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578185067 |
定价 |
NT200 |
售价 |
RM31.30 |
作者 |
楊大春
|
出版社 |
生智
|
出版日期 |
2003-06-05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72 页. 19.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法國哲學家梅洛龐蒂在現象學運動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其哲學貢獻甚至超過了名聲顯赫的沙特。與沙特借助於小說、戲劇等形式來宣傳自己的哲學思想,從而產生著更為廣泛的社會影響不同,作為法蘭西學院教授的梅洛龐蒂更多地作為一個純正的哲學家形象出現在人們面前,因此被譽為只在學術圈內才有影響的「哲學家的哲學家」。 他透過創造性地解讀胡塞爾後期思想,獨到地闡發了一種被稱為「身體現象學」的哲學。本書作者借助梅氏原著,在當代法國哲學的總體背景中展開論述,盡可能簡明地勾勒其豐富的思想。作者先從總體上描述了梅氏思想的主題和傾向,進而重點探討了他的現象學身體觀、語言觀和他人觀,並做出了自己的簡要的評論。
作者簡介
楊大春,四川省蓬安縣人,西元一九六五年生。先後就讀於西川大學哲學系、南京大學哲學系、杭州大學哲學系、一九九二年六月獲哲學博士學位。現任杭大哲學系講師。與人合著《現代西方哲學本體論》一書,並發表論文多篇。 著作╱《解構理論》《後結構主義》《德希達》 |
|
|
|
|
|
|
|
|
|
|
|
|
|
|
目錄
序 - 第一章 超越含混與明證:作品-風格之維
一、生平與作品 二、含混的風格 三、學說的命運 - 第二章 在主觀與客觀之間:主題-視域之維
一、現象學諸主題 二、知覺的首要性 三、科學源於知覺 四、哲學嚮往藝術 - 第三章 超越物性與靈性:心靈-身體之維
一、現代哲學與身體的造反 二、行為超出於生理與心理 三、身體主體與身體意向性 - 第四章 超越表象與詩意:語言-表達之維
一、現代哲學與語言學轉向 二、言語表達源於身體經驗 三、語言在傳承和創新之間 - 第五章 超越內在與外在:他人-社會之維
一、現代哲學與他人的浮現 二、主體間性即是身體間性 三、文化世界與人的社會性 - 第六章 在繼往與開來之間:綜合一評論之維
一、超越主體形而上學 二、在結構分析的途中 三、堅持一種保守姿態 - 參考書目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