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573266280 |
定价 |
NT280 |
售价 |
RM43.80 |
优惠价 |
RM37.67 *
|
作者 |
楊茂秀
|
出版社 |
遠流
|
出版日期 |
2010-04-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192 页. 21. |
库存量 |
本商品已絕版無法銷售 |
|
|
|
|
|
|
|
|
|
|
|
|
|
|
|
|
德國哲學家雅斯培主張:「人之初就具有很好的哲學種子,小孩會用最簡單的問題去問宇宙大千、人情事故、一切的意義,那其實就是一種哲學的種子。」
「提出有趣的問題」、「用有趣的方式提問題」與「好好跟人家討論」是生活中的三個很重要的部份。有了這些,人就會有他自己的哲學思想,而那是小孩小小的時候就會有、就應該有的。
本書提供二十個例子,就是從兒童哲學的經驗中──不管是教學或研究場域裡摘取出來的;父母、教師或任何陪小孩生活成長的大人,都能從中看到兒童哲學的地圖。在這些真實的故事背後,將分成兩部分去討論,一是敘事智慧,二是思考實驗,這些例子都是在探索團體裡面經營出來的。經由這種呈現,讀者可以了解兒童哲學的研究與教學──或是說,它是一種運動。歡迎大家拿書中的案例到團體中與朋友談論,讓大人小孩一起來玩哲學、搞哲學、做哲學。
作者簡介
楊茂秀
財團法人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創辦人。矮矮的個子,長長捲捲的頭髮有二分之一是白的。外號「歐巴桑」,其實是個男的。一九四四年生。已婚,有個女兒。求學過程一直不算順利,初一時留級過一次,博士論文寫了好幾遍才通過。一生好讀雜書。
曾任教於美國蒙特克萊爾大學兒童哲學促進中心(IAPC)、輔仁及清華大學,教授心理與哲學、美學、兒童哲學、兒童文學與思考實驗、父母學等。目前任教於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喜歡寫故事、說故事、和朋友走山看海、撿石頭。有時也畫畫,寫些小詩。閒時會安排自己到完全陌生的領域遊蕩,再不然,就去和樹啊、石頭啊、桌子、鞋子或一條小蟲說話。 |
|
|
|
|
|
|
|
|
|
|
|
|
|
|
目錄
<自序>用最簡單的問題,問出最複雜的意義 1聽故事的時候,不可以…… 2什麼是保護色? 3這個沙池裡有幾粒沙子 4沒有人用筷子喝湯 5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6閉起眼睛來只看到一片漆黑 7為什麼小孩要聽老師的話 8我畫的螞蟻畫錯了 9兩樣乾淨東西放在一起,就變髒了 10老師,你的嘴巴為什麼那麼臭 11媽媽,妳要先救誰 12等待與想念 13蜥蜴曬太陽 14蚯蚓有沒有腦 15傷口 16如果吃不不夠,老師可以請客 17如果一切都停止了,還有時間嗎? 18人,為什麼不說話? 19兩個小孩與孔子 20「我喜歡你」的哲學活動 <實驗教學記錄1>理由?藉口? <實驗教學記錄2>綽號 <實驗教學記錄3>石頭朋友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