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緒 言 第一章 家世及其青少年時代 漢室支庶 少有大志 亂世發跡 第二章 始為封疆大吏 援陶謙,代領徐州牧 保徐州,頻戰袁術和呂布 第三章 周旋於曹操袁紹之間 受密詔,陰謀誅操 投袁紹,助戰官渡 第四章 試圖在荊州發展 三顧茅廬請諸葛 劉表「托國」 兵敗當陽 會戰赤壁 自為荊州牧 第五章 實現跨有荊益的既定目標 結好孫權 西圖巴蜀 打敗劉璋,取得成都 第六章 自領益州牧 入城前後的幾項重大錯誤決策 用舊部,拔歸順,建設軍政機構 安定社會秩序 東拒孫權,割讓荊州三郡 北抗曹操,奪得益州北門 第七章 漢中王 沔陽設壇場,自為漢中王 授命關羽,出擊曹軍 關羽失荊州,敗死麥城 用人欠思慮,再失三郡地 第八章 蜀漢皇帝 武擔祭天地,自為蜀漢皇帝 浮躁情緒下的政權建設 夷陵—猇亭之戰 第九章 病死白帝城 「托孤」 遺詔後主 還葬成都 第十章 折而不撓的一代人物 折而不撓終有一方天下 重義,愛民,甚知得人之要 用人尚賢而不明於察 尚儒而喜法術 歷經沙場而不善用兵 第十一章 後繼乏人 諸葛治蜀是與非 劉禪暗弱難為國 蜀無能臣謀將 第十二章 《三國演義》是怎樣塑造劉備形象的 續家譜,說天命,「劉皇叔」當有天下 多其義德之行 誇其勇謀,戰功傑出 掩蓋其詭詐和失誤 渲染危難,突出其坎坷人生 附錄 三國帝王大事年表
作者簡介 張作耀 1931年生,山東平度人。1955年考入山東大學歷史系。畢業後,先後在中央政治研究室和馬列主義研究院工作;1977年調至人民出版社,歷任編審、編輯室主任、副總編輯等職,且為《新華文摘》及《新華月報》之主編。曾兼任北京歷史學會常務理事、郭沫若學會理事、中國期刊協會理事等。半個多世紀以來,主要從事政策理論研究和書刊編輯工作。學習和工作之餘,致力於個人學術研究。論文有《也談太平天國革命性質》、《中國農民戰爭與宗教關係》、《〈論語新探〉初辨》、《孔門弟子異同論》、《孟軻》、《廖仲愷思想芻論》,以及有關曹操和劉備、諸葛亮等歷史人物的諸多專題論評等;編著或主編的工具性、知識性書籍有《中國歷史便覽》、《大哉孔子》、《中國歷史辭典》等;學術專著有《曹操評傳》、《曹操傳》、《劉備傳》和《孫權傳》。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