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578018563 |
定价 |
NT500 |
售价 |
RM78.10 |
优惠价 |
RM69.51 *
|
作者 |
余杰
|
出版社 |
前衛
|
出版日期 |
2019-01-03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492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反共黨反中國反統一反左膠 獨樹一幟的右派兼獨派論述
逃離中國後的真實告白 堅定的人生思想之養成
余杰,美籍華裔作家。他長期批判中國專制政權與習近平的帝制集權,並支持中國各地的獨立運動與台灣獨立運動,二○○四年與劉曉波等共同起草中國年度人權報告,並多次入選「最具影響力的百名華人公共知識份子」名單,但於二○一○年十月起遭到中國公安非法軟禁數月及酷刑折磨,二○一二年出走美國,流亡海外的中國知識份子。
余杰自從年少時《火與冰》開出對中國文化批判的第一槍後,後續的二十載人生中,他皆是子彈上膛的狀態,他不僅挑戰政治禁忌,而且捍衛宗教信仰自由,走上異議份子之路的余杰,更是讓中國政府警戒。而余杰也反覆省思至今人生中的知識與信仰,認定他之所以成為堅定的右派與獨派的關鍵,皆因歷經過四次脫胎換骨式的蛻變。而本書中,有最完整且系統性的自我剖析記錄,完整披露出余杰人生思想脈絡的滋養成分。
本書分為二部,上卷「我是右派」中,余杰詳述自身的成長過程與人格養成,從十六歲時經歷了六四大屠殺的震撼後,正式成為反對共產主義的「自由主義者」;成人後接觸到電視紀錄片《河殤》以及與劉曉波交遊十年,更成為批判中國專制傳統和民族主義的「全盤西化論者」,並獲得「世界人」的胸襟和視野。離開中國前接觸到聖經,從而認罪悔改重生得救,歸入耶穌基督的名下,成為「全然敗壞的罪人」,深入對公共神學的思考,進而成為基督徒中的「喀爾文主義者」。
下卷「我是獨派」中,余杰論證出四川能夠獨立於中國之外,再次迎向蜀國人的驕傲。而他也以右派保守自由主義者的身分,大力鼓吹與支持圖博、東突厥斯坦、南蒙古、香港以及台灣獨立運動。
余杰更有鑒於日本「脫亞入歐」的成功,提倡中國與台灣都需要一場「脫亞入歐」式的文藝復興,來達成「去中國化」的未來。以及也對「文化中國」與「政治中國」,各提出了三重解構,不僅能斬斷中國儒家的醬缸文化,更能讓中國的歸中國,「非中國」的歸「非中國」。
本書是華語世界第一本完整論述右派與獨派融會貫通的思想觀念的著述,為台灣、香港及華人社群認識、理解並形成「右獨」之知識群體和政治力量奠定了重要基石。
名家推薦
宋澤萊 二○一三國家文藝獎得主
李筱峰 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名譽教授
曾昭明 中國天朝主義批判研究者
汪浩 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自由撰稿人
專文推薦
何清漣 旅美經濟學者、中國問題專家
李怡 香港寫作人 |
|
|
|
|
|
|
|
|
|
|
|
|
|
|
目錄
推薦序
一個堅定的右派和獨派是如何養成的? ◎何清漣(旅美作家、經濟學者)
超脫深層意識的自白 ◎李怡(香港寫作人)
序篇 逃離中國
「被旅遊」:最荒謬的當代漢語詞彙
最後一次回到無比陌生的故鄉
再見:祖國抑或地獄?
【上卷──我是右派】
第一章 一個出生在小店主之家的孩子
小店主是天生的自由市場經濟論者
我的公立學校和外公的私立學校
我趕上了八○年代「思想解放運動」的尾聲
第二章 從「六四」屠殺到北大「失業生」
驚悚的槍聲從收音機中傳來
一位啓蒙老師和三本啓蒙書籍
在死水微瀾的北大尋求真理
「不自由撰稿人」:我為什麼一畢業就失業?
第三章 我的保守主義知識譜系
再思「五四」:從陳獨秀到胡適,從魯迅到周作人
台灣脈絡:殷海光、夏道平、張灝
中國脈絡:顧準、林昭、楊小凱
西方脈絡:埃德蒙.伯克、艾茵.蘭德、奈波爾
第四章 我是如何成為基督徒及喀爾文主義者的?
我原來是一個「全然敗壞」、「無藥可救」的罪人
潘霍華在中國:家庭教會是一個歷久彌新的生命共同體
基督徒的反抗:喀爾文主義與公共神學
第五章 一切分歧都是價值觀的分歧:保守主義者對十個關鍵社會議題的回答
保守主義者為何反對福利國家?
保守主義者為何反對政府管制經濟?
保守主義者為何反對國家壟斷教育?
保守主義者為何支持強大的國防力量?
保守主義者為何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
保守主義者為何反對婦女自由墮胎?
保守主義者為何支持死刑?
保守主義者為何支持持槍權?
保守主義者為何反對非法移民?
保守主義者為何支持政教分立,而不是政教分離?
第六章 「我的保守主義」不是「他們的保守主義」
從嚴復到蔣慶,從新儒家到鵝湖學派:保守儒家傳統是保守主義嗎?
