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我們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人物,同睹過一個世界的破碎,一種文化的幻滅,痛哭過那麼多的長夜,這隻手還不是產生名著的手嗎?無疑的,這身體,從頭頂到腳底,每一寸都是作品!」──王鼎鈞《情人眼》 有人說「一切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傳」,回憶錄或自傳更是如此。散文巨擘王鼎鈞在超過了半世紀的寫作生涯中,對散文的藝術表現做出了多方面的突破與發展,他的多本自傳性書寫的散文皆能超越一般自傳書寫「只是實說」的窠臼而另闢新的「文思境界」。他的作品揉合了中國成長、台灣經歷與北美觀察,這些回望跟想像一方面是雙重經驗的越界書寫,也是文化身份的確認與審視。 本書從王鼎鈞多本具有自傳書寫的文本分析出發,縱觀《碎琉璃》取樣百萬靈魂塑造出的時代光輝,橫看《山裏山外》中流亡學生的成長痕跡,探討《情人眼》遊走於自我與他者之間的投射書寫,追尋《左心房漩渦》中故鄉與異鄉的異流同歸。逐層剝開王鼎鈞寫作背後的創作思維,以及作品所呈現的生命意蘊與思想深度。經由這些作品,可以進一步理解經歷了抗戰、內戰的外省族群,以及離開臺灣到美國移民的異鄉人,在不同人生階段的思想變化和創作價值。 本書特色 ★縱觀《碎琉璃》取樣百萬靈魂塑造出的時代光輝 ☆橫看《山裏山外》中流亡學生的成長痕跡 ★探討《情人眼》遊走於自我與他者之間的投射書寫 ☆追尋《左心房漩渦》中故鄉與異鄉的異流同歸
◇自序 文心但剖擬蓮開◇ 緒論 【第一篇 在紀實與虛構之間的烽火成長】 ◇第一章 「童年視角」下的歷史觀看─《碎琉璃》的創作思維 第一節 一箇生命的橫切面,百萬靈魂的取樣:創作的終極關懷 第二節 「當時,我是這樣想的」:距離下的審美效果 第三節 創作視角:自我的找尋與發現 第四節 藝術表達歷程:「有我」寄託入,「無我」寄託出 第五節 跨文體視野下的再造與深化 結語 透過虛實相生之筆,從一己映現時代歷史 ◇第二章 戰爭前哨與游擊群性的憶往書寫 ─《碎琉璃》的生命意蘊 第一節 家園的失落與復歸 第二節 夕暉下的生之迷惘:年少眼中瀰漫的亂世蒼涼與時代悲感 第三節 情愛的覓求與依歸:最初的溫暖與永恆的銘記 第四節 時代嬗變下的價值迷思與出處抉擇 第五節 高粱地裡演繹的人性史:青紗帳裡潛隱的欲望、罪惡和黑暗 第六節 時代擠壓下的反目對立與殘酷競奪 第七節 動機和結果悖離的錯位 第八節 游而不擊的混亂世界:慘澹的競爭本相 第九節 生命,以愛的方式延續:信仰與愛的力量 結語 碎琉璃中愛的閃光永恆留存 ◇第三章 流亡學生的成長書寫 ─《山裏山外》烽火負笈的生存體認〉 第一節 自我消解於群體的敘述視角:流亡學生集體的成長背景 第二節 戰爭情境下人與自然生態的關係 第三節 年少情懷與苦難陰影的回溯想像 第四節 在晦澀年代閃爍的微光:戰時的愛情 第五節 戰爭中的人情美和人性光輝 第六節 深入底層:從蒼生生活折射出大時代 第七節 西遷視野下的成長:跋涉生活的賜予 結語 倥傯的青春回望,成長的艱難起點 【第二篇 在夢境與現實融攝中的精神返鄉】 ◇第四章 在自我與他者之間游走─論王鼎鈞《情人眼》越界與變形的自傳書寫 第一節 創作背景:威權時代與自我抒情的碰撞 第二節 小說化傾向:推己及人的虛化呈現 第三節 寓言化傾向:經驗世界變型的哲理揭示 第四節 詩化傾向:心靈化與藝術化的情感體驗 第五節 象中有意:獨特意象的象徵意蘊 第六節 《情人眼》「虛己變體」的自傳書寫 結語 以有情之眼覺無情人生 ◇第五章 故鄉與異鄉的異流同歸─《左心房漩渦》的鄉愁美學 第一節 開放探親下兩重世界的乍然接合 第二節 《左心房漩渦》的抒情模式和美學建構 第三節 鄉愁始於生命被切斷的詠歎 第四節 鄉愁承載對過去的依戀與對現今的怊悵 第五節 鄉愁是一種對歷史命運的審視 第六節 鄉愁是對民族未來和解的一種期待 第七節 從泛濫到消解:浪漫溫柔的鄉愁美學 結語 《左心房漩渦》對時代的啟示 【第三篇 在隔海相望與返身觀照下的移民人生】 ◇第六章 「海水天涯久為客」的他者觀看 ─移民視角下的異域書寫 第一節 海水天涯中國人:遠適異域的飄泊意識 第二節 「弱者」與「邊緣人」的處境:移民入境的生存代價 第三節 看不透的城市:觀看「他者」的異質文化 第四節 「自我」與「他者」的跨文化交流 結語 邊緣視角下的異域觀看 ◇第七章 在尋根與歸化之間─「國門一出成今日」後的身分探尋 第一節 自我身分的尋找:文化衝突、文化尋根到文化磨合 第二節 移民哲學:「適者生存」的定位思考 第三節 落地生根:在異域中創造價值 結語 創作,是旅途中見到的永恆 【第四篇 王鼎鈞散文自傳書寫的藝術價值】 ◇第八章 王鼎鈞自傳書寫創作心理透視 第一節 生命體驗與創作之間的關係 第二節 挑戰自我是作家永恆的生命信仰 第三節 把呻吟化成一支歌,詩人不必出憤怒 ◇第九章 個人與群體─特殊年代下的特殊成長 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黃雅莉 臺灣彰化縣人,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文學博士,現任清華大學華文文學研究所教授。 研究領域以古典詩學、詞學、現代散文為主。著有學術論著《明清詞學體性論──以詞派之間的遞嬗為論》、《宋詞雅化的發展與嬗變──以柳、周、姜、吳為探究中心》、《宋代詞學批評專題探究》、《江西詩風的創新與再造──陳後山對杜詩的繼承與拓展》、《千古文人寂寞心──古典散文選析》、《詩心的尋索》、《詞情的饗宴》、《現代散文鑑賞──採擷紛繁的人生心影》和散文創作集《浮生心情》。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