能用來貫串《待訪錄》各篇大義的是兩種政治原理之對立,究竟三代以後的君臣關係、制度設計、法律、兵制……等林林總總的議題,是從哪一種原理出發的,是「以天下為天下之天下」這個原則出發,還是從以天下為帝王之私產出發的?
黃宗羲回答這個問題最直接的答案,是認為被他理想化了的「三代以上」與「三代以下」,是兩種政治原理之爭:一種是天下是天下之天下,是公的、萬民的、百姓的,並從此原理出發去思考、規畫一切制度。在《待訪錄》中對君臣、方鎮、封建、法律等重大問題的新思考,都是從這個原理出發的。與它相對的是「三代以下」之原理,即以天下為帝王「一家之私」為出發點的思考,對一切事物防之又防、密之又密,而最後歸於無效。正因為兩種政治原理截然相異,所以黃宗羲要求全變,而不是小小變革,要求有治法而後有治人,即要從原理出發,重新檢視兩千年來一切的政治設計與政治實踐。
《待訪錄》中所討論的十三個重大主題,或顯或隱都與兩種政治原理的根本差異環環相關。這是一本極富刺激性的著作,它對君權的定義,對君臣關係的釐定,對「萬民」地位的肯認(recognition),對「國家」與「天下」的區分,對古代的理想政治與當代齷齰失敗的政象的對照等,提出非常前衛而犀利的論點。
作者簡介
導讀者:王汎森
中央研究院院士,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明清及近代思想史、文化史。著有《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晚明清初思想十論》、《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等。
2.0繪者:何季澄
自由插畫家。作品常見於雜誌、廣告,做過製片、唱片設計、商品開發,在海邊畫了半年壁畫後,決定從此當個靠畫畫吃飯的傢伙。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