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腦抗拒不了的情節:創意寫作者應該熟知、並能善用的經典故事設計思維
|
|
Wired for Story:The Writer’s Guide to Using Brain Science to Hook Readers from the Very First Sentence |
|
|
|
|
|
|
|
|
ISBN |
9789579689359 |
定价 |
NT380 |
售价 |
RM59.40 |
优惠价 |
RM51.08 *
|
作者 |
麗莎.克隆
|
译者 |
陳榮彬 |
出版社 |
大寫出版
|
出版日期 |
2019-07-15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04 页. 22. |
库存量 |
本商品已絕版無法銷售 |
|
|
|
|
|
|
|
|
|
|
|
|
|
|
|
|
為什麼經典電影/小說能唬住我們的大腦?
因為好故事知道你們就愛追根究底,不愛不明就理!
跟著地球上最令人著迷的大作家、名導演、好編劇
學習大腦本能與敘事科學互動的藝術!
經典名作如何拐走大腦、令讀者觀眾內心問不停、看完忘不掉?
從故事開始第一句,緊扣住每個人的心!
資深編輯與電視製作人從腦科學出發,一探電影與文學中的情節幕後工程。
→什麼是讓讀者「身歷其境」的好故事?該如何下筆?
想寫得更出色更驚奇,就必須瞭解故事如何讓大腦不打呵欠!
好事件遠勝於漂亮文字──
與其致力於「文藝腔」和堆砌場面,請看看《達文西密碼》讓讀者從第一頁開始,就渴望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拿衝突來理解衝突──
《靈異第六感》一如所有奈沙馬蘭的電影特質:「事情不像表面看來那麼簡單」。
最好擬出了完整的故事大綱──
《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寫第一部時,已經仔細斟酌構思出七本系列作品;並為每本書寫好了基本大要。
請讓結局看似不可避免──
《迷魂記》中埋了不少被多數人誤讀的梗;等到最後結局揭曉時,卻又能合理說明先前發生的一切。
→在眾聲喧嘩的年代,如何寫出讓人無法自拔的經典敘事?
為何馬克.吐溫會說:「小說遠比事實更為逼真?」只因「故事」必須是合理的!
好故事必須能夠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持續吸引注意力,並且勾動讀者的懸念:
「欲知結果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藉由不斷地拆解情節、特定脈絡、敘事原型,使得讀者得以逼近故事唯一的核心概念;在召喚記憶、回顧歷史的過程,讓人們從忙亂的日常生活中得以抽離出來,轉身投入故事充滿魔力的世界。
本書特色
從訣竅到範例,本書帶你快速掌握升級「可讀性與可看性」的寫作關鍵技巧:
☆「情節製作」和「神經科學」的新近研究成果。
☆讓讀者想不停追問「然後呢?」的「鋪梗」工程。
☆人類大腦在認知上,先天就對哪些原型和模式難以抗拒?
☆故事裡面何種元素,能真正滿足人們的期望?
☆細節裡的傳世名作怎麼吸引閱讀注意力?
※本書中文版原書《大小說家如何唬了你?一句話就拐走大腦的情節製作術》之改版書。
各界好評
我們都喜歡好故事,但大多數人費盡心血都寫不出來;麗莎.克隆提供了啟發:怎樣以機智迷人的方式把書寫好。──麥克.葛詹尼加(Michael Gazzaniga),著名腦科學家、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校區聖吉(SAGE)心智研究中心主任
麗莎.克隆身為出版老手與專業電視人,確實懂得如何說故事。在這本書中,她分享了自己迷人的心理研究;對於寫作核心本質的新觀點,已使我們的腦神經元活絡了起來。──《作家文摘》(Writer's Digest)
還記得「路克.天行者」在死星上必須把炸彈丟進一個小小排氣孔的那個時刻嗎?故事寫作者面臨的是相似的挑戰──只不過他們必須做的,是把炸彈丟進讀者的腦袋裡;這本書可以教會你怎麼做。──大衛.伊葛門(David Eagleman)貝勒醫學院神經科學家(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躲在我腦中的陌生人》(Incognito)作者
本書證明了故事不只是一種關於人類掙扎求生的暗喻,也是一種被大腦用來幫助人類求生的工具。麗莎.克隆把神經科學的新知改寫成這本寫作指南,它能幫我們寫出充滿吸引力、寓意深遠以及動人的故事。──伊麗莎白.萊昂(Elizabeth Lyon),美國非小說暢銷作家及編輯、《下一位作家》(Manuscript Makeover)作者
身為一個用說故事的方式來幫助企業高層主管與藝術家的諮商顧問,我總是在尋找各種能夠用來建構故事的技巧與技巧的表達方式。透過一些基本原則,本書教我們如何藉由大腦的本能,以一種啟發人心以及對人有益的方式來認識與創造故事。──莫瑞.納索博士(Murray Nossel, PhD)顧問公司Narativ Inc.創辦人
|
|
|
|
|
|
|
|
|
|
|
|
|
|
|
目錄
引言 光有熱情,不足以造就一個能立刻吸引讀者的故事
第一章:如何抓住讀者的心?
很多人都認為:想要寫出成功的故事,必須學會把文字寫得漂亮點,但這對作家們可說是最具殺傷力的觀念之一!如果真的很會「說故事」,就算文字差一點,殺傷力其實遠比所想像得還小。
第二章:如何把火力集中在重點上?
