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初至中葉《易》學十家之類型研究
|
|
Research on Ten Schools’ Different Interpretative Models of Early and Middle Period of Qing Dynasty in I Ching |
|
|
|
|
|
|
|
|
ISBN |
9789863502517 |
定价 |
NT430 |
售价 |
RM67.20 |
作者 |
楊自平
|
出版社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出版日期 |
2017-10-06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424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2.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鑑於學術史論及清中葉《易》學為了強調時代特色,皆以漢《易》派為代表,本書採取不同研究視角,強調彰顯《易》學發展的多元性,故針對清初及清中葉的《易》學,分別就圖書《易》學、漢《易》派、宋《易》派,及歸本《易》經傳、強調致用與建立體系的《易》家進行類型學研究,探討黃宗羲、李塨、惠士奇、張惠言、王又樸、汪紱、程廷祚、晏斯盛、莊存與、焦循等十家《易》學,以呈現清初及清中葉《易》學的豐富面貌。清代《易》家在圖書《易》及對漢《易》、宋《易》承繼與開展有重要貢獻,且多強調回歸《易》經、傳,亦重視經世致用及建立體系,義理方面有重氣及正視人的氣質、欲望,這些都是清代《易》學值得稱道的重要成就。 |
|
|
|
|
|
|
|
|
|
|
|
|
|
|
目錄
自序
緒論
第壹篇 開啟宋《易》圖書學反省之先河
第一章 黃宗羲的象數觀及釋《易》實踐
一、前言
二、論象、數
三、治《易》立場與釋《易》實踐
四、氣本論的《易》學哲學
五、結論
第二章 李塨即象明理的主張與辨圖書、重禮樂致用
一、前言
二、即象明理的《易》學觀
三、辨析卦變說及主張重卦說
四、釋經實踐
五、辨圖書
六、結論
第貳篇 對漢《易》的承繼與開展
第三章 惠士奇《易說》的訓詁、釋象與義理發揮
一、前言
二、宗漢《易》的治《易》立場
三、釋《易》訓詁
四、論象與釋象
五、訓詁以明經義與義理發揮
六、結論
第四章 張惠言禮象釋《易》及《易》學哲學
一、前言
二、由漢《易》上溯聖人本旨
三、對虞、鄭《易》禮的承繼與開展
四、論乾元及經權哲學
五、結論
第參篇 對宋《易》的承繼與開展
第五章 王又樸的方法論及義例、義理釋《易》
一、前言
二、歸本《易傳》與釋《易》方法的反省
三、承繼李光地採義例解《易》
四、以本氣、變氣概念釋《易》
五、義理釋《易》歸本儒家思想
六、結論
第六章 汪紱對朱子《易》的承繼與開展
一、前言
二、《易經如話》與《易經詮義》之成書及釋《易》主張
三、宗朱的治《易》立場與恢復《易》的本來面目
四、本於致用的釋《易》實踐
五、基於卜筮之用的《易》學哲學
六、經學家治經與經學學者治經
七、結論
第肆篇 歸本《易》經傳的《易》家
第七章 程廷祚依《易傳》建立義例與易簡哲學
一、前言
二、對前賢舊說的抉擇
三、對義例解經的反思
四、《周易正解》的解經實踐
五、「易簡」哲學
六、結論
第八章 晏斯盛主張象、理、占一體及易簡哲學
一、前言
二、對歷代《易》學的反省與治《易》立場之抉擇
三、以成卦原則及成卦後原則的二重區分論通例
四、以傳解經之釋《易》主張與實踐
五、「易簡」哲學
六、與程廷祚《易》學之異同
七、結論
第伍篇 強調致用與建立體系的《易》家
第九章 莊存與的卦氣理論與儒家倫理思想
一、前言
二、論作《易》與治《易》
三、莊氏《易》著的關聯性
四、三才之道相貫通的《易》學哲學
五、結論
第十章 焦循基於卦變說建立的《易》學哲學
一、前言
二、旁通卦變理論
三、建立全面通貫的通例
四、釋「易」、「太極」與「元」
五、釋「道」、「命」與「性」、「情」、「才」
六、論焦循的改過說與經權觀
七、結論
總結
附錄:六十四卦卦象圖
引用書目
索引
人名列表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楊自平
臺灣彰化縣人,1970年生。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儒學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央研究院短期訪問學人,並曾獲中大學術研究傑出獎。專注《易》學及儒學研究,旁涉《史記》學、三國學。著有《儒學的現代詮釋與時代關懷》、《世變與學術—明清之際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明代學術論集》、《吳澄《易經》解釋與《易》學觀》、《梨洲對明代儒學的承繼與開展》,並與楊祖漢教授合編《綠色啟動:重探自然與人文的關係》(共三冊)及《黃宗羲與明末清初學術》。此外尚有〈論古史派《易》學之後的《易》學開展〉、〈胡炳文《易》學學統的建立與《本義》會通眾說析論〉、〈熊良輔《周易本義集成》治《易》特色析論〉等十餘篇期刊論文、專書論文及會議論文。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