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577631978 |
定价 |
NT380 |
售价 |
RM59.40 |
作者 |
張書銘
|
出版社 |
五南
|
出版日期 |
2019-01-10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08 页. 23.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遷移並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而是被既存的政治經濟體系所形塑並模式化的過程。
越南相較於印尼、菲律賓、泰國等東南亞傳統移工國家,其勞動輸出政策不僅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策略之一;其特色在於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強調公正與分配的意識形態,政策背後隱含著濃厚的社會發展意涵。作為微觀個體的移工並沒有實踐鉅觀國家政策的義務,但就移工人數與地方發展的蓬勃景象來看,越南勞動輸出政策是如何成就這樣的經濟表現?本書將「到國外去工作」(đi làm việc ở nước ngoài)視為一項政治資源,透過移出國的文獻資料和田野經驗描繪國家政策的運作機制,並以共同體觀點進一步解釋越南特有的家庭與農村文化特徵,以及團結的政治生產過程。
本書由近而遠,企圖以臺灣社會中的越南移工意象為起點,循線描繪他/她們遷移兩地所構築起的田野場景,而這樣的研究方法不僅跳脫方法論國族主義的研究限制,也反映了本書作者的研究旨趣與學術關懷,亦即透過在臺移工現象進而理解正在發生的重要議題。書中引用大量的越文文獻資料與移地田野圖片,正是為了帶領讀者進一步貼近移出地的原鄉脈絡,提供正面地認識越南移工的移出國視角。
|
|
|
|
|
|
|
|
|
|
|
|
|
|
|
目錄
第一章 前言
第一節 外勞≠移工、勞壢市、轟轟?
第二節 移出國的視角
第三節 田野,做中學:一門沒有學分的必修課
第四節 扎根於田野:資料的蒐集與分析
第二章 社會變遷下的越南移工
第一節 國際遷移與發展議題
一、跨國移民與匯款
二、移出國的政府角色
第二節 移出國的社會變遷
一、遷移與社會變遷
二、文化與社會結構分析
第三節 共同體概念的討論
一、Tönnies的共同體與社會理論
二、對共同體概念的評論與補充
第四節 農民、農村及其日常政治
一、農村的文化與社會結構
二、日常政治觀點
第三章 國家的政治經濟轉型與勞動輸出過程
第一節 政經轉型與社會變遷
一、革新:社會主義定向市場經濟
二、經濟機會的出現與戶籍制度的鬆動
第二節 農村的遷移動力
一、土地所有權的商品化
二、長子繼承制的傳統
第三節 勞動輸出的歷史過程與現況
第四章 製造團結:勞動輸出政策的形構
第一節 中央的勞動輸出制度
一、法律與行政命令
二、勞動出口公司:作為國家管理一環
第二節 地方的基層代理人
一、基層的政治系統與組織幹部
二、基層政治運作的文化特徵
三、幹部對勞動輸出政策的推動
四、「北移工」的遷移現象
第三節 移工的跨境治理
一、打造國際市場的理想移工
二、海外移工逃逸現象及其治理
第五章 邁向康莊:勞動輸出與社會發展的結合
第一節 融合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政策
一、消除貧窮的目標與推動
二、地方困境與貧窮問題化
第二節 移工及其家庭與農村的發展型態
一、匯款用途與發展型態
(一)地方金融
(二)蓋樓房:衛生健康和就業機會
(三)子女教育
(四)微型企業
(五)國外發展援助
二、勞動輸出的負面影響
第三節 勞動輸出政策的共同體視角
一、家庭與農村文化的特徵
二、團結的政治生產過程
第六章 結語
第一節 製造團結和邁向康莊
第二節 移工逃逸的日常政治
第三節 源於差異的多元文化
➢附件
➢參考文獻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張書銘
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曾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博士後研究員、兼任助理教授、《臺灣東南亞學刊》執行編輯,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臺灣經濟研究院兼任副研究員。曾榮獲臺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獎(2002-2003)、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博士候選人獎助(2012-2013)、臺灣東南亞學會博士論文獎(2015)、教育部人文及社會科學博士論文改寫專書暨編纂主題論文集計畫獎助(2017)。研究興趣為:東南亞移民與移工、越南研究、發展研究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