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文明所至,森林遭殃
原本綿延兩岸的北美天然林,不過一個世紀的時間,美國原有的森林已有95%被砍伐。
把森林賣給木材公司的費用,甚至低於伐木道路的鋪設費用。納稅人,你正賠錢砍光自己的斯林!
第二章 森林不是無主的木材場
森林孕育各種生命智慧,是原住民與棲息生物的家和獵場。
把森林說是原始而野蠻的荒野,目的是為了趕走棲息者並奪取整座森林。
第三章 政府應積極承擔保育責任
政府把森林發包給林業公司,但不能連監督責任也隨之讓渡。政府必須承擔責任,讓森林管理兼顧生態保育和環境保護。
第四章 殺害森林
大規模砍伐森林,傷害的不只是樹林,同時造成生態系崩壞,水土流失,地力竭盡,環境汙染等一連串難以回復的後遺症。
第五章 森林正在求救
需要大量伐林的產業,常常也是高污染、不健康的產業。造紙業是其中之最,辦公室用紙則是耗紙的最大元兇。
第六章 不具正當性的藉口
很在人類砍樹前,大自然長久以來都能平衡而穩定的運作,很多看似有必要伐木的理由,其實只是為了想染指森林的藉口。
第七章 避重就輕的環評報告
想開發而辦的環境影響評估,往往寫出已預設立場的環評報告和環說書,對實質問題避重就輕,而且對不落實的企業莫可奈何。
第八章 為了種咖啡,就把森林砍掉了
有更多產業也開始覬覦森林的廣大土地和資源,跨國企業為了更便宜的農場和原料摧毀森林,也帶來戰爭和衝突。
第九章 全球化就是為了生產創造消費
已開發國家過度消耗浪費已經資源枯竭,便藉由各種跨國資金、開發合作、和降低關稅等手法,到低度開發國家和地區巧取豪奪森林資源。
第十章 我們正不斷消耗整個世界
跨國企業廉價取得資源,把環境、生態、社會成本留給在地,以低價傾銷摧毀在地經濟和,惡性循環使地方自然生態無力抵擋跨國資金的掠奪,處境更加危殆。
第十一章 無效的解決方案
我們不需要徒具公文的「民眾參與」;不需要由企業及政府菁英主導的「社區林業」,我們需要的是,地方百姓能對土地與市場,相互善待地監控;我們需要的是,投向森林的復育生態學工作。
第十二章 棄絕吉爾伽美什的應許
我們可以引領朋友,讓他們見識森林和林中生物的美;我們還可以問問森林,他們想要什麼?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我們不再追求吉爾伽美什的虛妄應許,並以虔敬謙卑之心重回森林。
【附錄】本土篇 台灣山林的悲歌/李根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