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千百年來,人類的進步,除了物質、科技等方面的極大提高之外,精神方面的優秀成果也層出不窮,而且,社會越發展,精神方面的需求越高級越強烈,本書的出版恰逢其時,滿足了人們精神方面追求提高的需求。 本書旨在介紹人文學帶給我們的喜悅。一直以來,我們的目標就是交流我們對於作為心智與情感體驗的人文學所懷有的熱情。藉由瞭解各種創造性藝術並學習對它們進行批判性思考,你會更好地瞭解自身以及你生活於其中的世界。 本書講述的是歷史上以及世界許多文化中的人文學所取得的傑出成就。我們感激過去所取得的成就,這是因為與我們非常相近的人過去存在過,他們說過的話和做過的事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今天。我們會繼續發現新的原因去體驗喜悅,並在過去的、現在的、西方的、非西方的、男人的、女人的,以及在不同種族文化的作品中所體現出的感受力中得到新的激勵。 從第一版面世至今一直廣受歡迎,因為人文學是活著的,並將永遠活著,而且作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必定會成長和變化。
第一編 初識人文藝術 第一章 人文藝術:耀目的燈塔 3 本書概覽 3 人文藝術的惠贈 5 美 6 運動的美 8 語言 9 思想 12 更深刻的歷史觀 13 成為一個“無限”的人 14 學習要點 15 主要術語 15 討論題 16 第二章 人文藝術與批判性思維 19 阿波羅精神與狄奧尼索斯精神 20 爆米花症候 22 替代體驗與間離效果 23 純感性鑒賞的重要性 25 批判性鑒賞的重要性 26 鍛煉思維能力 27 解決問題 27 質疑問題的前提 28 認識問題的語境 29 如何批判地評價作品:專業批評和個人賞鑒指南 31 專業藝術批評的作用 31 個人賞鑒 33 直譯派與形象派 36 直譯派的談話 37 形象派的談話 37 學習要點 39 主要術語 39 討論題 40 第三章 神話與人文藝術的起源 43 神話原型 45 英雄——世界神話 46 語言的威力 51 數字的魔力 52 圓的神話 52 征途 53 伊甸園 54 人化的神 56 神話的解釋功能 57 世界的起源 57 自然界 59 人類的苦難 61 命運的詛咒 63 童年的神話 65 價值觀的建立 65 美麗和富有的重要性 66 名字的重要性 66 陰暗面 67 流行神話 68 流行俗語 69 神話對人文藝術的影響 71 學習要點 74 主要術語 74 討論題 75 第二編 人文藝術的學科 第四章 文學 79 作為歷史的文學 80 文學創作的基本衝動:身份 80 第一部史詩:《吉爾伽美什》 81 早期傑作:荷馬史詩《伊利亞特》 81 詩歌 85 抒情詩 85 十四行詩 87 俳句 94 簡單的形式,深刻的內涵:威廉•布萊克 95 宗教詩歌 98 前現代主義 99 哈萊姆文藝復興時期的詩歌 101 我們這個時代的詩歌 102 小說 106 早期西方小說 107 美國的小說 108 成長紀事小說 110 短篇故事 113 雜誌短篇故事 113 頓悟 114 當代短篇故事:約翰•厄普代克 114 學習要點 116 主要術語 116 討論題 117 延伸閱讀 短篇故事——約翰•科利爾的“追擊者” 119 追擊者 119 第五章 美術 123 模仿的需要 124 讓我看看! 125 風格與介質 126 不同風格的相似性 127 古典主義藝術 127 中世紀的藝術 131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 133 對完美相似性的背棄 143 印象主義 145 後印象主義:梵•高 149 藝術即改造 150 1913年的第69軍團展 151 立體派:畢卡索和布拉克 153 “不真實”的真實主義 157 超級寫實主義 162 攝影藝術 163 波普藝術 164 行為藝術、惡作劇以及裝置藝術 166 建築 168 宗教建築 168 世俗建築 169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 170 弗蘭克•蓋裡 172 學習要點 173 主要術語 173 討論題 175 延伸閱讀 