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推薦序一】如果早20年看到這本書,媽媽就可以沒有遺憾的離開……/陳安儀(資深媒體人)009 【推薦序二】母女為何糾葛?/陳鴻彬(諮商心理師;《鋼索上的家庭》作者)014 輯一 女兒們,這不是妳的錯 無法進食的女兒──控制型的母親034 ‧哭著對媽媽大吼035 ‧她無法相信自己的感覺與判斷036 ‧身體成為抗議的戰場038 ‧習慣扮演「被動的受害者」039 ‧被許多「好媽媽」的標準所綁架,無法動彈041 ‧妳不需要用力地證明自己「好」,也不用一直「贏」043 ‧人生有很多辛苦要克服。若妳不為自己奮鬥,就會讓別人來逼妳044 把母女關係愛回來 一、拒絕逼迫,拿回屬於妳的主動權046 二、不論好壞或輸贏,勇敢走自己的路047 害怕「成功」與耀眼的女兒──嫉妒型的母親048 ‧學會少說話的女兒049 ‧母親與女兒之間的利劍052 ‧「妳是小公主,那我是什麼?」──一個母親痛苦的矛盾054 ‧「比別人好」,不會讓妳感到幸福056 ‧切斷母女間的「連通管」,從母親的故事中走出來057 把母女關係愛回來 三、練習放下「比較」,接受「本質」058 四、做妳自己故事中的主角058 被父親性侵的女兒──旁觀型的母親059 ‧心裡的徹底崩塌060 ‧深埋心中的恨意061 ‧「無法信任」成為最大的難題064 ‧在那些危機時刻,她不是一個母親,她只是一個痛苦的受害者067 ‧過早選擇原諒,會讓被遺忘和壓抑的自己回不了家069 ‧接每一個「自我的碎片」回家070 把母女關係愛回來 五、接納所有被自己遺忘的妳071 總陷入三角關係的女兒──退讓型的母親074 ‧她有兩個家075 ‧她「渴切」別人為她爭執076 ‧我們長大後的人際模式,在小時候已經有了藍圖078 ‧不健康的「退讓」與「心理界線」薄弱有關081 ‧學習從「自己」的角度來認識一個人083 ‧專注於經營「自己」的人際關係082 把母女關係愛回來 六、從競爭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角度085 七、練習區分,並經營屬於「自己」的人際關係086 總與人「絕交」的女兒──情緒勒索型的母親087 ‧仍縈繞耳邊的謾罵與威脅088 ‧情緒上折磨人的加害者092 ‧生一個完全屬於我的小孩,她不會離開我094 ‧學習分辨「情感羈絆」和「情緒勒索」的不同096 ‧永遠選擇「繞道而行」,是另外一種負向影響097 把母女關係愛回來 八、練習在關係中說「不」098 九、給予適當的信任,讓對方有改變的機會099 「媽媽,為什麼妳總是看不到我的好?」──重男輕女型的母親101 ‧提到母親,她總是挑剔102 ‧自小缺乏被母親同理,所以也看不到自己的好104 ‧女人更容易為難女人107 ‧擁抱妳的本心,看見自己的「好」108 ‧摘下母親讓妳戴上的偏見110 把母女關係愛回來 十、練習「退後幾步」來說話111 十一、不斷地摘下偏見的眼鏡112 為母親抱不平、力爭上游的女兒──懦弱型的母親113 ‧一顆心疼媽媽的心114 ‧對孩子來說,很殘酷的事117 ‧女人成為「犧牲的一代」119 ‧培養真正的自信與安全感121 ‧強悍引來強悍,敵意招致敵意122 把母女關係愛回來 十二、昇華版的陽剛123 十三、昇華版的陰柔124 輯二 請從理解媽媽的生命困境開始 總「假裝」自己需要幫助的女兒──殘忍型的母親126 ‧「被幫助」,才能讓自己感到安全128 ‧對自己的出生感到抱歉130 ‧最深的痛楚──母親的心裡沒有我133 ‧她是「很可憐」?還是「很可恨」?134 ‧「自我懷疑」讓妳無法自保135 把母女關係愛回來 十四、信任妳自己137 十五、接受妳「無法」狠心,也接受妳「必須」狠心137 從小就扛起照顧母親責任的女兒──憂鬱型的母親139 ‧為媽媽多長一顆心140 ‧「親職小孩」常面臨「無法求助及被照顧」的困境143 ‧憂鬱的人往往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145 ‧憂鬱的人,主因往往是更久以前的傷痕146 ‧別讓妳的付出超過關係的界線,那是「害」,不是「愛」148 ‧照顧自己,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149 把母女關係愛回來 十六、練習只為自己負責151 十七、試著做自己心靈的好媽媽151 在穿著、言語上,不斷吸引他人注意的女兒──疏離型的母親153 ‧想讓自己成為所有人都「想要的對象」154 ‧她腦海裡的計劃和考量,從來沒有別人在裡面159 ‧「母女的疏離」是影響女兒的真正關鍵159 ‧戒除快速親密的癮161 ‧培養關照內外在真實的能力162 把母女關係愛回來 十八、培養對他人言行的觀察164 十九、時常觀照自己內心的感受與想法165 時刻保持警戒的女兒──威脅型的母親168 ‧不惜傷人,逼對方就範169 ‧長出符合母親期望的面具171 ‧找出活在妳心裡「嚴厲的內在父母」174 ‧接受真實世界裡「不完美」,卻仍然珍貴的愛175 把母女關係愛回來 二十、練習「不批判、不交換」177 二十一、學習接納不完美的自己178 只渴望轟轟烈烈,無法接受平淡日子的女兒──善變型的母親179 ‧平淡等於變心前兆?181 ‧必須不斷尋求讓自己安心的「證據」182 ‧跟誰在一起,就成為對方的影子185 ‧了解自己,整合妳的生命故事186 ‧學習從客觀的角度,好好認識別人188 把母女關係愛回來 二十二、平衡且全面地認識自己189 二十三、享受平凡的小幸福190 老覺得自己是受害者的女兒──敵意型的母親191 ‧她覺得自己不是媽媽的小孩193 ‧被指責,不全然是因為「妳不好」195 ‧對他人的敵意,其實是自己無法接納自己的部分196 ‧困在「想像中」的敵意與害怕裡198 ‧別人對妳的情緒,不代表妳真實的狀態,反之亦然200 ‧妳小心防備別人的惡意,其實是妳對自己的敵意202 把母女關係愛回來 二十四、練習分辨「感受」不等於「事實」204 二十五、把「不完美的自己」接回來205 她常愛上會罵她、兇她的男人──嚴苛型的母親206 ‧尋覓著可以督促自己的對象207 ‧受虐的孩子,長大後很容易陷入同樣困境210 ‧學習消化挫折,養出從失敗中爬起的復原力213 ‧如何面對讓自己不斷受傷的關係215 把母女關係愛回來 二十六、山不轉,路轉。跌倒是告訴妳,要用別的方法來成功216 二十七、路很長,但一定要走。請遠離受虐關係216 輯三 妳可以當自己心裡的好媽媽 在每個愛她的人身上尋找媽媽味道的女兒──缺席型的母親220 ‧從「好媽媽與壞媽媽都是我的媽媽」的良好體認,了解真實人生224 ‧「母親」是個需要大量付出的角色226 ‧接受生命中的遺憾228 ‧珍惜「真實」存在的關係229 把母女關係愛回來 二十八、如實地接納生命中的遺憾230 二十九、勇於選擇好關係231 嚴以律己、不斷求好的女兒──完美主義型的母親234 ‧繼承媽媽的完美主義與孤單235 ‧陷在繁瑣的細節中,無法自拔237 ‧原來「我覺得愈不被照顧的時候,就是我更努力追求完美的時候」238 ‧「不得不」堅強、獨立241 ‧別用資料數字和效率來和他人保持距離243 ‧找出自己被瑣事淹沒的情緒244 把母女關係愛回來 三十、愈想緊抓,愈該放手245 三十一、探索並照顧想壓抑下去的感受245 以物質彌補空虛的女兒──匱乏型的母親247 ‧「擁有想要的東西」是很奢侈的夢248 ‧透過不立即「滿足」需求,幫助孩子學習忍受「挫折」251 ‧母親如何在為孩子犧牲與自我實現之間,取得平衡253 ‧母親的各式資源與支持254 ‧開發「匱乏」以外的人生動力256 把母女關係愛回來 三十二、學習「恰如其分」地照顧自己257 因為太痛,只能遺忘的女兒──施虐型的母親259 ‧小時候母親拿菸頭燙的傷痕,燒灼感似乎還在260 ‧「爸爸是誰」是母女之間禁忌的話題261 ‧「遺忘」從來就不是通往痊癒的捷徑264 ‧當母親以倒楣的受害者自居265 ‧面對痛苦,才能療傷與成長267 ‧原諒自己,放下自責268 ‧專注當下,培養與痛苦共存的能力270 ‧學習自我照顧,真正對自己好270 把母女關係愛回來 三十三、直視痛苦,接受如其所是271 三十四、學著視自己若珍寶272 習慣「保持一點距離」的女兒──沒安全感型的母親274 ‧總是非常忙碌的母親275 ‧「人生就這樣子了嗎?」276 ‧當以「我需要自己的空間」,來拉開關係中的距離278 ‧扛起母親情緒責任的,往往是女兒280 ‧試著不去背負別人的情緒責任281 ‧放開心胸,去感受關係中的「相互影響」282 把母女關係愛回來 三十五、建立人我界線284 三十六、享受互動的樂趣285 抱持「找個好男人嫁最重要」的公主病女兒──無自信型的母親286 ‧為什麼找不到像爸爸的好男人?288 ‧「公主病」女孩289 ‧有公主病的女孩,其雙親不一定對她特別寵愛290 ‧請記得灌溉妳的愛情,滋養妳的伴侶295 ‧找回角色之下屬於妳的軸心296 把母女關係愛回來 三十七、找到妳自己可以滋養伴侶的方式298
作者簡介 黃惠萱 臨床心理師,同時也兼具女兒、妻子、媳婦與母親的角色。目前於黃偉俐診所擔任臨床心理師,並於《商業周刊》良醫健康網擔任專欄作家。 畢業於中正大學心理系,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研究所。曾任職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臨床心理師 、台北市心理衛生中心團體帶領者。 希望透過簡單的心理學理論與諮商經驗的分享,帶給一樣身兼多重角色的女性心靈上的支持與鼓舞。 粉絲專頁:「心理師與女人聊心室」。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