法國傳統、德國傳統,甘地、索忍尼辛:英美傳統和基督新教之外有保守主義嗎?
C.S.路易斯與法蘭西斯.薛華:有清教徒精神的英美保守主義典範
第七章 被左派定義的右派,其實是極左派
義大利法西斯和德國納粹是「隱藏的左派」
西班牙、葡萄牙與中南美獨裁政權是「變形的左派」
中國國民黨是「殘次的左派」
第八章 反對左派是當務之急
「左膠」是當代華語中的最佳發明
此「右」非彼「右」,此「左」非彼「左」:不同語境下的左右之爭
認賊作父的毛派及其「新教父」劉小楓
指鹿為馬的新左派及其「帶頭大哥」汪暉
第九章 沒有基督教保守主義,中國無法完成民主轉型
中國現代化歷程中,基督教在政治領域的缺席
中國海內外民主運動的「冰凍」狀態
讓基督教保守主義像光一樣照亮反對運動
【下卷──我是獨派】
第十章 我是四川人,我是蜀國人
大饑荒與三峽工程:大一統陰影下四川的浩劫
三星堆文明既早於也優於中原文明
「田疇辟,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的蜀漢時代
軍閥割據並非暗無天日,聯省自治未能開花結果
第十一章 我是蒙古人,我支持南蒙古獨立
蒙古後裔「鐵改余姓」的傳奇故事
北蒙古終成共和國,南蒙古淪為殖民地
擺脫中國史,從內亞史乃至世界史的視角看蒙古
第十二章 中華民國退場,台灣國呼之欲出
破除三重「台灣幻象」:國民黨的台灣、中華民國的台灣、中國文化的台灣
凍獨是死路,獨立是活路
「左獨」為何紛紛走向「左統」?
吳明益不是中國人,我們都不是中國人
第十三章 川普時代的美、中、台「三國演義」
對台灣最不友善的是歐巴馬,對台灣最友善的是川普
台灣:不是美國的棋子,而是印太的鑰匙
川蔡通話:台灣命運出現轉機
川普的新印太戰略及對台海局勢的影響
第十四章 西藏與新疆:離開中國才有活路
達賴喇嘛的「中間道路」是一條光榮荊棘路
藏青會的獨立之路是另外一個選項
是中國「新的疆土」,還是維吾爾人的集中營?
東突厥斯坦如何民主建國?
第十五章 香港:從雨傘革命到本土崛起
不再輕信「民主回歸」,與「土共」和「港奸」貼身肉搏
新加坡能獨立,香港也能獨立
以南方視角和海洋文明打造香港的核心價值
第十六章 中國與台灣都需要一場「脫亞入歐美」式的文藝復興
強制學習文言文是為了培養奴才
「去中國化」的要旨在於「去中國文化」
日本為什麼不過農曆春節:日本「脫亞入歐」成功的啓示
第十七章 釜底抽薪:對「文化中國」的三重解構
以黃文雄之「儒禍」理論破除儒家倫理道德及政治哲學
以劉曉波「三百年殖民地」之說破除大一統的帝國模式和意識形態
以柏楊「醬缸文化」的概念破除作為凖宗教的中國歷史神話
第十八章 愚公移山:對「政治中國」的三重解構
第一重解構:中國的歸中國,「非中國」的歸「非中國」
第二重解構:「中國本部」轉型為「諸亞獨聯體」
第三重解構:「北方及中原的中國」轉型為「諸夏聯邦」或「諸夏邦聯」
附錄一 回憶是美好的,又是痛楚的——我們與余杰的十年交往 ◎丁子霖、蔣培坤(天安門母親運動發起人)
附錄二 流亡者的平靜與不安 ◎冼麗婷(香港蘋果日報特約記者)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余杰/中國異議作家
一九七三年生於四川成都。北京大學文學碩士。政治評論家、散文作家、歷史學者及人權捍衛者。先後出版四十多本著作,多次入選「最具影響力的百名華人公共知識分子」名單,並獲頒「湯清基督教文藝獎」、「公民勇氣獎」等獎項。
二○○四年,余杰與劉曉波等共同起草中國年度人權報告,遭北京警方拘押。二○一○年十月,劉曉波榮獲諾貝爾和平獎之後,作為劉曉波親密友人的余杰被非法軟禁數月,進而遭到黑頭套綁架、酷刑折磨至昏死。二○一二年一月十一日,攜妻兒出走美國。
近年來,余杰定居華盛頓郊區,創辦「亞太宗教自由與民主化研究所」,致力於宗教信仰自由與公民社會等議題的研究。同時,任美國「自由亞洲電臺」、「民主中國」網站、「縱覽中國」網站以及台灣《民報》、《新頭殼》等媒體的專欄作家。
二○一三年秋,余杰完成《中國教父習近平》一書,全面批判習近平政權。香港出版人姚文田因計劃出版此書,被中國秘密警察誘騙到深圳,以莫須有的走私罪判刑十年。此後,歷盡種種艱難險阻,該書先後在香港和台灣出版,引起轟動效應。兩年後又完成續集《走向帝制:習近平與他的中國夢》,以豐富的材料、獨到的分析和銳利的文字,將習近平和中共獨裁政權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