弗裡達•卡洛的《在墨西哥與美國邊境線上的自畫像》 176 第六章 音樂 179 音樂的基本元素 180 樂音 180 音階 180 節奏 182 旋律 183 和聲與管弦樂隊 185 休止 187 不同的音樂體驗 188 巴赫的賦格 188 貝多芬的交響曲 191 藝術歌曲 195 民歌 196 靈歌 201 福音歌 202 繁音拍子、爵士樂與藍調 202 通俗歌曲 208 嘻哈文化 214 當代非西方音樂 215 先鋒派音樂 216 學習要點 218 主要術語 219 討論題 220 延伸閱讀 克勞德•德彪西的“月光” 221 第七章 戲劇 223 戲劇史上的重要悲劇和正劇 223 希臘古典戲劇和英國伊莉莎白戲劇的對比 224 索福克勒斯和莎士比亞戲劇中的領悟場景 228 亞里斯多德論悲劇的本質 229 莎士比亞與戲劇韻文 232 新古典主義悲劇 236 真實主義與自然主義 238 現代戲劇流派和規範 241 現代悲劇 243 情節劇與悲劇的對比 245 歷史上的喜劇 246 諷刺劇 247 莎士比亞的角色喜劇 248 鬧劇 250 當代反中產階級喜劇 254 當代嚴肅喜劇 255 滑稽模仿劇 256 思想性戲劇 257 易蔔生 257 喬治•蕭伯納 258 自然主義 259 契訶夫 260 家庭題材 261 變動不居的戲劇世紀 263 現代思想性戲劇 263 暴力戲劇 265 種族主題 267 同性戀權利 268 貝克特 268 學習要點 270 主要術語 270 討論題 273 延伸閱讀 亞瑟•米勒作品《銷售員之死》中的一場戲 274 第八章 音樂舞臺藝術: 歌劇、音樂戲劇與舞蹈 277 音樂戲劇的早期歷史 277 克勞迪奧•蒙特威爾第 279 古典歌劇與巴羅克歌劇 280 沃爾夫岡•阿瑪德烏斯•莫札特 281 威爾第和浪漫主義歌劇 284 理查•瓦格納 285 現代輕歌劇與歌劇 288 演出船 288 波吉與貝絲 289 其他重要現代歌劇 290 百老匯音樂劇 293 音樂劇 294 舞蹈 301 早期歷史 301 芭蕾 303 現代舞蹈 306 民間舞蹈 309 學習要點 311 主要術語 311 討論題 312 延伸閱讀 《波希米亞人》和《吉屋出租》 313 第九章 電影 317 電影元素 317 聲音 317 攝影機 318 色彩 319 時間 319 挑戰常規 320 早期里程碑作品 321 早期電影人 321 主要電影類型 323 誇張喜劇:森內特和卓別林 323 滑稽鬧劇:馬克思兄弟 325 動畫片持久的魅力 326 黑色電影 327 浪漫喜劇 328 音樂電影 331 西部片 333 社會問題 334 紀錄片 336 藝術家的掙扎 337 原創故事的再創作 338 兩部經典美國電影 338 《公民凱恩》 339 《北非諜影》 341 作者電影 343 英格瑪•伯格曼 343 費德里克•費裡尼 344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345 黑澤明 347 斯坦利•庫布裡克 347 弗蘭西斯•福德•科波拉 349 淺談電影鑒賞 349 學習目標 351 關鍵字 351 寫作和討論話題 352 近觀《拯救大兵瑞恩》:登陸日 353 第三編 人文藝術的主題 第十章 宗教 359 多神崇拜 360 埃及人的宗教信仰 360 印度教 362 印第安人的宗教 364 對非人格化神衹的崇拜 366 佛教 367 蘇格拉底和柏拉圖 374 亞里斯多德的不動的推動者 375 一神教 376 猶太教 377 基督教 382 信仰的概念 384 伊斯蘭教 389 新教徒的宗教改革 392 懷疑論 393 無神論 394 宗教與藝術 397 學習要點 400 主要術語 400 討論題 402 第十一章 道德 405 道德與藝術 405 道德與哲學 409 道德體系 409 利己主義的道德觀 410 格勞孔與蘇格拉底 411 哲學之王 413 政府與利己主義 413 對利己主義的叛逆 414 對利己主義的諷刺性頌揚 415 經濟學與利己主義:亞當•斯密 417 超越個人利益:利他主義 419 功利主義:邊沁和米爾 421 邊沁的道德數學 421 對功利主義的修正:約翰•斯圖爾特•米爾 423 伊曼努爾•康得的絕對命令 425 宗教與道德 427 