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3594437 |
定价 |
NT340 |
售价 |
RM53.10 |
优惠价 |
RM45.67 *
|
作者 |
林安梧
|
出版社 |
木馬文化
|
出版日期 |
2017-10-05 |
装订 |
精裝. 單色印刷. 196 页. 19. |
库存量 |
本商品已絕版無法銷售 |
|
|
|
|
|
|
|
|
|
|
|
|
|
|
|
|
孟子是心學,
是不離生活的。
在經典中看見,
在生活中體會。
我讀《孟子》,《孟子》讀我,在生活中讀,因此也讀進了生活。
《孟子》是心學,這個「心」是不離生活的心,是不離天地的心,只此心便是「天」,便是「生活」,生活只是個源泉滾滾、永不停歇的歷程。這樣的歷程,才是真正的實在。
讀《孟子》就是「問心」,「問心」就只是個當下體會驗察。「心」是出入無時,莫知其向的,但「心」卻也是廣包一切的,孕育一切的,「問心」是向全幅的生活開放,向全部的天地開放。問心,不是收網一切的線索,而是開啟生命的不息之門。對於行事不順者,孟子又說:「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在生活中先求問心,反求諸己,皆能析見人事物之本質所在。
人之生也直───不要委屈自己
「人之生也直,枉之生也幸而免」,儒家最講究的就是這分「直」,「直」是依義而行,由禮而行,順著天理人情,不忮不求;「直」不是死守原則不是固步自封;由直而能方,由方而能大,所謂「直、方、大,不習無不利」,所指正是如此。能夠如此,直、方、大,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就能如天地般的寬闊,乾坤朗朗,毫無掛礙。
清理生命的磁場----反求諸己
孟子曾經用過一個極為生動的比喻,他說:「要是有一個人射箭,老是射不著,這不能怪箭靶不讓你射著,該怪的是為何你射不著?」
這問題好像很清楚,但偏偏就有人在這裡迷糊了。我們往往因為我們感官的投向,而忽略了那個投向的源頭。其實生命的指南針之所以不能恰當的指出他所應該的指向,不是說這世界的方位錯亂了,而是你所拿的指南針的磁場有了一點錯亂,須要好好清理一下。回到自家生命上用功夫,原來就是清理一下自己生命的磁場,讓他一切歸於平常而已。
本書特色
「林教授以經典的話語、生活的實例,合奏成四十首綰合古與今、傳統與現代的交響樂章,他的善思與深會,不僅使孟子所談的心,產生調適而上邃於道的境界,亦不時開啟人面對生活世界的靈光與智慧,值得當代人靜心聆聽展讀。」吳冠宏東華大學中文系教授
「安梧這本書,精選《孟子》經典中,飽含生命智慧的條文,簡要注解生難詞之後,就精心詮釋其中的哲理。他是博通經典,而能貼切時代、體驗生活、滿懷存在感的優秀學者;因此對於《孟子》的詮釋,篇篇都能以面對當代文化社會經驗現象的觀察、思辨,以及自己切身生活的體悟,拿來與經典的文本相互印證;並且以日常生活語言,親切活潑的表達出來。於是,聖人只不過像是鄰居滿懷人生經驗與智慧的長者,而道德也出自於活活潑潑的真性情。安梧讓孟子又活在我們這時代,而經典也融入我們的生活,獲得意義的再生了。」顏崑陽(輔大中文系講座教授)
名人推薦
王財貴(文禮書院創辦人)
李祖原(建築師)
吳冠宏(東華大學中文系教授)
郭沂(首爾大學哲學系教授)
陳明(首都師大儒學研究中心主任)
顏崑陽(輔大中文系講座教授)
龔鵬程(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
|
|
|
|
|
|
|
|
|
|
|
|
|
|
目錄
1. 利益、千里與仁義
2. 環保、有情與王道
3. 哀俑、戾氣與老賊
4. 股票、罔民與恒心
5. 左右、言他與人性
6. 好勇、好貨與好色
7. 正名、弑君與誅一夫
8. 取予、天運與災殃
9. 管仲、晏子與孟軻
10. 勿忘勿助長—養樹與集義
11. 自求多福與自作孽不可活
12. 怵惕惻隱與非人之國
13. 有了「面子」,壞了「裡子」
14. 知識份子的「身段」
15. 知錯與改錯 .
16. 風氣—草尚之風,必偃
17. 行道是不可以枉尺而直尋的
18. 大丈夫—無欲則剛
19. 語言的吊詭—一傅眾咻
20. 交談與辯論—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21. 人之生也直—不要委屈自己
22. 廉吏?鐮厲!—廉官殺人
23.「道揆」—自尊自信;「法守」—誠懇無怨
24. 清理生命的磁場—反求諸己
25. 孔子‧學生‧打冉求 .
26. 經常、權變與委曲
27. 簡易—生命的本源
28. 對於「貴人」的聯想
29. 君與臣—君視臣如土芥,臣視君如寇讎
30. 人、上帝與伊甸園
31. 顏回—精神勝利?道德實踐!
32. 齊人之福?—向墳間乞食的知識份子
33. 語言文字的神力與魔力
34. 名、禮、分際—自守與溝通
35. 教育三要素:陽光(家庭)、空氣(社會)、水( 學校)
36.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37. 我們都應住在人性的宅第之中
38. 君子之「所性」、「所樂」與「所欲」
39. 瞽叟殺人、皋陶抓人、舜竊負而逃
40. 自由的渴求—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林安梧教授
1957年生,台灣台中人。
國立台灣大學第一位哲學博士,當代大儒牟宗三先生高足,美國傅爾布萊特(Fulbright)訪美學人。現為台灣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尼山聖源書院副院長。曾擔任同濟大學中國思想與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及武漢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北京大學多所高校客座教授。主要研究:中國哲學、哲學人性論、人文學方法論、比較哲學、宗教哲學、儒佛論爭。出版專著20多種,發表論文200多篇。出版過《佛心流泉》《論語──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學》《老子道德經新譯暨心靈藥方》《道的錯置:中國政治哲學的根本困結》《新道家與治療學:老子的智慧》等書。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他提出「后新儒學」引發學界注意,海內外已有多本着作及論文對此展開研究。被譽為繼牟宗三之后,最具有創造力的思想家之一。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