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太陽下山明朝依舊爬上來》 序一 點亮心靈的刻光銳筆╱朱雲漢 序二 羊憶蓉給了我們一個座標╱黃年 序三 我心中永遠的太陽╱劉紹樑 太陽下山明朝依舊爬上來──談強人與制度 保護色的聯想 教育為的是什麼? 乍暖還寒 和成年人談兒童節 人在天涯 知識分子與政治 上了賊船 男女有別? 學者之見 虛幻迷離 有用沒用 在飛機上 總統步行 對比 從賣花的孩子說起 萬元一票的音樂會 革命尚未成功 外行人看私有財產 台灣是不是我的家? 是白吃的午餐,還是寅吃卯糧?──我對延長十二年國教的看法 從中國羊到水門案 星期一早上的夢 從地震新聞說起 山中傳奇 更好 世說新語.司機篇 異端 風雨中的寧靜? 雲深不知處 湯與藥之間 大戰巴墟卡 憲政危機 馬陵道 「倒閣」及其他 「我國」是指…… 勇敢還是美麗? 從報稅聯想女權 世說新語 「不要再寫文章了」 廣場手記 3M黃色貼紙 「在文句的順暢性上做了相當大的努力」 昆德拉的鴕鳥 消費者保護法.政治篇 知其不可而為 在敏感和麻木之間 一斤棉花、一斤鐵,誰重? 新依賴理論 家常 交流 處變不進 沸騰的同情 不健康的體質才是謠言溫床 說曲折 飛機上讀書 長髮,以及其他的自由 專業的名與實 無解 怎麼回答? 在百老匯看戰爭 邊緣 重建 拼圖人生 誰可能犯罪? 負負得正? 界限 麥卡錫的聯想 不朽 物換星移 猴模猴樣 不考試好不好 沒有一朵雲需要國界 一場遊戲一場夢 上下合節,首尾一致 攔得溪聲日夜喧 殺人鯨的叫聲有什麼道理 當習以為常 怎麼走到今天的! 列寧的腦子 餐會故事 走下神壇 精神勝利 音樂陽光 展覽會之畫 當總統昏倒了 金錢與塵埃 挫魚與坐禪 知所行止 圓謊與熟食之必要 一百年也不變 道同勢不同 一個不僅是距離遠近的問題 沒有了新聞之後 一個有關絲襪和政治的定理 法律作為一種儀式 面貌 剪刀石頭布 「政府」 書上沒講 雨過天青 薔薇與幽蘭 五四六四七四 反商? 想起變色龍的夜裡 代言人 乘桴浮於海 身在此山中 暮色之怨 如鯁在喉 羊憶蓉年表 照片集──永遠的太陽 《媽媽終於可以隨心所欲了》 序一 點亮心靈的刻光銳筆╱朱雲漢 序二 羊憶蓉給了我們一個座標╱黃年 序三 我心中永遠的太陽╱劉紹樑 真理也會變老 兩個世界 週末 三角故事 貧窮的富饒 咖啡瓶子裡的砂糖 和風好日中的同仇敵愾 孩子是避風港 大眾娛樂 從標準答案到腦筋急轉彎 排隊 時差 落葉飄搖 星期三被人占據的廁所裡 企業家能做些什麼 桃花兒紅杏花兒白 「半斤」與「八兩」的輕重 春日午後對話 沒有規則,裁判也打架 「我不知道,泰德,我想沒有人知道……」 船行千里 摩爾和蕭提 有沒有絕對的真理 希金斯的自由和不自由 凡人和智慧女神比賽的故事 摩登原始人 錦衣衛跑到宋朝──觀眾為何大感快慰 談庸俗 初夏紛紛飄落的黃葉 不像台北 月全食 球迷媽媽的抱怨 牝雞司晨 俯仰之間 記憶與遺忘 被拔毛的鵝的權利義務說 美麗,不會變成被人嘲諷的哀愁 在國家音樂廳聽爵士 不僅是痛快出氣的問題 八月過到九月 「對號入座」 你長大了想做什麼?──談文憑和專業的問題 夜裡兩點半看電視 天地不仁 世紀末(不也是世紀初嗎?) 豆漿一事 第三百名的芝加哥大學 為什麼要看CNN? 寶莉蘇的歌謠 日本柿子和祕魯經濟學家 今昔 披頭四的格局 咒與解咒 紅茶攤子的聚會點 台北和紐約 下雪在紐約 以前.以後 鄧如雯殺夫案,人人心中各有一把正義的尺 蝴蝶長成之前 春來花開 二十年 滄桑 羅倫茲的狼的故事 關於「何者更加恐怖」 迢迢千里 家事國事 先做人,再做…… 大家來做佛洛伊德 逝者如斯 不休息 開會和旅行 總統募款打官司 眼淚 巴比的笑話 是誰真正歧視同性戀 嘈雜說的是沉默 「漢堡天堂」的女侍 歸人和過客 做一個不可能的夢 城堡 飄流 買水果 「教授也會肚子痛」 好琴比好音樂家活得久 你我他 圍城 一九九四的無關緊要 不連續的年代 宙斯的禮物 「都是他的錯主義」 迢迢競爭路 從五十分到六十四分──台灣有多民主? 美國校園裡的台灣運動 自轉與公轉 知識分子搞革命 蝴蝶人生 女人穿衣 矽世紀──見矽是砂,或見矽是金? 「美好童年」只是口號嗎? 黃金拱門的燦爛與陰影 喝紅酒有什麼不對? 別再「敲打的一代」 民眾的問題,政客的機會 南韓陰影下的兩種阿Q 轉院風波的集體救贖 怪獸與綿羊 太太不是財產、小孩不是財產……──如何對待「非我族類」? 「承蒙」是誰? 媽媽終於隨心所欲 後記 夏日短歌 羊憶蓉年表 照片集 永遠的太陽
作者簡介 羊憶蓉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士,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教授,後轉任《聯合報》副總主筆、《聯合晚報》總主筆。曾在《聯合報.副刊》撰寫「羊憶蓉隨筆」專欄多年,以犀利而不失感性的短文書寫時代現象,筆鋒簡潔銳利而常帶感情,對於社會文化變遷有靈敏觸角,並具有獨特的關懷和見解,為這個時代留下許多重要的評論文章。著有《中國歷代大畫家小傳》、《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台灣的教育改革》(與林全等合著)等書。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