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這本經之重要,在於它正面解說諸佛境界,同時說出入這境界的觀修法門,如是顯示如來藏的基道果。 1999年,從布達拉宮所藏梵本貝葉中,發現了本經《入一切佛境界智光莊嚴經》 (Sarvabuddhavis?aya?vata?ra-J?a?na?loka?lam?aka?ra)與《維摩經》合為一綑。細加對讀,即知二經同說如何由三解脫門入不二法門,這便即是入一切諸佛境界的觀修,亦說為道,道上有層層次第,兩經所說基本相同,讀者可參考導論以及本經的註疏。 本經說不生不滅、隨緣自顯現、大平等性,是次第說覺知一切諸佛境界的基礎。圓融此三境界,即知諸佛境界唯一,由此即能說取證菩提。既知取證菩提,復須知如何取證菩提,覺入菩提的境界,即是兩種菩提心雙運的境界,此境界更可依菩薩行而行。 上來所說便是本經的結構,知道結構,研讀本經應該沒有困難。讀者雖然不能由讀本經而得入佛境界,但最少也知道 諸佛境界到底是甚麼一回事,於學佛時若能依讀本經之所得,來抉擇自己之所學,那就不會落於偏見、宗義見,由是才能積福德智慧二份資糧。若利根行人研讀本經,得本經的指示,其成就自然比積資糧更高。
總序 自序 導論(邵頌雄) 一、《智光莊嚴經》與《維摩經》 二、《智光莊嚴經》與《寶性論》 三、《智光莊嚴經》與《無所緣尊讚》 四、結論 譯本說明 正文 前分 一、眷屬聚會 二、世尊放光召眾 三、寶座出聲請佛說法 四、妙吉祥請法 正分 一、不生不滅──入諸佛境界的鑰匙 二、隨緣自顯現── 諸佛境界的世俗顯現 三、大平等性── 諸佛境界的勝義顯現 四、說證菩提──覺了諸佛境界 五、說如何取證菩提──現證諸佛境界 1無根本無住 2寂靜與近寂 3自性明亮 4無出無入 5無相、無所緣 6離三時 7非身得、無所為 8無差別句 9非身證、無處所 10無所取、無所得 六、兩種菩提心雙運 1勝義菩提心 2世俗菩提心 3勝義世俗雙運 七、說菩薩行 後分 一、囑咐離言 二、校量功德 三、信受奉行
作者簡介 談錫永 廣東南海人,1935年生。童年隨長輩習東密,十二歲入道家西派之門,旋即對佛典產生濃厚興趣,至二十八歲時學習藏傳密宗,於三十八歲時,得甯瑪派金剛阿闍梨位。1986年由香港移居夏威夷,1993年移居加拿大。 早期佛學著述,收錄於張曼濤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通俗佛學著述結集為《談錫永作品集》。主編《佛家經論導讀叢書》並負責《金剛經》、《四法寶鬘》、《楞伽經》及《密續部總建立廣釋》之導讀。其後又主編《甯瑪派叢書》及《大中觀系列》。 所譯經論,有《入楞伽經》、《四法寶鬘》(龍青巴著)、《密續部總建立廣釋》(克主傑著)、《大圓滿心性休息》及《大圓滿心性休息三住三善導引菩提妙道》(龍青巴著)、《寶性論》(彌勒著,無著釋)、《辨法法性論》(彌勒造、世親釋)、《六中有自解脫導引》(事業洲巖傳)、《決定寶燈》(不敗尊者造)、《吉祥金剛薩埵意成就》(伏藏主洲巖傳)等,且據敦珠法王傳授註疏《大圓滿禪定休息》。著作等身,其所說之如來藏思想,為前人所未明說,故受國際學者重視。 近年發起組織「北美漢藏佛學研究協會」,得二十餘位國際知名佛學家加入。2007年與「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及「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合辦「漢藏佛學研究中心」主講佛學課程,並應浙江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之請,講如來藏思想。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