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4961146 |
定价 |
NT280 |
售价 |
RM43.80 |
作者 |
羅志田
|
出版社 |
昌明文化
|
出版日期 |
2018-01-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184 页. 23.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本書注重歷史當事人的時代關懷,返其舊心,從廣義的文化視角考察近代中國思想與社會的權勢轉移。全書跨越思想史和社會史的學科藩籬,通過探討近代大變局中傳統的中斷與傳承,中西文化競爭與民族主義的特異,思想衍化與社會變遷的互動等各層面的多元互動,揭示近代中國社會新中有舊、舊中有新的豐富特性。隨著四民社會的解體和經典的隱退,出現了民國之中「國進民退」的傾向。這些演變既產生了眾多問題,又遮蔽了不少問題,當時就造成讀書人的困擾,迄今仍在影響我們 |
|
|
|
|
|
|
|
|
|
|
|
|
|
|
目錄
修訂版序 1
原序 1
上冊
新的崇拜:西潮衝擊下近代中國思想權勢的轉移 1
一 學戰:誰改變誰的思想方式 2
二 從西學為用到中學不能為體 27
三 新的崇拜 41
科舉制的廢除與四民社會的解體——一個內地鄉紳眼中的近代社會變遷 59
內篇:科舉制與耕讀之路斷絕前後的鄉村社會 63
外篇:近代內地鄉紳心態的史學啟示 81
科舉制廢除在鄉村中的社會後果 93
一 對鄉村教育的影響 94
二 城鄉疏離與鄉居菁英的流向城市 107
三 餘論 120
近代中國社會權勢的轉移:知識分子的邊緣化與邊緣知識分子的興起 125
一 從士到知識分子的社會轉化 127
二 知識分子的邊緣化 140
三 邊緣知識分子的興起 150
下冊
過渡時代讀書人的困惑與責任 177
一 過渡時代說略 178
二 讀書與讀書人的界說 184
三 近代經典的淡出 188
四 讀書人定位的轉變與徘徊 191
五 誰來承擔國事的責任—偏重梁啟超的思慮 195
六 「煞風景」的「狗耕田」 201
中國傳統的負面整體化:清季民初反傳統傾向的演化 207
一 歷史的延續性 208
二 清季反傳統傾向的濫觴 212
三 民初傳統的負面整體化 219
四 餘論:傳統的不固定性 226
西方的分裂:國際風雲與五四前後中國思想的演變 231
一 引言:西方的分裂 231
二 學習榜樣的轉變 234
三 思想趨向的演變 240
四 西方分裂之後:為他人作戰場 247
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特色與反思 255
一 初步認識近代中國民族主義 257
二 激烈反傳統: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特色之一 270
三 嚮往「超人超國」: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特色之二 281
四 抗議與建設: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兩面 290
五 地方意識與國家統一的互動 300
六 餘論 306
國進民退:清季興起的一個持續傾向 313
一 引言:從小政府向大政府轉變的國家 313
二 國家向民間挺進:清查公款公產 319
三 司法改革所見國家象徵的轉變 324
四 新舊的「自治」與不同的「公」 329
五 國民關係的轉變與「社會」的興起 342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羅志田
1952年生,四川大學歷史系七七級畢業,新墨西哥大學碩士、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先後在四川師範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大學歷史系任教,現任四川大學傑出教授。新書有《經典淡出之後:20世紀中國史學的轉變與延續》(三聯書店)、《道出於二:過渡時代的新舊之爭》。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