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第一章 我為什麼決定只生一個? 在這時代,別讓社會觀感壓抑了你個人的生活價值 ◎生一個孩子是我做過最聰明的選擇 獨生子女不合群又自私?別被偏見綁架 爸媽對教養的觀念,會決定孩子幸不幸福 不要被社會束縛,我的家庭型態我決定 ◎還好只生一個,才沒有讓我的生活透支 一個孩子,負擔比較小 不想讓體力和財力透支?獨生子女是必要選擇 爸媽要先幸福,小孩才會幸福 ◎先有幸福爸媽,才有幸福小孩 你第一個該愛的是「你自己」,而不是孩子 愛你自己的最好方法,開發潛在的自己 成為孩子心目中的理想爸媽 爸媽沒有那麼難當 ◎有兄弟姊妹,更容易讓孩子感到孤單 孤單不是因為「有沒有兄弟姊妹」 有兄弟姊妹更疏離、更畏縮 別讓孩子覺得自己「得不到愛」 「永遠站在你這邊」,成為孩子最忠實的支持者 「孤單」跟「無聊」是兩回事 ◎爸媽的角色也會跟著孩子有所變化 不要把孩子的成績跟父母的面子扯上關係 成為孩子的領跑人 ◎給孩子自由,不等於隨便放手 妨礙孩子成長的四大原因 營造環境,幫助刺激孩子的五感 隨著小孩成長而變身的角色設定 ◎獨生子女的教養課題 成為孩子的朋友和兄弟姊妹吧 帶領孩子學會處理同儕間的平等關係 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也需要被尊重 ◎集中投資才能降低風險 投資時間比投資金錢重要 營造出能專注在孩子身上的環境 第二章 只有一個孩子,越要學習怎麼當爸媽 用行動把獨生子女可能的缺點,化為專有優勢 爸媽的行動課,培養優勢未來人才 1.培養孩子有責任感→把選擇權交給他 大人決定好的生活,會讓孩子覺得累 將選擇權交給孩子吧 引導孩子讓他做出最好的選擇 先讓孩子擁有「想要」的內在動機 2.讓孩子有強烈的歸屬感→敞開雙臂擁抱他 強大的歸屬感,是能讓孩子戰勝這世界的力量 如何敏銳察覺到孩子真正的需求 孩子會透過言語和肢體確認父母的愛 3.教孩子懂得獨立自律→讓他自己做的風箏哲學 父母的要求越多,孩子就會更想放棄 孩子擁有主控權就會更努力 最重要的是,要給他時間和空間 將「他律」轉為「自律」 4.希望孩子會念書→給他百分之百的信任 父母的信任就是孩子最強大的後盾 在孩子身旁按兵不動的保護,也需要勇氣 5.想讓孩子自發性成長→千萬不要跟別人比較 一直跟別人比較,只會養大「自尊心」 父母懂得愛自己,孩子也才會懂 接納並愛孩子本來的樣子吧 6.期待孩子懂事、有禮貌→大人先以身作則 清楚告訴他為什麼 禮貌的開始是「謝謝」、「對不起」 學習禮貌的最好方法是模仿 7.培養孩子的道德觀念→態度要有一致性 孩子需要具備自主思考的道德觀 道德觀比成績更重要的原因 高壓式管教會防礙道德發展 8.教孩子懂得享受生活→陪他玩在一起 生活中感官接觸到的都是遊戲 遊戲中也需要規則 9.讓孩子了解兩性平等→大人要先放下偏見 無意中的性別偏見 孩子會模仿父母來學習性別角色 擁有雙性化人格(androgyny),將會是未來的人才 父母要先了解什麼是雙性化人格 10.讓孩子學會品嘗美味→營造出幸福的用餐氛圍 早餐以蛋白質為主 營造歡樂的用餐氣氛 第三章 專為獨生子女設計的教養法 育兒經驗百分百,獨生子女爸媽的實戰訣竅 ◎分齡教養法,不錯過各潛力發展階段 〇歲~一歲→只需要給他最溫暖的擁抱 腦部急速發育的高峰期 制式化教養法其實是無知下的產物 了解孩子需求的高敏感度 二~三歲→開始適度放手,讓孩子自己嘗試 養成習慣的絕佳時期 忍耐三分鐘,孩子更幸福 四~六歲→奠定人生基礎,陪他玩、陪他閱讀 孩子開始會理解別人的情緒 別堅持:「一定要多教一點」 把日常生活當成遊戲,更有機會稱讚他 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 