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13位空間設計師的人文展演──透過圖像與文字書寫,為我們的城留下記憶
這本書是要記錄台灣在90年代期間,以台北為中心所發展出來一波新的空間美學運動──新人文建築運動。
在90年代前後,當時一連串的政經演變:報禁解除、解嚴、開放政黨組設,及接著的新銀行設立等,為台灣空間設計史上有著劃時代意義的新設計美學風潮即將發生當時的時代背景。事實上當時也正好逢上台灣房地產在80年代末期的景氣高峰,而美國反而正處在80年代後期的景氣低點,建築業極端蕭條。於是有一股建築專業人員大量由美國為主的西方社會「反移民」回台灣,並迅速主導了台北的設計風潮的方向。
時代政經條件的理想配合性,加上回來人員的專業強度與數量都是前所未見,帶回來所謂「橫的移植」的新美學、材料、理論觀,隨後在90年代期間激盪湧現出設計新浪潮,新人耳目的結果自然就不令人有太多驚訝。這股有如分水嶺般的新浪潮,不只在設計風格上改寫了歷史的面貌,更配合都市新興中產階級品味需求,提出了一種人文的空間美學觀,不管在以誠品為首例的都市公共空間、或是私人住宅空間,一種都會的、中產精緻的、人文的空間美學運動,很清楚的在90年代以台北為中心逐漸醞釀成形。為首者就是這一批當時由西方返回台灣的建築專業者,以及其他一些較少數但表現上也毫不遜色的本土設計人。
本書記錄了包括登琨艷、林洲民、程紹正韜、胡碩峰、季鐵男、林馬克、李瑋民、王大君、龔書章、陳冠華、李慧秋、朱柏仰、陳瑞憲等13位當代設計師,與設計師作者的都市人文與文人美學的對話。透過文字對談,揭露其隱藏於作品背後的個人哲思及生活歷程,並思索如何銜接西方人文傳統與東方人文的定位;設計作品的發聲,則紀錄了這群以台北為根據地並生根發芽的新空間代表人物,如何寫就台灣的空間美學基礎,同時陳顯出各自思索與意欲挑戰的豐富面向。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