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前言/我不想讓孩子成為暴怒的大人 PART 1 今天,你又在孩子面前發火了嗎? ▎教孩子,讓我感到心力交瘁 ‧今天依然生氣再反省、生氣再反省 ‧面對孩子,理智線常莫名斷裂 ‧週末時,爸爸特別愛發火 ‧教孩子,為何如此辛苦? ▎發脾氣,讓親子關係徹底破裂 ‧對孩子生氣,阻礙他的情緒發展 ‧暴怒,造成親子關係永遠的傷 ‧父母解決問題的方式,孩子全看眼裡 ‧父母一定要學會的教養關鍵:等待與尊重 ‧為孩子付出時,不要超出個人能耐 ▎明知不該生氣,為什麼辦不到? ‧把「憤怒」美化的社會 ‧失落的童年,遲來的依賴需求 ‧為什麼對自己的孩子,特別容易發怒? BONUS PAGE ►檢測自己的「暴怒」指數 PART 2 當孩子忍耐不了時的6種教養解方 〔Solution 1〕不立刻滿足孩子,他就大吵大鬧 ──「當孩子一點也忍耐不了時」 ‧為什麼孩子連一點小事也忍耐不了? ‧說「等一下」時,就讓孩子稍微等一下 ‧近來孩子的情緒收納袋越變越小 ‧強迫壓抑下,孩子的情緒總有一天會爆發 Think about parenting ① 孩子肚子餓就發脾氣,怎麼辦? 〔Solution 2〕孩子固執己見,誰的話都聽不進去 ──「當孩子想為所欲為時」 ‧為什麼孩子得聽父母的話才行? ‧給孩子明確的界線與原則 ‧為什麼對孩子大小聲,還是不聽話? ‧自尊心受傷,才是孩子聽不進的主因 Think about parenting ② 與其轉移注意力,不如將原則說清楚 〔Solution 3〕孩子開始頂嘴、打人、亂丟、吐口水 ──「當孩子出現攻擊行為時」 ‧攻擊行為下,孩子的憤怒心理 ‧當孩子失控時,心裡更不好受 ‧當孩子犯錯,應先同理他的心情 ‧讓孩子知道「力量」與「暴力」的不同 Think about parenting ③ 因為被欺負,孩子也學會還手 〔Solution 4〕教孩子時,不必在乎旁人的眼光 ──「當孩子在公共場所不聽話時」 ‧管不動孩子的父母很無能? ‧在現場說明是非原則,讓孩子邊看邊學 ‧不論別人怎麼想,我們家都是原則至上 ‧孩子是雙面人,在家出外大不同 ‧在大庭廣眾下動怒,孩子的應對能力會退步 Think about parenting ④ 如何和鬧彆扭的孩子溝通? 〔Solution 5〕孩子不斷頂撞父母,一句也不讓 ──「當孩子理直氣壯地頂嘴時」 ‧孩子頂嘴時,為什麼我會生氣? ‧多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聽完孩子頂嘴,再問他:「然後呢?」 ‧孩子為什麼只跟我頂嘴? Think about parenting ⑤ 現在不管,以後就管不住了? 〔Solution 6〕用盡努力,依然無法和孩子溝通 ──「當孩子難以安撫時」 ‧父母也是人,難免有厭煩的時候 ‧比起「哭鬧行為」,更要注意「哭鬧原因」 ‧難以安撫的孩子,內心的三種秘密 ‧讓孩子學會設定情緒的停損點 ‧四招黃金秘訣,安撫哭鬧的孩子 Think about parenting ⑥ 當妻子教孩子的時候,丈夫不該出現的態度 BONUS PAGE ►面對愛發火的另一半,我該怎麼辦? PART 3 當孩子惹父母生氣時的6種教養解方 〔Solution 7〕媽媽快忙死了,孩子卻依然故我 ──「當孩子慢吞吞時」 ‧為什麼孩子不肯加快速度? ‧請用最簡單的思考和方法對待孩子 ‧教育不是讓媽媽心安自在,而是幫助孩子成長 ‧看到孩子慢吞吞,父母為什麼會焦慮? ‧為什麼孩子不加快速度,你就受不了? Think about parenting ⑦ 為什麼媽媽要扮黑臉,爸爸要扮白臉? 〔Solution 8〕再怎麼哄孩子,也只是徒勞無功 ──「當孩子不肯乖乖睡覺、吃飯時」 ‧讓父母賠上自尊的孩子吃飯問題 ‧孩子不乖乖吃飯,是出自生存本能 ‧逼孩子均衡飲食,會影響他的性格 ‧父母的態度,孩子都放在心上 Think about parenting ⑧ 太心急,讓缺乏耐性的孩子更難學會 〔Solution 9〕總是對孩子的表現不太滿意 ──「當孩子做事不夠俐落、確實時」 ‧身為父母,得先檢視自己的標準 ‧標準過於嚴苛的父母,背後悲慘的童年歲月 ‧非得如此俐落確實,究竟是為了誰? ‧孩子做得不好時,只要以身作則地教導 Think about parenting ⑨ 你自己看著辦,要我幫你到什麼時候? 