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五、六○年代,台灣建設尚屬落後,建築這個行業還屬於土木的範疇。那時東海大學靠著貝聿銘、陳其寬和張肇康三位受美國建築教育洗禮的建築師,對東海精心的規劃,可謂開台灣校園整體規劃之先河,對以後校園的規劃起了引領作用,影響至鉅。而在東海建築系初創之時,陳其寬教授開始帶領著一群年輕人,持續對東海校園進行默默的改造。
陳其寬教授不僅是一個出色的建築師,亦是一個良好的景觀建築師。他重視景觀的問題,把景觀的觀念帶進台灣,這也証明建築與景觀是息息相關的,好的設計師應該具有整體環境規劃設計的能力,不只是要設計好建築,也要規劃所有校園內的空間。東海之美,當非這些空間,這些綠地,以及這些樹林莫屬了。
回顧六○年代的台灣,陳其寬在建築界是一泉活水,東海則好像是這泉水的發源地。到今天,東海校園雖經後期多次的增添、轉變,仍然被稱為台灣最美的校園,實在不能不歸功於創校者當初所秉持的理想,也就是創校時期透過校園表達建築藝術的努力。
陳先生與同一時代的現代主義建築師,還普遍地有著前進與前衛的執著,總是抱持著往未知探索的勇氣。主張創意與求新,已內化成為一種人格特質。在求新前進的努力中,將傳統以新的精神境界出之,並連上現代主義的抽象審美觀,進而與世界對話,成為這一代人的獨特風格。
本書透過多位學者對於陳其寬教授及東海大學校園規劃的論,讓未曾親炙陳教授的學子得以一窺陳教授的學養風範。這本論文集雖不能算是對陳教授在建築教育與創作上全貌的詮述,但它確實提供了一個機會從不同角度來了解陳教授在建築創作與教育上的理念和做法。
適逢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建堂四十週年及台北市立美術館為陳教授舉行作品回顧展,這本文集的出版代表著一些後輩學子對他的敬意。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