一起練習換個立場思考,「假如我是他……」 七~十歲→讓孩子喜歡念書也會念書 不要為了考試分數犧牲跟孩子之間的關係 養成讀書習慣的三個條件 讓孩子認為:「是我自己做到的」 十一~十三歲→幫孩子找到他擅長的事 讓他在自己擅長的事情上找到自我價值吧 如何在自己的位置上成為第一名 找到喜好,培養出自己的夢想 十三~十五歲→讀懂孩子的內在情緒 給孩子時間仔細觀察自己 一有空就告訴孩子你有多麼愛他 十六~十九歲→支持他做自己喜歡的事 讓不喜歡的事變成工作,會痛苦一輩子 不要白白浪費孩子的人生 ◎教養八守則,教出聰明懂事的孩子 1.恰當又具體的稱讚,是進步最大的動力 不當的稱讚是一種毒藥 認定孩子的努力,別急著評價 2.定下「愛」與「溺愛」的界線 溺愛比漠不關心更可怕 溺愛不是愛 3.給孩子自由,而不是放縱 一味地縱容會讓孩子變笨 建立行為規範,孩子才能真正自由 4.讀懂孩子的情緒,不要只看行為 把焦點放在孩子的情緒上 孩子表達強烈情緒時,其實是在求助 要讓孩子明白錯的不是情緒,是他的行為 5.分清楚自己在教小孩,還是在發洩情緒 自己是「管教」還是「生氣」? 「管教」和「生氣」的差別 正確生氣的方法 6.別讓孩子變成外表成熟、內在脆弱的小大人 我的孩子是不是受了傷的小大人? 怎麼做才不會把孩子教成小大人 7.失敗能帶給孩子成功的機會 把失敗當成機會,就會更想挑戰 累積失敗經驗,就能提高成功機率 用運動教孩子「成功」與「失敗」吧 8.別用禮物彌補對孩子的虧欠 不要跟孩子討價還價 孩子最想要的禮物,是樂趣與快樂 送孩子禮物的方法 ◎親子幸福祕訣,讓全家人一起幸福 1.提早知道就能避開教養雷區 帶著特別的熱情,生活也會變得特別 別讓不安破壞了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2.不論你跟我想得一不一樣,我都還是愛你 沒有惻隱之心就不是愛 想從孩子身上找到自己小時候得不到的愛嗎? 3.讓孩子能隨時邀請朋友一起到家裡辦派對 跟爸爸媽媽關係好,跟朋友關係也會好 讓孩子成為能給予的人 4.育兒教養資料百百種,需要理解、消化並運用 再怎麼好的資料,不適合我的小孩就沒用 不要再「無條件照做」 父母要先找出自己的優點 5.父母看著孩子長大,孩子也看著父母長大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要求孩子之前,我自己會先做到 自己的孩子最難相處 每個當下我都先檢視自己的行為 6.給孩子一句肯定,就能改變命運 別讓否定言語傷了孩子的心 絕對的樂觀正向,讓孩子擁有成功與幸福
作者簡介 嚴註河 嚴註河老師從檀國大學諮商研究所畢業,之後便踏入教職生涯,目前在京畿道鞍山的國小任教。25年教學生涯中,也是陪伴孩子解決煩惱的「青少年諮商師」。 相信在「個人生活」跟「媽媽生活」中取得平衡的時候,才會遇見真正的幸福。在教養獨生孩子的過程中也不間斷地自我開發,期許自己不是只「為了孩子付出」,而是能「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曾參與教育部和女性部的「性暴力防治方法」研究開發,以及健康教育教科書編寫。為了改善健康教育不遺餘力,曾於性教育、戒煙、身心健康等教育領域,在全國獲獎無數。 2013年,作者曾赴北歐、美國、日本等地研習「性別人權」相關領域。歸國後在韓國最大教育網節目《EBS紀錄片》上介紹性暴力防治優秀案例,也在《新教育》月刊、YTN、《韓民族》等各大媒體宣導相關教育案例。現為韓國健康教師會副會長。 譯者簡介 丁睿俐 大學就讀英文系時意外與韓文相遇,就此與韓文結下不解之緣。現為韓文特約譯者。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