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日本社會眾所矚目、促使日本大修百年《刑法》,加重嚴懲性暴力犯罪者。 近親性侵受害者的真實人生告白── 「那一刻起,我再也分不清愛和侵略的界線, 因為,我已經失去了,我自己。」 從「那一天」起, 我再也不覺得天空很美, 再也感受不到季節變換, 也不會對喜歡的人心動…… 還有一顆看到男性就忍不住害怕的心, 「爸爸,你對我做了什麼?」 十三歲時,父親鑽進我的被子裡,摸了我的身體。 從那天起,長達七年的惡夢就開始了, 我完全無法理解自己為什麼會被這樣對待。 經過了一段時間,我實在是忍不住就跟母親說: 「父親晚上都來跟我一起睡,害我睡不著。」 我無法告訴母親細節,彷彿只要我說了出來,好像這個世界就會徹底崩壞。 直到我二十歲,父母離異為止。 這麼多年來,我一直想問母親,於是終於鼓起勇氣: 「有件事我放在心裡很久了,我一直想問妳…… 妳為什麼不阻止他?放任那個人做那樣的事?」 話還沒說完,我就已經淚流滿面。 本書特色 ▌特別收錄──性暴力受害者復原指南 當性侵過去,該怎麼面對接下來的人生? 本書統整了性暴力受害者最容易遇到的問題, 以及幫助人生往前走的各種必備知識和資訊。 1「我發生了什麼事?」──理解性暴力 2「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性暴力的影響與復原 3「為何會成癮?」──性暴力的創傷與因應方法 4「什麼是性創傷?」──意識到自己的界線 5「為何旁人無法理解?」──親人的痛苦與必要支援 6「你為什麼這麼做?」──如何面對性暴力加害者 7「怎麼做才能療傷?」──復原的關鍵在於自己 一段糾葛三十年的性侵回憶,和再生的紀錄。 讓我們正視所有性暴力、性侵害對生命的扼殺。 幫助活在性侵陰影下的孩子或人們, 一同走上這條告白、陪伴、復原之路…… 深省推薦 呂秋遠︱律師 周雅淳︱「單親媽媽和她的小孩」粉絲頁作者 周慕姿︱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 林秋芬︱花蓮縣兒童暨家庭關懷協會資深諮商心理師 紀惠容︱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執行長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張婉昀︱女人迷性別主編 彭仁郁︱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黃惠偵︱《日常對話》導演 葉致芬︱清大心諮系兼任助理教授 盧建彰︱創意人 (按姓氏筆劃排序) 「『原諒』容易還是『遺忘』簡單?對性侵受害者來說難以原諒、難以遺忘。傷害對身體、關係等引起的殺傷力,後座力如同被原子彈炸到般的極大痛苦。作者作為被父親性侵長達七年的受害者,她具體闡述受害後的創傷壓力症候群及相關的身心疾病、成癮行為等生活與關係失序,到走向復原之路的艱辛,是一部深具價值的書,可以給同樣不幸的受害者覺得被同理,與看見走向復原之路雖艱辛,但是是可以做到的。本書也可以給予性侵受害者、加害者、家庭、一起工作的專業工作者,於協助這類當事人時作為參考。」──花蓮縣兒童暨家庭關懷協會資深諮商心理師 林秋芬 「覺得這本書非常棒,整合個人的經驗,而且也描述了被害者的心理歷程,更重要的是,還提供了適當的資源和方式。讀這本書的時候,有一種讀小說的感覺,不會覺得壓力很大,但又能夠體會作者的心情,而且每一篇的篇幅很短,很快就可以進入狀況,也可以選章節閱讀。我對這本書最大的感覺就是『如果你對那時候發生的事,充滿疑問,本書將是一個追尋答案的旅程!』推薦給心中有充滿許多不解、自責、罪惡、困惑的人。」──心理學作家 海苔熊 「山本潤的自我書寫引領我們再次看見,人際暴力創傷療癒是穿越死蔭幽谷、重返人間的曲折旅程。受創主體唯有奪回歷史詮釋權,才能再度以社會人的樣貌與他人連結,對未來懷抱希望。」──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彭仁郁 「這幾乎可以作為一本工具書,對於還未能面對自身經歷的當事人來說,這可以是一本自我修復指南,幫助我們理解那些曾經或此時都仍在侵蝕傷害我們的種種感受。對於其他的人,這本書會讓我們明白性侵所帶來的衝擊與影響從來不是只有受害者需要面對,我們每個人都在其中,而且我們可以選擇是要讓那些傷害繼續下去,或是讓它停止。」──《日常對話》導演 黃惠偵 「令人不捨,更令人尊敬。充滿勇氣,更充滿愛。期待我們的世界因此變更好。」──創意人 盧建彰