但丁和彌爾頓對西方道德觀的影響 429 職業道德 430 斯特茲•特克爾的職業道德觀 431 道德相對主義 432 全球化的道德觀 432 學習要點 435 主要術語 436 討論題 436 第十二章 幸福 439 享樂主義:幸福即歡愉 439 文學作品中的享樂主義 441 享樂主義的假設 442 享樂主義的再思考 443 伊比鳩魯主義:幸福即遠離痛苦 444 伊比鳩魯主義的假設 444 伊比鳩魯主義的再認識 447 斯多葛主義:幸福乃生存之道 448 斯多葛主義的假設 448 斯多葛主義的再認識 450 亞里斯多德的幸福觀 452 理性和美德 453 幸福:政府的職責 455 亞里斯多德的再認識 455 人性與不幸 456 幸福生活的典範 457 安妮•弗蘭克 457 馬丁•路德•金 459 甘地 460 佛教的幸福之路 461 美術館 462 學習要點 463 主要術語 463 討論題 464 第十三章 愛情 467 愛神厄洛斯 467 古典神話視野中的厄洛斯 468 中世紀視野中的厄洛斯 471 莎士比亞戲劇中的厄洛斯 472 東方文化中的厄洛斯 472 偷情 474 阿加佩 475 柏拉圖的理想 475 對柏拉圖式愛情的討論 476 親情 477 家庭矛盾 478 宗教視野中的家庭 479 家長 481 友誼 482 浪漫主義愛情 485 浪漫主義愛情與騎士風度 487 但丁和《神曲》 488 愛情的遊戲 489 高雅愛情 490 愛情遊戲 491 衝突中的愛情 491 米拉貝爾和米勒曼特 491 特雷西與赫本 493 愛情與婚姻 493 婚姻的維多利亞模式 493 婚姻的新模式 495 健康威脅下的愛情 496 愛情與老年人 497 如果這世界只剩下性 498 學習要點 500 主要術語 500 討論題 501 第十四章 生與死 505 死亡諸意象 506 萬流景仰的英雄意象 507 大眾藝術中的死亡意象 508 遠觀死亡 508 災難 509 面對死亡的策略 510 諱談死亡 511 幽默 512 對死亡的放大與美化 512 死亡與醫療 513 文學中的死亡 515 死亡與兒童 515 提前面對必至的終點 517 音樂中的死亡 517 哲學中的死亡 519 死亡與來世 520 死亡與命運 523 象徵性的死亡 524 無價值感 524 象徵性自殺 525 象徵性謀殺 528 積極的生命態度 529 不死鳥 529 只有當下 532 重新塑造自我 534 內疚與寬恕 536 學習目標 538 關鍵術語 539 寫作與討論主題 539 第十五章 自然 541 關於自然的浪漫主義觀點 541 早期警示 542 伊甸的森林 543 自然的衰敗 546 都市情結 547 亨利•大衛•梭羅 549 令人敬畏的自然 550 弗蘭肯斯坦的怪物 551 大自然與土著美洲人 553 約瑟夫•康拉德 555 難以面對的困境 557 學習要點 558 主要術語 558 討論題 559 第十六章 自由 561 決定論 562 過去和現在的限制 563 制度決定論 564 性格一致性 567 行為主義 568 遺傳學 570 社會生物學 571 自由意志 572 自由意志的悲觀主義觀點 572 自由意志的表現:遺憾和解脫 574 精神分析與自由意志 575 存在主義 578 宗教存在主義 579 世俗存在主義 581 受限制的自由 584 學習要點 588 主要術語 589 討論題 590
理查·加納羅(RichardP.Janaro),理查·加納羅曾受教于哈佛大學等著名學府,攻讀戲劇、文學和教育心理學。在綜合性教育發展的早期歷史中,加納羅非常活躍。他曾幫助過邁阿密大學和邁阿密戴德社區學院兩所學校發展了人文學項目,並教授人文學和戲劇等科目長達30年之久。加納羅還為紀錄片《藝術:讓人成為人人文學通識》寫過30集劇本,該片獲得艾米最佳教育紀錄片獎和伯明罕電影節紀錄片第一名。特爾瑪·阿特休勒(ThelmaC.Altshuler),特爾瑪·阿特休勒教授曾修過英語、歷史、文學、戲劇和電影傳播等專業方向。她的主要興趣集中在採用個性化的方法給學生講授人文學。在教學時,阿特休勒教授強調使用具體事例來討論倫理問題。阿特休勒教授是第一位榮獲邁阿密戴德社區學院資助的人文學教授。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