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馴化:改變世界的10個物種
|
|
Tamed: Ten Species That Changed Our World |
|
|
|
|
|
|
|
|
ISBN |
9789571377476 |
定价 |
NT450 |
售价 |
RM70.30 |
优惠价 |
RM62.57 *
|
作者 |
羅伯茲
|
译者 |
余思瑩 |
出版社 |
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 |
2019-05-2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84 页. 21. |
库存量 |
本商品已絕版無法銷售 |
|
|
|
|
|
|
|
|
|
|
|
|
|
|
|
|
英國《經濟學人》《週日郵報》年度選書
媲美《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大歷史》
從一萬一千五百年前農業萌芽開始
到人類有文字記載
狗、小麥、牛、玉蜀黍、馬鈴薯、雞、稻米、馬、蘋果、人類
如何改變世界文明
數十萬年前,人類祖先靠狩獵、採集野生動植物而生,之後發生革命性變化,遠古人類與其他物種的互動形式改變了。人類開始馴化它們,人口因而急速成長,文明便出現了。
一般認為,我們今日的文明進展與科學革命、工業革命息息相關,但鮮少人注意,不管科學或工業的發展都與自然息息相關,尤其人類馴化自然動植物的結果,才是影響人類文明演變的關鍵。
我們已經習慣科技改變人類生活的概念,但直到科學革命發生之前,人類的創新大多奠基於大自然:馴化動植物,以及從它們身上取得資源,例如羊毛、棉花。
本書作者羅伯茲(Alice Roberts)講述十個物種的深遠歷史,從一萬一千五百年前農業萌芽開始寫起,直到人類有文字記載為止:狗、小麥、牛、玉米、馬鈴薯、雞、稻米、馬、蘋果,當然也包括人類自己,如何透過馴化、教養,不僅適應生存環境,成為人類盟友,讓人類生活更美好,且影響人類文明每階段的發展,但也改變了自然秩序,使生態環境陷入危機。
本書作者具有多重身分,她是醫學博士、解剖學家,亦專精考古學、人類學及古病理學。她以淵博的知識及生動文字,帶領讀者穿越歷史長河,探索人類起源,以及人類馴化其他物種的歷史,深具啟發,內容廣博且讓人著迷,將改變我們看待人類自身和其他物種的方式。
得獎記錄
英國《經濟學人》《週日郵報》年度選書
導讀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泛科學專欄作者 黃貞祥
推薦
《國家地理》雜誌繁體中文版總編輯 李永適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孫維新
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 蔣鎮宇
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魏玓 |
|
|
|
|
|
|
|
|
|
|
|
|
|
|
目錄
導讀 馴化之謎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泛科學專欄作者 黃貞祥
前言 了解馴化,計畫未來
第一章 狗
誰馴化誰?是狼選擇人類,還是人類選擇狼?
第二章 小麥
一萬年前只是野草的小麥,為何變成人類重要糧食?
第三章 牛
人類何時開始喝牛奶?是為了肉和奶才馴化牛,還是為了犁田、拉貨?
第四章 玉米
玉米如何征服世界?人類為了照顧玉米便放棄狩獵採集改行當農夫?
第五章 馬鈴薯
是什麼時候、在哪裡,讓馬鈴薯從採集的野生食物,轉化成栽種的馴化物種?
第六章 雞
人類一開始馴化雞,可能並不是為了食用,而是用雞來報時?
第七章 稻米
淹水的田地能抑制野草和增加稻米產量,但人類是怎麼發現這個祕密?
第八章 馬
斑馬也是馬,為什麼沒有被人類馴化?
第九章 蘋果
蛇在伊甸園鼓勵女人吃的禁果真的是蘋果?新疆野蘋果為何又大又甜?
第十章 人類
人類第一個馴化的物種是「我們自己」?
致謝
參考資料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羅伯茲(Alice Roberts)
英國伯明罕大學解剖學教授,講授「公眾參與科學」課程。她也是BBC廣播節目主持人,拍攝多部紀錄片,包括《人類進化驚奇》(The Incredible Human Journey)、《人類起源》(Origins of Us)、《 挖掘英國》(Digging for Britain)。
譯者簡介
余思瑩
臺大外文系畢,巴黎第四大學比較文學碩士;現任新聞編譯。十餘年翻譯經驗,包含多部影視字幕,這是第一本正式書籍翻譯作品。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