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推薦序:預言成真(雜學校創辦人蘇仰志)
譯者序:百年走來,明日就在今日(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吳毓瑩)
導讀:學會生活——明日學校的校訓(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呂金燮)
前言
第一章:教育即自然發展 Education as natural development
所謂自然就是在成年之前,讓每個孩子就是孩子自己。如果我們不循序漸進,那最後的結果將如同一個強摘的果實,不成熟且索然無味、腐敗的速度遠快過於其熟成的速度。
第二章:教育為自然發展的實驗 An experiment in education as natural development
遵循著自然發展,孩子會因自己的求知慾而自主地學習讀書、寫字、數學、地理......。我們必須讓孩子自己產生求知的慾望,讓他們發現自己的需求。
第三章:自然成長的四個因子 Four factors in natural growth
在梅里亞姆這所附設小學,一天分別用以進行遊戲、故事、觀察與手工四個時段。這些活動都與生活息息相關,孩子們的學習過程是自發、享受的,且在學會後可以馬上獲得實用價值。
第四章:課程的重整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孩子不是透過讀書或是聽著課堂上講解怎麼吃東西、避開火源等,而是藉由一次次地自己吃飯、燙傷自己來累積經驗——透過不斷地實作來學習。「做中學」就是許多教師調適課程的寫照。
第五章:遊戲Play
要盡可能讓兒童自己解決問題,如果他們想要彈珠,就會自己實驗,直到他們找到一個好的方法來使東西變成圓形。
第六章:自由與個體性Freedom and individuality
對於學生來說,自由是一種可以檢驗所有世界上人事物的衝動和傾向的機會,藉由這些檢驗,他會發現他自己,充分地發現這些人事物的特質,以便他可以擺脫那些有害的東西,並發展那些對他自己和他人都有用的東西。
第七章:學校與社區的關係The relation of the school to the community
學校是社區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如同社區中的消防隊與警察局。社區多方運用青少年的能量與興趣,就會發展出具有社會性的學校以及建構這種學校所需要的資源,學校將會協助學生發展出社群情懷與興趣。
第八章:學校是社會安定之所在 The school as a social settlement
要抵抗剝削的最好方法,就是從小開始教育孩子如何清楚的思考,以及如何照顧好自己。
擴大運用學校設施,不僅訓練年輕人承擔起自我改善的責任,更提供社區所欠缺的娛樂、社交以及進步的機會。
第九章:產業與教育調整 Industry and Educational Readjustment
閱讀、寫作以及算術,這3R因為有用而被教導。這些科目可以讓人民自足、變得更好,在商業變化中提供更好的經濟服務。學校應該引起學生的問題和興趣,引導學生在學校期間和離開學校後,都能自己尋找歷史、科學、傳記和文學等領域的材料。
第十章:經過產業洗禮的教育 Education through Industry
工作室課程提供學生在理論和過程上的知識,因為學生們不是要學習成為木匠、電工或裁縫師,而是要了解生活中工作是如何完成的。所有技術高中都得到一個結論,就是學生都喜歡上學並享受學習,因為他們看到所學的課程會把自己帶去哪裡。
第十一章:民主與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
辦學目的不為少數學生,才符合民主社會的真正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