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自序 點滴 推薦序 愛無所不在………曾寶儀 還有那些村子……鄧九雲 最近特別想念您 親愛的母親,我已經來到了您半夜睡不著將我打醒的年紀,想著您那時在想什麼?擔心什麼?身體的感受又是什麼?對於青春是否早已遙遠的留在臺灣黑水溝裡了呢? 異次元時空 我想要舉辦一個「慢時光‧不做事夏令營」,帶孩子們回到那什麼都不用做也沒有罪惡感的學習狀態,不用交學習單,懶成一條蟲的課程設計,不知道有沒有人願意買單? 那一個,無人知曉的早晨 此刻,問自己相不相信愛情?「愛情,像是被頭腦堆砌出來的概念,有條線、有SOP,必須符合自己心中的那款浪漫,才能稱之為愛情。」而我相信「友善」的初衷。 母親是一個家的基礎 七〇年代的母親們,她們的陪伴是孩子的心靈雞湯。在慢時光的節奏中,孩子們可以像野生的植物不用急著長大,不用忙著成為什麼,有屬於自己的小宇宙。 選擇 這種「不要、不要」的個性養成,使得我在學習人生道路上,有著質疑的態度,臉上常保持著一種「是這樣嗎?我要自己試試才知道」,我才能決定要或不要。 不需被完整 是什麼讓孩子厭世不再好奇了呢?是不是太多資訊,混亂了簡單?是不是渴望成就淹沒了看見個體差異?是不是密集關注少了獨處時間?是不是孩子是大人的理想模子,可以灌注一個完美的自己,彌補未成的自己? 路遙遠,不怕 從村子口走到家門口,從來沒有覺得路有這麼遙遠。呼吸與心跳都加速了,而腳步卻是極緩又慢。空氣是凝滯的,路上沒有行人、沒有鄰居,早上九點多,覺得村子像一座空城,好安靜、好詭異。 女孩,別哭! 原來,我無力承擔的深深恐懼就是「爸爸老了,而我還沒準備好。」他不再是可以一手把我抱起來的那個強大男子,而是行動緩慢,蒼蒼白髮需要親情陪伴的老爸爸了。 愛散步 已成大人的我們,也都經歷過「談戀愛是不是等於做愛」的這些矛盾、困惑,卻沒有正視戀愛是一種練習,需要在過程中,慢慢認識什麼樣的人是適合自己的,也認識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印記 認識語言就是認識文化的開端,但打壓或閹割語言,背後的意識型態可能是沒自信及恐懼吧,亦或是驕傲。思維背後的想法,才是決定了我們如何對應這些詭譎多變外境的鏡子吧! 前衛女性 是不是六、七〇年代的人,包容不完美,接受孩子的差異性,也給孩子在成長中更多犯錯及冒險的空間呢?在資訊不發達的年代,孩子們還有機會保住自己的尊嚴,而且是整體社會一起保護,讓他們有修正自己的空間。 想我藝院同學們 古怪的我們,如果沒有藝術的滋養,肯定只是社會邊緣人,過著活在他人期待中卻不快樂的日子。我呢?肯定不是現在的我。「認清自己」的古怪,接受自己的古怪,發展自己的古怪,都使當初不被理解的孤獨感,似乎成了一種自在——反正沒人懂,也不用偽裝乖乖牌,自在。 風兒多可愛 學習是件有趣又漫長的路,也因為六、七〇年代的物質不豐盛,讓人面對自己的大把時光要消磨,所以無中生有創造了台灣錢淹腳目的八〇年代榮景嗎? 復古文藝腔 愛嗎?有共同願景嗎?沒共識而有性行為只是像上健身房做運動,彼此都是對方的健身器材,誰會對健身器材付出真心與愛?誰會與器材共創未來,除非它能生財。 在時間中「女神變老女人」? 年齡漸長,對於從事表演工作的我必須更加面對「我是誰」這個大哉問。無法以青春取勝,就向內朝聖吧,不想被外在價值取決,就充實自己吧,無法回到青春就接受自己吧! 釀香 時間可以讓人變老變無奈,像殺豬的刀一般。而時間也可以像釀酒,可以釀出一家人的情,釀出一屋子的歡樂。 或許 人生是矛盾的,在終於願意放下的時期,我卻要拾起,這不是中年叛逆找麻煩嗎?或許,那是我可以圈起全家童年的記憶,也可能想重建父母尚在的過年氣氛,更是渴望家人彼此不相忘的儀式。 真是,令人討厭。 面對角色的生命,演員是謙卑的。角色生命的長河,歷經了多少駭浪、驚濤,在劇本中被書寫出來的只有一小部分,只是「它」的某些人生,而演員是依照這些片段、地圖,走回「角色」內在最幽微的洞穴,一窺他最隱藏的欲望。 生日雜想之想爹娘 跑步、散步、瑜伽、健身、改善飲食、覺察自我、意識轉化等,無論哪一種,也都是希望自己的下一階段不要太麻煩別人吧。 家庭肥皂劇 在家庭中一定有一個最脆弱且被視為麻煩製造者或頭痛人物,是全家關注的焦點或是逃避的話題。 老派,你好嗎? 有時,在我們年輕時,總想快點解決現在的問題:吃飯、寫作業、起床、整理房間、工作、人際、愛情等等,這些似乎到了某個階段,都不是問題了呢?
作者簡介 王琄 一九六三年生,台灣女演員。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活躍於影視及劇場,並投身表演教學、以自身專業參與公益團體為弱勢服務。興趣是打破自己的表演和生活慣性,從自己最不習慣、最害怕的事物下手,並認識不同領域形色各異的朋友。 多次入圍金馬獎與金鐘獎,並曾獲金鐘獎最佳女主角、女配角獎項肯定。代表作為電影《秋天的藍調》、電視劇《再見,忠貞二村》、《大將徐傍興》、《王子變青蛙》、《再見女兒》等;並參與人力飛行劇團《台北爸爸,紐約媽媽》、全民大劇團《同學會》、綠光劇團《八月在我家》、《當妳轉身之後》等劇場演出;近作為台日合作最新舞台劇《台北筆記》。著有《一日性,你敢不敢》、《肢體密碼》、《愛上表演課》等書。 「因為我們靠近了,所以在一起了。」王琄以表演、以文字詮釋人生,一步步走進觀眾、走進你我的心底。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