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殖民的挑戰
|
|
The Postcolonial Challenge: Towards Alternative Worlds |
|
|
|
|
|
|
|
|
ISBN |
9789866338311 |
定价 |
NT320 |
售价 |
RM50.00 |
作者 |
Couze Venn
|
译者 |
謝明珊 |
出版社 |
韋伯
|
出版日期 |
2011-05-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12 页.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後殖民理論是當代發展最快、爭議最多的文化論述之一。本書是作者繼《西方主義:現代性與主體性》(Occidentalism: Modernity and Subjectivity)之後,又再度推出後殖民主義的相關巨著。本書極具創見,作者乃後殖民領域中的佼佼者,融合理論和歷史的角度,解讀「後殖民主義」。
本書作者不僅概述整個殖民研究,也探討認同與後殖民主義的關係以及後殖民主義與現代性的糾結,最後還為後現代提出一個新的政治經濟圖像。作者不斷強調,其研究是對跨現代和西方主義的重新省思,理所當然是後殖民的且後西方的。本書發展一個批判性的後殖民觀點,該觀點使後殖民理論的焦點與領域有了進一步的擴充,並援用女性主義、種族研究、文化與發展研究、科技社會學研究以及批判現象學,因而顯得獨具魅力,內蘊深厚。對於後殖民理論的初學者而言,本書是深入淺出的導引;對於進階的讀者而言,本書為後殖民研究提供了嶄新的角度。
作者簡介
Couze Venn
任教於諾丁漢倫特大學(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研究領域在後殖民理論、文化理論、批判心理學、科技研究。他特別關注後殖民時期的政治經濟、新自由主義的批判、考察情感與主體性的關係,並針對科學與技術在人類發展中的角色進行大規模的研究。
譯者簡介
謝明珊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
譯有《身體與社會理論》、《身體三面向》、《身體的社會學觀點》、《身體社會學導讀》、《從批判理論到後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的邏輯》、《人類與環境的權利》、《課程秩序的綠洲》、《傳統與創新》、《通識教育的革新》等書(皆由韋伯文化出版)。 |
|
|
|
|
|
|
|
|
|
|
|
|
|
|
目錄
謝詞
第一章 對後殖民範圍的再思考:後殖民性與「新世界秩序」 壹、後殖民批判的方法論集合體 貳、領土的圖像 參、後殖民的多元空間 肆、批判後殖民性的概述
第二章 現代性、現代化與後殖民的當下 壹、確立現代性的框架 貳、多重化現代性 參、現代性的殖民血統 肆、科學、理性、殖民地:歐洲中心的現代性時間性 伍、啟蒙:發展的脈絡與可能性 陸、帝國治理 柒、現代性的終結?
第三章 認同與能動性的問題 壹、《不安之地》:後殖民地的認同問題 貳、意識型態的觀點:召喚 參、常態化的觀點 肆、認同化與不認同化的觀點 伍、凝視 陸、論認同的敘事性質 柒、論不認同化 捌、能動性與重構的政治
第四章 朝向後殖民的政治經濟學 壹、政治經濟學的作用 貳、批判緒言 參、自由主義的干預 肆、轉往其他選項 伍、更偉大的共善? 陸、新經濟邏輯 柒、資本的樞紐:財產、帳目與工具 捌、實際存在的後殖民經濟:線路、網絡、騷動 玖、翻譯未來:擘畫可能的未來世界
名詞解釋 參考書目 索引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