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橋頭事件40週年紀念專書 1979 年的橋頭事件,真是一場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 它改變一個政治家族的命運。 它凝聚一群黨外力量的集體意志。 它推進一個國家的民主步伐。 橋頭是自由的灘頭堡,高雄更是台灣民主的聖地。 余登發先生是臺灣民主運動的先知先行者。余登發的參政歷程,即是臺灣民主運動發展史的縮影。他從日治時期開始即以素人身份從政,終其一生除了對抗執政者的不公不義以外,並建立起余氏家族三代擔任高雄縣長的佳話,在南臺灣政壇創下了個人色彩濃厚的政績。 重建歷史是我們這一代的責任。1979年橋頭事件的故事,在過去的威權統治之下,留下許多空白。希望藉由這本書的出版,能夠重建起這段歷史的完整面貌,並讓更多民眾理解臺灣民主化的歷史軌跡,並帶動社會的公共對話,珍惜並守護我們共同的民主與人權價值。
002 |序 許信良(民進黨前主席) 006 |序 鄭麗君(文化部部長) 008 |序 余政憲(財團法人八卦寮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016 |第一章 余登發的出生、成長、求學及創業(1904-1940) 026 |第二章 余登發的從政之路──協議員、里長、鄉長(1935-1947) 036 |第三章 余登發當選國大代表──國民大會代表與水利會主委(1949 ─ 1957) 054 |第四章 台灣第一位黨外縣長 余登發──落選、當選到被停職的十年崎嶇縣長路(1953-1963) 090 |第五章 「黑派」的崛起及「余家班」勢力的形成 102 |第六章 中壢事件 讓桃園風雲變色 120 |第七章 高雄橋頭事件及吳泰安匪諜叛亂案 164 |第八章 沒有黨名的黨 美麗島雜誌社籌組與運作 190 |第九章 突破黨禁 民進黨圓山組黨 202 |第十章 桃園機場事件 238 |第十一章 探望許信良 爆發土城事件 252 |第十二章 承繼八卦寮香火 延續不妥協精神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