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何剛德和《春明夢錄》、《客座偶談》/蔡登山 【春明夢錄】 序言 [卷上] 會試諸師 鄉試諸師 童子試師 吏部四司的職掌 被召見前後四次 寶鋆出軍機 寶鋆論崇禮其人 軍機賞黃馬褂 與英使議和備受屈辱 寶鋆最重年誼 樞匡見面多雜以謔語 寶鋆評價恭親王 恭親王送客不出房門 清流派氣衰 李鴻藻、恭親王與清流 恭親王被罷軍機大臣 恭親王重交情 醇親王儉德殊不可及 慈安太后殯禮 慈禧太后功過均有 滿人重女輕婦 太監漸有招權納賄之風 宮中妃嬪崇尚節儉 皇宮殿門安裝玻璃窗不宜 召見時他人不與聞 內務府貪污 慈禧太后本想巡幸五臺山 慈禧晚年廣召優伶入宮唱戲 吳可讀尸諫立皇嗣 慈禧太后興建頤和園 李鴻章奏請成立海軍 甲午德宗萬壽宴 慈禧太后六十聖壽慶典 德宗要重辦慶寬 翁同龢、李鴻章與甲午之戰 甲午之戰京師震動 中法、中日之戰內因 從甲申之役到戊戌政變 中國始發見「立憲」二字 歷任軍機大臣 鹿傳霖軍機最無權 翁同龢被罷官 得翁同龢之汲引 徐用儀與許景澄、袁昶同罹於難 王文韶別有感慨 直隸總督榮祿 昆岡好臧否人物 廣壽事理通達 溥倬雲與玉岑尚書 端方熱中官位 生允少年軼事 總理衙門變成外交部 昔日辦洋務,今直言外交 奕劻辦外交才不堪任 外交屢遭挫折 沈葆楨、王之春論國際情勢 乾隆親領棘闈風味 考差放差軼事 殿試暗通關節 翰林放差情況 翰林以考差為第二生命 考差經歷 鄉會殿試考卷十科焚毀一次 閱卷者力不暇給 閱卷者荒謬做法 鄉會試所拔者有庸才 會試中有僥幸過關者 傳臚儀式 會試、鄉試之考題 協修《會典》 [卷下] 軍機處屋小如舟 軍機處點心 大學士俗稱中堂 御史為朝廷耳目 六部九卿專摺條陳時政 紀綱整肅無權利可爭 李鴻藻之父死後得諡 皇帝輿服舊制尚黃 八旗服裝旗幟 《聖祖庭訓》皆道學語 乾隆與紀曉嵐 滿漢大臣鬧意見 滿族重武輕文 滿人在京分為三等 滿人祭神請客 坐轎坐車以貧富論 莊田有名無實 閒散王公貧甚 皇親國戚生活苦狀 盛伯希好買古玩 人心瓦解由「破格」釀成 果讖,抑會逢其適 往吉林查辦案件 軍機大臣啟秀 丁維湜囑託太監買差案 九門提督之偵探,名曰「番役」 薛允升公子冶遊請託案 京師三銀庫 庫兵竊銀絕招 孫詒經之儉德 緞疋庫庫存不可計數 內務府大庫所藏 京、通糧倉之弊 清朝帝后陵寢 陵寢歲修工程 祈年殿規模宏壯 京師貢院之維修 欽差馳驛之苦 督撫、主考、學政馳驛之苦 中央輪值制度 六部中以戶部待遇較優 吏部四司以「喜、怒、哀、樂」視之 《大清律》絲絲入扣 「值宿」官員之清苦 事權究屬漢員 部吏嚇詐外官取財 吏部拿辦索賄部吏 吏部之吏 書吏陷害典史 清理數十年冒名請恤者 京察制度與辦法 京察勒令休致者甚少 京察筆帖式引見 部院辦事按部就班 察外官謂之「大計」 魯伯陽被參案 有清愛惜狀元 樞臣與部臣有意見 保案歸吏部核定准駁 吏部需索之因 部吏作弊,無非撞騙 京官俸銀甚少 私宅免見 通讀《十朝聖訓》 京官升轉有一定資格 冰敬、炭敬、別敬 身無長物 京官挾優挾妓 觴詠洵足怡情 【客座偶談】 序 〔卷一] 軍機大臣行相之事 京官滿漢分設員缺 宮俸之薄 官明則弊少 官多則養士多 親貴用事排漢又排滿 林則徐禁煙 林則徐致力於農田水利 軍制之變更 湘軍、淮軍、北洋軍 戰事捷報均事先擬定 論功行賞 軍機大臣功不可沒 為寶鋆送葬 沈葆楨有遠見 沈葆楨弊絕風清 左宗棠在閩政績 清流之貽人口實 