推薦序 | 看見傷痛,接住性受害者(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執行長 紀惠容) 推薦序 | 沒有人是局外人(清大心諮系兼任助理教授 葉致芬) 推薦序 | 為受創的孩子發聲(「單親媽媽和她的小孩」粉絲頁作者 周雅淳) 作者序 | 性侵受害者,一個都太多 Chapter 1 創傷,從那天開始 ✣幸福的孩提時光 ✣從記憶中消失的「那一天」 ✣解離──斷電的人生 ✣在愛與侵略之間 ✣意想不到的結局,突然降臨 ▌性暴力受害者復原指南 1 「我發生了什麼事?」──理解性暴力 Chapter 2 一輩子的烙印 ✣在地雷上蓋房子 ✣母親的自責 ✣陷入無意識的記憶 ✣錯誤訊息──行為退化&強迫症 ✣第一次心理諮商,以失敗告終 ✣沒人認為我是受害者 ✣為什麼我逃不掉? ✣失去「自己」的我 ▌性暴力受害者復原指南 2 「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性暴力的影響與復原 Chapter 3 對傷害自己,上癮 ✣想喝尿的慾望 ✣不麻痺自己,就活不下去 ✣想被殺的衝動 ✣遇見尋死的人 ▌性暴力受害者復原指南 3 「為何會成癮?」──性暴力的創傷與因應方法 Chapter 4 對性恐懼,又難以抗拒 ✣我是老處女 ✣不需要真心相愛 ✣我想克服恐懼 ✣無性的感情關係 ✣想從懸崖跳下去的誘惑 ✣父親的陰影 ✣重建自己的性關係 ✣我從丈夫身上學到的事 ▌性暴力受害者復原指南 4 「什麼是性創傷?」──意識到自己的界線 Chapter 5 母親與我的糾葛 ✣你為什麼不救我? ✣想要殺人的憤怒 ✣身邊的人,也是受害者 ✣母親的回答 ✣在和解之後 ✣心靈復合 ▌性暴力受害者復原指南 5 「為何旁人無法理解?」──親人的痛苦與必要支援 Chapter 6 加害者的心態 ✣被歸類為性行為的受害經驗 ✣父親也是受害者 ✣性暴力,是一種「關係病變」 ✣你,對我做了什麼? ✣理解性暴力的加害者 ✣看不見出口的隧道 ✣我已經不需要「你」 ▌性暴力受害者復原指南 6 「你為什麼這麼做?」──如何面對性暴力加害者 Chapter 7 把「自己」,還給我 ✣把我還回來 ✣選擇修復傷口 ✣轉機 ✣為什麼受害者總是遭受譴責? ✣看清受害歷程 ✣與倖存者相見 ✣以受害者為主的想法 ✣把真相說出來 ✣如此艱難仍要說出口的理由 ✣投射 ✣給丈夫的告白 ✣拼湊的心 ▌性暴力受害者復原指南 7 「怎麼做才能療傷?」──復原的關鍵在於自己 後記 | 如果你什麼都不做,一切都不會改變 ✣性暴力,該如何制裁? ✣在你不知道的地方,仍有人深受其害 ✣祈願 結語 | 受害者,不分情節輕重 參考文獻 台灣支援機構 修法成果
作者簡介 山本潤(Jun Yamamoto)性侵害護理檢驗師 一九七四年出生。 從十三歲開始,遭受親生父親的性侵長達七年, 直到二十歲。 從那天起,她失去了自己, 在經歷酗酒、強迫症、恐懼親密行為……等對人生的重大影響與轉變, 直到四十二歲, 她才得以對外界述說這份心中難以磨滅的創痛, 並受到日本社會眾所矚目,引發修法熱議。 現任性侵害護理檢驗師(SANE)。 二○一四年一月, 她和母親共同成立了一個自助團體「向日葵會」, 平時,從醫療、心理,法律等角度提供專業資源, 不僅支援照顧性侵受害者和家屬, 同時針對性侵、性暴力主題舉辦多場演講活動。 她的真實人生故事的告白和挺身而出, 促使日本大修百年《刑法》, 加重嚴懲性暴力犯罪者。 部落格:sadv0.blogspot.tw/ 譯者簡介 游韻馨 在豆府小樓與六隻汪星人一起過著鄉下生活的全職譯者。譯作包括《陪伴失智媽媽55則照護筆記》、《翻轉蛋糕》、《我決定簡單的生活》、《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宋朝》、《妖怪醫院系列》等多部作品。 部落格:kaoruyu.pixnet.net/blog e-mail:kaoruyu@hotmail.com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