別讓故事脫離常軌,要聚焦在創作的故事的本質,否則即使文字寫得漂亮極了,還是會令人覺得沒有方向,無法投入故事的情境裡,就算讀者不是神經科學家,也能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總之,讀者絕對不會繼續往下看!
第三章:有fu才是王道
神經科學作家喬納.雷勒說:「如果沒有情感,理性也不會存在。」故事若是沒有情感,創作者將無法寫出「知道什麼是重要的、不重要、什麼有關係、沒有關係」的主角。如果讀者感覺不到「什麼有所謂,什麼無所謂」,那麼有沒有把故事看完也就無所謂了。
第四章:故事主角真心企盼的是什麼?
當閱讀故事時,讀者會融入故事角色裡,會跟角色們有相同的感覺和體驗。讀者的感覺全然是以一個東西為依據:主角的目標。而接下來主角會如何評斷與反應其他角色的行為,也是以此目標為依歸。作者應該要製造外在阻礙來為難主角,藉此增加戲劇性,讓讀者對故事更難以忘懷。
第五章:探掘主角的內心問題
很多作家為了讓讀者認識故事角色,有時候會出現「資訊過多」的問題,也許這些主角的相關資訊可能真的很有趣,但往往跟故事沒有任何關係。「無所不包」的故事,總是會讓讀者覺得:「吼,煩死了!」
第六章:只有具體的細節能呈現故事
把太多細節寫進故事裡,和提供太少細節一樣糟糕。常常有作家以概括的方式寫故事,他們認為光靠概念就能吸引讀者,而且更糟的是,他們誤認為:讀者應該要靠自己的想像去為故事裡未點明的具體細節做腦內補完。
第七章:故事必須追求衝突
衝突是恐懼與慾望之間的交戰。自古以來衝突始終被視為構成故事的命脈,所以不論身為創作者的你,在真實生活中有多愛好和平、多厭惡衝突,寫故事時就必須擁抱衝突!
第八章:因果關係
大腦的習慣是把吸收到的大量訊息和記憶組織起來,並用因果關係的思維方式分析一切,所以當故事的發展並未遵循一個明確的因果關係時,大腦就無法理解它──這不只可能會引發身體上的痛苦,更別說會讓人想要把書丟出窗外。
第九章:該讓主角吃苦頭時,就讓他吃吧,多吃個幾次也沒關係
享受一篇好故事對大腦有什麼好處,以至於故事能夠把我們從忙亂的日常生活中抽離出來?答案很明顯:因為它讓我們可以好整以暇地坐下來,由別人(主角)替代我們承擔粗暴命運帶來的苦難。故事主角必須要承受苦難,否則他就沒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而且我們也不會關心他的遭遇了。
第十章:從「梗」通往「相應的結果」
故事的梗讓我們想要知道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接著會有一種我們更愛的感覺出現:也就是透過本身的「聯想」能力,大腦會提出某種想法;在這個過程中,身體會不斷分泌腎上腺素。所以從發現某個梗的那一刻開始,讀者會如癡如醉,享受過程中的每一刻,就算焚膏繼晷也要讀下去。
第十一章:此時,來看看先前發生了什麼事…
每當我們面對當下的問題時,大腦會召喚過去的記憶,從中尋找或許有助於解答問題的任何東西。 在看故事時我們也會如此,所以為了幫助我們瞭解故事當下發生的事件有何意義,作者必須在故事裡放入一些回顧之類的相關元素,免得在不知情節發展的理由為何之下,讓故事冷掉了。
第十二章:作家的大腦如何影響故事寫作?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討論如何寫出符合讀者大腦本能期待的故事,那麼作者大腦本能期待的呢?如果想要創造出一個躍然紙上的故事,作者的大腦該扮演什麼角色?作者擁有什麼大腦本能具備的優勢?
謝詞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麗莎.克隆 Lisa Cron
從事出版業超過十年,曾先後任職於諾頓出版社(W.W. Norton)及約翰.繆爾出版社(John Muir Publications)。之後她進入電視圈,在美國電視節目Showtime及《電視法庭》(Court TV.)擔任製作人;同時也在華納兄弟公司(Warner Brothers)、威廉.摩里斯經紀公司(the William Morris Agency)、鄉村巡迴演出(Village Roadshow)、愛康公司(Icon)擔任顧問;以及在安吉拉.里納爾迪文學經紀公司(Angela Rinaldi Literary Agency)擔任文學經紀。近幾年她與許多作家、製片人與經紀人進行一對一的合作,參與他們的書籍出版與電影製作計畫。目前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推廣教育部寫作學程的講師。
譯者簡介
陳榮彬
臺大翻譯碩士學程專任助理教授,並長期為臺大臺文所開課,研究興趣主要為文學翻譯以及現代華語小說英譯史。著有《危險的友誼:超譯費茲傑羅與海明威》(南方家園)。曾以《繪畫與眼淚》、《血之祕史》與《我們的河》三度獲得「開卷翻譯類十大好書」獎項。已出版各類翻譯作品五十種,近期譯作有《齊瓦哥事件》、《戰地鐘聲》、《昆蟲誌》與《火藥時代》。曾擔任第四十一屆金鼎獎評審。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