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對話346-653 附錄一 拉瑪那尊者生平事略 附錄二 編者小傳 附錄三 延伸閱讀書目 附錄四 推薦閱讀書目 譯註 對話議題條目索引
編者簡介 穆納葛拉.S.韋克塔拉邁爾(Sri Munagala S. Venkataramiah, 1882-1963) 印度傑出的化學家。在女兒早逝,不勝悲痛之際,於1918年首度訪見拉瑪那尊者於史堪德道場。1927年再訪拉瑪那於拉瑪那道場,其後,全家每年夏季短期住在道場附近。1932年,韋克塔拉邁爾遭裁員,徬徨不寧,乃長住拉瑪那道場,全心奉獻,負責道場英文信函回覆事宜。1950年,拉瑪那辭世後,愈發砥礪修行,五年後,在加爾各答出家為僧。1959年,返回拉瑪那道場,傳授拉瑪那的教誨,直到1963年逝世。在1935年至1939年間,忠實記錄拉瑪那與信徒訪客的談話,保存拉瑪那親身的教誨,彌足珍貴,澤被後人。知名信徒梅傑・查德威克讚他是傳譯拉瑪那教誨的不二人選,誠屬允當。 作者簡介 拉瑪那尊者(Sri Ramana Maharshi, 1879-1950) 印度一位十六歲的少年,突然歷經瀕死後,頓悟生命的真實本質,於是毅然拋下一切,只留下一紙字條,離家修行。少年沒有在字條上署名,不再自稱「我」,而以「這個」替代。只因開悟後,那個俗世的名字、我執的身分,已然消失。這個少年,便是當代最著名的印度靈性導師,直探生命真我的大悟者:拉瑪那。 此後,拉瑪那坐鎮在聖山阿魯那佳拉,渾融於生命真我的輝耀中,教導世人探究這個「我」是誰,俾找到真實的自己,拔離無明,破一切苦厄。 拉瑪那與羅摩克里虛那、甘地、奧羅賓多並列近世印度四大聖者。拉瑪那聲名遠播,海內外信徒訪客,紛來請益,如英國哲學家保羅.布倫頓、名作家毛姆、法國攝影師布列松等皆不遠千里,前往印度參訪,足見其影響之宏大深遠。著名心理學家榮格讚美拉瑪那是「真正的印度之子,醇乎其醇。」是為篤論。 譯者簡介 蔡神鑫 台南人,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SFSU)研究所碩士,譯著的作品有《對話真我》、《真我三論》、《稀世珍寶》、《無苦與破我》、《超越與尋覓》等書,另有編譯多種。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