「隨聲附合」之禍 清流皆旁觀論事 紀綱一墜,亂象紛挐 籌餉當為首要 中國警察之創辦 兵器日新,軍費奇巨 〔卷二] 科舉制度意在彌亂 利祿之途,人人爭趨 「即用」成為「積用」 秀才五貢升途 光緒年間人才擁擠 殿試排名次辦法 考試試差與放差 左宗棠宏開廣廈 閩書院紀略 廢科舉興學堂 創立農學堂 民初學生就業情形 已學者無棄材 今日學堂之弊 [卷三] 晚清財政不佳 京官肥馬輕裘 政繁賦重 內外債交困 外國商品進步快速 由出超而入超 田賦不均 人民無稅不增 禁米出口,百弊生焉 米價定於商不定於農 天道惡盈 法網宏開 天理國法人情 酒色財氣 錢穀之案不能輕斷 斷案經驗談 民多智官難為 民氣固不可侮 禁令愈嚴,滋弊愈甚 南昌教案之變 轉禍為福 分治之弊 既克有定,靡人弗勝 政不在養民而已 華僑有助於國力 人心何以不定 戰勝本僥倖之事 諫臣與使臣均當慎重 [卷四] 十年生聚 剝後繼復 楊森藩至理名言 孫夏峰勸世良言 名不可以太盛,權不可以太重 臧否人物且有權衡 白居易、陸游之主靜 以靜鎮躁 百姓日苦誰之責任 情不可討盡,勢不可用盡 不可幸災樂禍 利須輔義而行 逞臆而談,禍人家國 體悉民情,若合符節 人待事、事待人 閒來無事不從容 親朋書信必酬答 饑寒生盜心 片紙皆使有用 莠言亂政 天地無心成化 宰相無快活可言 世態炎涼本屬常事 古書雖在漸難憑 宋儒說義理 人之精神不能盡副其壽數 做官者並非都發財 將就之意 救急不救貧 人生在勤 不役於物 圖新不捨舊 知吃飯之人必須安分 曾國藩提倡節儉 盛極必衰 九流三教之生計 殯葬奢侈 不斷人身 關公英靈不泯 立法皆嚴,行法要恕 儉多奢少 人世間,何事非幻境? 睡與不睡任其自然 晝寢而夜讀 補牙與護牙 中西醫各有所長 同光昇平二十年 克儉於家
作者簡介 原著/何剛德 何剛德(1855-1936),字肖雅,號平齋,福建閩縣(今福州市區)人。光緒二年(1876)丙子舉人,光緒三年(1877)丁丑進士;光緒三年五月,分部學習,歷任吏部主事,江西吉安、建昌、南昌知府。光緒三十年(1904)由江西撫州移知蘇州的,任江蘇蘇州知府期間,組建員警隊伍,維護社會治安,成為蘇州員警創始人。辛亥革命後,他以前清遺老的身分退隱。民國三年(1914)三月,他應北洋政府的請求,署江西內務司司長。同年六月,任江西省豫章道道尹,曾護理江西省長。民國十一年(1922)後,因受排擠而稱病辭職,寓居上海,潛心著述。撰有《春明夢錄》、《郡齋影事》、《江西贅語》、《客座偶談》、《家園舊話》等,後結集為《平齋家言》刊行。所記宮廷掌故、名人軼事、清代與民初史事,多為其親身經歷,頗有史料價值。另著有《話夢集》等。 主編/蔡登山 文史作家,曾製作及編劇《作家身影》紀錄片,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著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色戒愛玲》、《魯迅愛過的人》、《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梅蘭芳與孟小冬》、《民國的身影》、《讀人閱史──從晚清到民國》、《叛國者與「親日」文人》、《楊翠喜.聲色晚清》、《多少樓臺煙雨中:近代史料拾遺》等十數本著作。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