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涵蓋近現代華語地區視覺文化不同領域的文集,乃是國內第一本在地學者關於這個研究主題,集結出版的第一本學術專書,希望引起國內學者對於視覺文化研究的重視。
全書收錄十一篇關於視覺文化不同藝術形式、媒介與議題的論文,分為藝術篇與電影篇兩大部分。藝術篇單元前三篇論文,主要探討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中國步入現代的關鍵時期,另兩篇研究比較是向視覺文化靠攏的藝術史研究。
電影篇共收錄五篇論文,研究面向包括敘事與國家寓言、表演與性別認同、文學改編、都市空間以及音樂與憂鬱主題,充分反映電影在視覺文化研究領域裡的議題的多元性。
事實上,藝術的作用,來自於觀看。
蔡明亮已然發展出一套帶有強烈個人色彩的電影風格。他的電影極度重複,缺乏角色發展,大多時候是無聲的,過程中僅有極少的語言互動,僅仰賴身體、性愛、尿液排泄、飲水、眼淚、吃飯這幾項元素,敘述一則又一則往往哪兒都去不了的故事。《你那邊幾點?》是蔡明亮電影中最直接向楚浮致意的作品,那讓蔡明亮極簡主義式的電影成了一個回音,響亮地呼應著楚浮無邊無際的憂鬱。 ~ 白大維(David Barton)《水鐘:《你那邊幾點?》的液態憂鬱》
香港電影人皮亞以張國榮在《阿飛正傳》裡的角色旭仔的自述「沒腳鳥」為題,指出「張國榮的電影世界最與別人不同之處,是他在演戲的同時,也在演自己。很少演員會在不同類型的戲劇中,滲透出如此濃烈的自傳色彩。」《家有囍事》(1992)、《霸王別姬》(1993)、《金枝玉葉I》(1994)、《春光乍泄》(1997),這四部影片僅是張主演的五十六部電影中的一小部份,但卻讓張成為現身華語電影演繹同性戀戲劇角色比例最高的明星;這四部電影見證了張對九○年代華語電影性別越界的貢獻與影響。 ~ 周慧玲《不只是表演:明星過程、性別越界與身體表演──從張國榮談起》
《紅玫瑰.白玫瑰》和《色.戒》原著小說橫跨了張愛玲從繁盛期轉向沈寂期的三十餘年,蘊藏其從熱戀到幻滅的感情世界。於此間,張的華麗文筆趨於平淡,評述則轉為含蓄內斂,唯不變的是理性與感性之辯證。張愛玲改編電影多在原著外混融作者其他文本,可謂華文小說改編電影中的特殊現象:《黛綠年華》添入〈傾城之戀〉中范柳原稱白流蘇好低頭的對白;《傾城之戀》淺水灣酒店社交情境,取自〈第一爐香〉的派對描寫;《怨女》也插入〈金鎖記〉中七巧對媳婦的譏嘲。《紅玫瑰.白玫瑰》大量挪用張愛玲其他散文、電影、小說;《色.戒》在王佳芝的故事骨架滲入張愛玲的經歷和眼光,作者生平成為另一重要參照的原文本,並兼融胡蘭成與張愛玲其他著作,兩部電影透過大量挪用原文本,編導關注的不僅是原著題材,更著迷於「張看」的眼光。
張愛玲的悲愴感嘆在於「女人一輩子講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遠永遠。」 ~ 莊宜文《文學留白,影像召喚:論關錦鵬《紅玫瑰.白玫瑰》、李安《色.戒》和張愛玲原文本的多重互涉》
作者簡介
呂文翠
輔仁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晚清上海文化與文學、戰後台灣文學,即將於2009年底出版專書《海上傾城:上海文學與文化的轉異,1849-1908》(麥田出版社)。曾發表多篇晚清文學研究論文。
孫玫
美國夏威夷大學戲劇學博士。現任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少年時曾進專業京劇團學戲,演戲;曾先後供職於中國藝術研究院、新加坡國立大學,紐西蘭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曾獲中英友好獎學金作為訪問學者赴英國學習、考察戲劇,也曾作為中國戲劇家代表團成員訪問印度並考察梵劇。主要研究領域為戲曲研究、比較戲劇研究、跨文化研究,著有《東西方戲劇縱橫》﹑《中國戲曲跨文化研究》﹑《滄海漂泊》(小說),另發表中文論文數十篇、英文論文十多篇。
曾少千
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史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副教授,兼任中央大學藝文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現代與當代藝術,近來關注自然史與視覺文化的關聯,以及攝影與風景再現的議題,並在國內外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周芳美
美國紐約大學藝術史博士。現任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藝術史,曾策展「日本浮世繪特展」和建置中央大學的「郎靜山資料庫」與「馬壽華資料庫」網站,並發表數篇有關近現代中西文化互相影響的研究論文。
許綺玲
法國巴黎第一大學藝術學博士,現任中央大學法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攝影、互文性與跨藝術研究、當代法語文學。譯有羅蘭巴特的《明室》,以及華特班雅明兩篇有關影像的文章,收於《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曾發表多篇論文探討攝影、羅蘭巴特研究等,並出版過一本有關攝影與文學的散文集,《糖衣與木乃伊》。近年主要以法國二十世紀作家培瑞克的文學創作與電影相關活動為專研對象。
吳方正
法國法蘭許—貢提大學藝術史博士。現任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教授,兼任藝術學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歐洲中世紀建築與雕刻,近年轉向中國近現代視覺文化,曾編有《視覺藝術與文化》專書,並發表多篇藝術史與視覺文化研究論文。
林文淇
美國紐約石溪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中央大學英文系副教授,並於2009年接受邀請赴美國芝加哥大學東亞語文系擔任客座副教授,現兼任中央大學視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與電影研究室召集人。主要研究領域為電影研究,曾編有《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與《生命的影像︰台灣紀錄片的七堂課》二本專書,並發表多篇華語電影研究論文。
周慧玲
美國紐約大學表演研究所博士,現職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 / 所副教授,兼任戲劇暨表演研究
編者簡介
林文淇
美國紐約石溪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中央大學英文系副教授,並於2009年接受邀請赴美國芝加哥大學東亞語文系擔任客座副教授,現兼任中央大學視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與電影研究室召集人。主要研究領域為電影研究,曾編有《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與《生命的影像︰台灣紀錄片的七堂課》二本專書,並發表多篇華語電影研究論文。
吳方正
法國法蘭許-貢提大學藝術史博士。現任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教授,兼任藝術學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歐洲中世紀建築與雕刻,近年轉向中國近現代視覺文化,曾編有《視覺藝術與文化》專書,並發表多篇藝術史與視覺文化研究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