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實用歷史叢書》出版緣起
楔子:千古大變局
1. 洪秀全:「天國」的實驗與失敗
一位名叫洪秀全的落第書生在廣州街頭獲得了一本傳教士的佈道讀物《勸世良言》。正是這基督教的通俗冊子,不僅改變了一個書生的命運,而且改變了大清帝國的發展走向,加速了它的崩潰與滅亡,甚至差點改變了一個民族的命運。
2. 曾國藩:天降大任的自覺擔當者
曾國藩的一生,將社會人生的道義看得太重,主動承擔的責任太多,而中西文化的衝撞又將他撕扯得太痛,時代激盪的風雲對他的要求太高……如果以當代的休閒生活觀視之,曾國藩一輩子,活得實在是太累太累了!
3. 李鴻章:國破山河在
在一部百年屈辱的近代史上,李鴻章孤獨而寂寞的身影映照在寬大的天幕前,幾乎受盡了上自朝廷高官,下至普通百姓,來自方方面面的天底下最多的唾沫與罵名。
4. 張之洞:逸軌的新政
從進入翰林院的那一天起,張之洞就開始進行著挽救清廷命運的努力,並將個人才幹發揮到了一種少有的極致。比如編練新軍,他的最初之意,在於抵禦外侮,維護清朝統治,而實際效果則是加速清廷的覆亡。孫中山對此意味深長地說道:「以南皮(即張之洞)造成楚材,顛覆滿祚,可謂為不言革命之革命家。」
5. 嚴 復:弱肉強食的危機與適者生存的圖強
林紓所能擔當的,僅僅是一個翻譯家的角色而已。「藥治不了的,用鐵。鐵治不了的,用火。」只有嚴復,才將西學變成了照亮古老中國沉沉黑夜的沖天火炬。
6. 慈 禧:悲劇時代的悲劇人物
頗有意味的是,慈禧留下的遺命,其中一條卻是「以後勿再使婦女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有違」。「與家法有違」當屬堂皇之語,就慈禧的內心與本意而言,她是否感到女人主政於國於己都是一場悲劇,才於死前反省,流露真情,特意立此遺命?
7. 康有為:傳統「烏托邦」
康有為一個最大的失誤,就在於不懂得中國黑暗的官場學,看不到事情的實質,抓不住問題的關鍵。他以為只須打動光緒皇帝,改革大業就可一帆風順了。
8. 梁啟超:「少年中國」的呼喚者
當任公(梁啟超之號)先生全盛時代,廣大社會俱感受到他的啟發,接受他的領導。其勢力之普遍,為其前後同時任何人物──如康有為、嚴幾道、章太炎、章行嚴、陳獨秀、胡適之等等──所趕不及。
9. 孫中山:民國之父
提及功名,我們不得不特別指出的是,作為一名學貫中西的飽學之士,孫中山可能是中國近代史上唯一沒有陷入科舉怪圈的人物。他沒有參加過一次科考,就連這樣的念頭也不曾有過。
10.袁世凱:揮之不去的專制與皇權
正是從他編練的新軍中,走出了四位民國總統(袁世凱、馮國璋、徐世昌、曹錕),六位民國總理、陸軍總長(段祺瑞、王士珍、段芝貴、唐紹儀、張懷芝、靳雲鵬),還有三十四位督軍,這不能不說是袁世凱的功勞,也是他創造的一個不大不小的近代奇蹟。
11.宋教仁:走向民主的挫折
一聲沉悶的槍響,一顆罪惡的子彈,不僅中斷了宋教仁的生命,也中斷了中國有史以來最有希望納入世界民主規範與軌道的進程,打碎了無數仁人志士美好的民主夢想。
跋:歷史的槓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