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達賴喇嘛尊者序 緣起 1 因緣際會 佛學與科學對話的發端 科學是謙卑的 卡爾‧馮‧魏柴克開講第一課 和戴維‧鮑姆的對話 卡爾‧波普 2 輕柔之橋 達賴喇嘛遇到佛朗西斯科‧瓦瑞拉博士 科學方法和驗證(一九八七年第一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佛教徒佛朗西斯科‧瓦瑞拉 羅伯特‧利文斯頓談大腦的發展 3 在十字路口上 大腦科學與世界和平(一九八九年第二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多數科學家的唯物論觀點 佛學方面的回應 大腦研究和精神病學 4 情緒、大腦和健康 西方倫理觀(一九九○年第三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世俗倫理概念的産生 情緒和健康的關係 壓力、創傷和精神健康 5 東西方心智科學比較 哈佛心智科學討論會 拙火瑜伽 赫伯特‧班森的心身科學研究 佛教的心智觀 實相與空相 心智與唯物論信 達賴喇嘛和哈佛大學 西藏的心理學,即佛學的心理學和認知科學 6 探討意識的來龍去脈 佛教的慈悲心建立在知識和理性基礎上 睡眠、夢和死亡(一九九二年第四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查爾斯‧泰勒主講西方的「自我」觀念史 佛朗西斯科‧瓦瑞拉主講睡眠中的大腦 佛教對夢的認識 夢和無意識 死亡觀 7 人的利他本性 利他心、慈悲心之研究(一九九五年第五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神經科學家和喇嘛們的科研合作 西方科學和慈悲心 經濟學家談利他行為 8 新物理學和宇宙學 人對外界自然本質的認識(一九九七年第六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新物理學「新」在哪裡? 物理學家為什麼來達蘭薩拉? 光的波粒二象性 量子物理學的哲學意義 量子物理學的時間和空間 科學知識和人類經驗的關係 宏觀空間和天體 兩大心智傳統認識論的比較(一九九八年第七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9 怎樣克服破壞性情緒? 意識和情緒的探索(二○○○年第八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什麼是破壞性情緒? 達賴喇嘛談經驗與情緒 保羅‧艾克曼和情緒的臉部表達編碼 文化對心智的影響 大腦神經可塑性的科研 心智、大腦和情緒的轉變(二○○一年第九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10 物質的本質和生命的本質 物質─生命─意識(二○○二年第十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基本粒子有多真實? 數學在物理學中的作用──發現還是發明? 複雜性的出現和生命的複雜性 11 達賴喇嘛在麻省理工學院 從私下對話到公開對話(二○○三年第十一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面對西方科學的藏傳佛教 注意力和認知控制 心理意象 旁聽者評價 12 鍛鍊心智改變大腦 神經可塑性:改變大腦,轉變心智(二○○四年第十二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大腦對經驗作出反應而發生結構變化 經驗誘導出基因表現的改變 大腦成長階段的可塑性 依戀心、慈悲心和利他心 笑怎樣調節血糖值和基因表現 佛朗西斯科‧瓦瑞拉和神經現象學 13 佛教與神經科學合作的可能性 神經科學家學會及其年會 科學和冥想的臨床應用(二○○五年第十三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14 單粒原子中的宇宙 從「達賴喇嘛的科學自傳」說起(二○○七年第十四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達賴喇嘛闡述科學對話的意義 科學希望佛學提出挑戰 科學和佛學的一致與分歧 達賴喇嘛談佛教和科學 安東‧翟林格再次主講量子力學 從量子力學到宇宙學 生命科學 15 與尊者對話 注意力、慈悲心和憂鬱的治療(二○○七年第十五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靜坐冥想的臨床應用(二○○八年第十六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心智與生命研究所和達賴喇嘛的內部對話(二○○八年第十七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注意力、記憶和心智(二○○九年第十八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教育二十一世紀的世界公民(二○○九年第十九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經濟系統中的利他和慈悲心(二○一○年第二十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健康心智研究中心(二○一○年第二十一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向印度大眾公開的對話(二○一○年第二十二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生態問題和文化的關聯(二○一一年第二十三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年輕科學家的冥想修行研究(二○一二年第二十四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冥想和健康:實驗室的發現和真實世界的挑戰(二○一二年第二十五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16 千年之變 南印度三大寺 古印度佛教那蘭陀學院 心智、大腦和物質(二○一三年第二十六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17 如沐春風 渴求、欲望和成癮(二○一三年第二十七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濫用毒品和成癮機制 欲望與痛苦 佛學對欲望的思考 毒品泛濫的應對策略 佛教認為欲望産生於無知 中世紀基督教的修行傳統 怎樣幫助成癮者? 18 探索自我 倫理、教育和人類發展(二○一四年第二十八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心智成像(二○一四年第二十九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感知、概念和自我:現代科學和佛教的觀念(二○一五年第三十屆心智與生命研討會)
作者簡介 丁一夫 江蘇無錫人,經歷過大饑荒和文革,下鄉在小興安嶺牧馬幾年。文革後考入上海鐵道學院。1989年後移居美國,從事倉庫搬運工數年。在喬治亞大學任數據庫技術員直至退休。譯作有《我的土地,我的人民》。 李江琳 江西南昌人,現居美國。1982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外文系。1987年獲山東大學美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1988年留學美國,先後獲得波士頓布蘭戴斯大學猶太歷史碩士和紐約皇后學院圖書館學碩士學位。2004年開始研究西藏問題,2007年以來持續研究西藏流亡史,親赴印度和尼泊爾訪問將近二十處西藏難民定居點、超過三百位來自西藏三區的難民。先後在《明報月刊》、《開放》、《人與人權》、《中國人權雙周刊》、《動向》等雜誌發表多篇關於西藏問題和流亡藏人社會文章。已出版作品有《1959:拉薩!達賴喇嘛如何出走》(聯經,2010),是重建1959年達賴喇嘛流亡史實的重要作品;《當鐵鳥在天空飛翔:1956-1962青藏高原上的祕密戰爭》(聯經,2012),首度揭露六十年來中共不敢公開的西藏血腥鎮壓史實;《藏區祕行》(聯經,2014)敘述作者及友人在2012年夏天祕密進入四川、甘肅、青海藏區,親身訪查藏族反抗中共統治的歷史場景之過程。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