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印度的世界遺產到底有多少?作者吳德朗喜歡回答:「印度有多大,那印度的世界遺產就有多大!」的的確確,除了書中UNESCO列名的世界遺產外,印度暫定的遺產遺址名單也有四十三件,遍及印度大陸的古建築遺產更是成千上萬,不計其數。 作者除了二O一六年與由勒柯布西耶設計的「昌迪加爾國會大廈」這件世界遺產失之交臂外,踏踏實實地走訪了印度UNESCO列名的所有景點,甚至前往中亞伊朗多次,試圖了解瑣羅亞斯德教、波斯文化和印度教吠陀文化的淵源,也走訪了泛印度文化圈、位於東南亞受印度教佛教擴散影響的世界遺產,同時仿效玄奘法師由長安出發,往敦煌、蘭州、洛陽直到西域的「絲綢之路」起始段行走。 印度是作者的最愛,從策劃印度文化節、寫書、講課旅行,馬不停蹄地走了快二十年了,深深感到:以為自己已懂很多,其實不懂的更多,以有涯追無涯,殆已! 由印度達人吳德朗來書寫的印度,不僅深入,也無可取代。吳德朗在本書以介紹「印度物質的世界遺產」為主,包括印度文化遺產、自然遺產、非物質遺產。截至二O一八年六月,印度有四十九個遺址,位居世界第六位,是世界遺產大國之一,而這些多元的遺產成就,正反應了印度幾千年來豐富多元的傳統知識和寶貴的見解,保持了人與大自然之間微妙的平衡。如今印度引以為傲的「多樣性的統一」正符合聯合國評量世界遺產的價值標準理念一致。 為了便於閱讀,作者將這本紀錄印度文化遺產的書籍,依其屬性分成五大類別:印度教、佛教、伊斯蘭教、殖民時代及其他。誠如各宗教及統治者之間的考量及美學品味,上述的屬性並非一板一眼,而是鮮明跳躍的,比如:桑吉佛塔原貌源起於阿育王佛塔,到了巽加王朝及百乘王朝時,又添加了陀蘭那牌坊 (Tarana),其橫樑和柱子上皆雕刻了細膩生動的犍陀羅與希臘寫實藝術風格的佛教本生教故事雕塑,成了佛教無相到有相的美麗邂逅。三教共融的埃羅拉石窟讓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看似各自信仰的偶像背後,也能找到相似風格的斧痕。 透過本書,將帶領讀者從歷史文化的脈絡去認識印度,來欣賞多元信仰之間相互爭艷及交融之美。 名人推薦 Abbagani Ramu 楊方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研究生、世界遺產雜誌發行人、愛琴海旅行社總經理 林婉美 旅遊達人 田中光 我國駐印度代表 陳牧民 國立中興大學國際長、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 黃建忠 古文明旅行專家 釋覺明 南華大學宗教所專任助理教授、人間佛教研究及推廣中心主任 劉季音 中原大學語言中心講師、南亞文學文化研究者、印度古典舞蹈舞者 呂麗慧 第七屆新月文學非穆斯林散聞獎優勝得主 王慶中 知名專業旅遊攝影師 李眉君 Priya lalwani Purswaney 知名專業口譯員
推薦序 無與倫比的生命禮讚 Abbagani Ramu 那一段值得回憶的日子 楊方 富饒寶地──印度 林婉美 目睹印度文明之絢麗及淵遠流長 田中光 印度世界遺產的百科全書+旅遊工具書 陳牧民 多元文化的交融──異中求同的信念 黃建忠 印度世界文化遺產千年光照耀人間 釋覺明 黃金筆記 呂麗慧 印度印象 王慶中 作者序 世界遺產的大千世界──印度 I印度教 1. 埃羅拉石窟 2. 象島石窟 3. 偉大的生活朱羅寺廟 4. 亨比古蹟集團 5. 馬哈巴利城世界遺產 6. 帕塔達卡建築群 7. 拉賈斯坦邦的山脈堡壘 8.卡朱拉候建築群 9. 帕坦城的王后階梯井 10. 太陽神廟 11.阿旃陀 II佛教 12. 那爛陀大學 13. 桑吉 14. 亞洲之光 15. 占巴内 16. 阿格拉紅堡 17. 古德卜明納高塔及其紀念建築 18. 印度主權的象徵 III伊斯蘭教 19. 泰姬瑪哈陵 20. 德里胡馬雲陵園 21. 法第普西克里建物群 22. 維多利亞火車站及孟買哥特式建築 23. 果阿的教堂和修道院 IV殖民時代 24. 印度高山鐵路 25. 孟買維多利亞時代和裝飾Art deco藝術 26. 人和大自然共享的Bhimbetka 27. 簡塔曼塔天文台 V其他 28. 艾哈邁達巴德歷史名城 附則── 印度考古之父──亞歷山大‧康寧漢爵士 羅摩衍那永恆的傳說 神話和人間交錯的《摩訶婆羅多》 簡介印度宗教寺廟建築背後的哲學 蒙兀兒建築簡介 被遺忘印度遠古文明 印度文化遺產交通指南 助理後記 印度靈魂在心中萌芽 李眉君 Priya lalwani Purswaney
作者簡介 吳德朗 Jeffery Wu 1949年出生,為台灣電腦導體的資訊業先趨,於2002年逐漸淡出後,轉而熱衷音樂文化藝術。於2003年成立台北印度愛樂中心,推廣印度文化,引進多元的印度文化分享予國人。透過和印度各公私單位的合作(如:印度台北協會和印度旅遊局等),舉辦印度旅展推廣及旅行交流深入印度多元的文化。 從2004年起,每年在台灣舉辦印度文化節,近20年來未曾間斷。引進國家級的印度表演藝術家在台灣進行交流。幾百場的活動,深深地瞭解印度表演藝術不僅僅是外表迷人的音樂舞蹈及光鮮亮眼的視覺藝術, 而是背後有深厚的宗教、文學、史詩神話的人文底蘊,為了進一步的探索,從此點燃了了他對永無止境印度熱愛。 近年來他對印度文化的視野逐漸提昇,文化節的活動已升級為亞洲文化,將印度國際級傑出的藝人在臺灣交匯。吳德朗對印度文化深耕的成就備受國際肯定,十多年來,他在雜誌,書籍與臉書上分享其印度心得。 此外,亦擔任中華世界遺產協會星球講堂,佛光大學等台灣20多所大學通識課程的客座講師。2013年還受邀到印度尼赫魯大學演講及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發表論文,延續印度文化傳承的概念。 2017年,他一手打造台灣第一座印度博物館,以視覺美學展示其對印度人文歷史獨道的精神見解。至今已有上萬來自台灣印度及世界各國參觀博物館並讚譽有嘉。 為夢想印度博物館、台北印度愛樂中心創辦人。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