〔Solution 10〕管教孩子,用打的最有效? ──「管教孩子錯誤的行為時」 ‧不論是為了何種原因,暴怒就是暴力 ‧何謂管教?管教是「不行就是不行」 ‧針對三歲以上小孩的全套管教法 ‧為什麼管教會失敗? Think about parenting ⑩ 孩子一定要「好好說話」才行? 〔Solution 11〕我好累,孩子別再吵我了! ──「當父母想要休息,孩子卻不斷打擾的時候」 ‧爸爸和孩子相處時,為什麼容易生氣? ‧未滿足的兒時依賴需求,讓媽媽不願親近孩子 ‧感受不到關愛,孩子自然吵著找爸媽 ‧孩子信心不足時,就會「找媽媽」 Think about parenting ⑪ 凡事都要問孩子的意見? 〔Solution 12〕我家孩子究竟為什麼會這樣? ──「當孩子不肯嘗試、拖拖拉拉,連簡單的事情也不會時」 ‧頭腦聰明,卻什麼也不想做的孩子 ‧當孩子犯錯時發火,只會養成不願嘗試的孩子 ‧對於動作太慢的孩子,需要設定底限 ‧青蛙們,想想身為蝌蚪的歲月吧 Think about parenting ⑫ 敏感的孩子,特別難教? BONUS PAGE ►保護孩子,遠離暴怒的另一半 PART 4 如何不讓孩子變成暴怒的大人? ▎輕易動怒的大人,造就不安全的世界 ‧情緒教養失敗,導致社會案件頻傳 ‧任何人都無權將情緒發洩在他人身上 ‧自我省察能力與人生發展密不可分 ▎老是發火的父母,該如何尋求改變? ‧先承認自己的不安和情緒控管有困難 ‧找出引發暴怒的共通點 ‧回顧自己與父母之間的關係 ‧對陌生人生氣前,想想「他對我重要嗎?」 ‧就算發脾氣的是對方,也別加以責怪 ▎不在孩子面前暴怒的父母 ‧虎媽教育,對孩子比較好? ‧重新思考「效率」、「迅速」的價值 ‧觀察孩子,並建立孩子的資料庫 ‧每天安排十分鐘,作為家庭自我省察時間 ‧不是無條件忍耐,而是無條件等待 ▎對於耐性低的孩子,如何培養他的情緒控管能力? ‧「過度縱容」或是「過度壓迫」的教養分際 ‧三歲以後,就可教孩子「調適情緒」 ‧不要永遠把孩子放在第一順位 ‧人格教育上的忠言逆耳 ‧最重要的是,你對孩子滿滿的愛 BONUS PAGE ►徹底壓下怒氣的應變之道
作者簡介 韓國「教養之神」/兒童精神科醫師 吳恩瑛 親子教養首席專家,精神科及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延世大學醫學院碩士,高麗大學研究所醫學博士。 經常受邀於韓國SBS、EBS 等各大電視台的教育節目與父母分享專業心得,擅長精確掌握孩子的內心世界,以特有的安撫方式維繫親子關係,打造親子幸福。 曾任首爾三星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業醫師及臨床副教授、亞洲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教授。於美國精神醫學學會主辦之學術大會及多場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並受邀於美國哈佛大學及多所國內外頂尖大學演講,與學術研討。 現任延世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吳恩瑛兒童青少年診所及學習發展研究所院長。 身為臨床經驗豐富的專業醫師,以及同樣身為媽媽,作者為經歷親子教養困難的父母提供了真正有效的解決之道,直截了當地化解其煩惱,獲得父母們熱烈的迴響。 著作: 《孩子上學了!寫給好媽媽的51個學校生活處方》、《史上最大教養戰爭!「沒意見爸爸」VS.「想太多媽媽」,57個教出好小孩衝突大哉問》 譯者簡介 林侑毅 韓國高麗大學韓國語文學系博士生,韓國政府獎學金受獎人。國立政治大學韓文系、中文系雙學位,副修日文系。譯作涵蓋政經、文學、韓國文化、旅遊、語言學習,譯有《安哲秀的想法》、《像三星一樣工作》、《抒情的力量》、《B 級時代》、《我在首爾慢慢散步》、《我的第一本泰語課本》等四十餘本及多篇韓國漢學論文。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