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的儒道兩家,林語堂先生進行過這樣的比較:「孔子學說依其嚴格的意義,是太投機,太近人情,又太正確。人具有隱藏的情愫,願得披髮而行吟,可是這樣的行為非孔子學說所容許。於是那些喜歡蓬頭跣足的人走而歸於道教……孔子學說的本質是都市哲學,而道家學說的本質是田野哲學。」
「披髮而行吟」正是人們內心深處的渴望,一種自然而自由的生存方式,正如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所說的「詩意的棲居」。要滿足人的這種渴望,就必須瞭解道家學說,因為這種「田野哲學」對於「詩意生存」的理解和闡述最為透徹、獨到、引人入勝。
道家學派為戰國時期莊子所創立,其思想源於春秋時代的老子。老子和莊子所著的《道德經》和《莊子》,是道家學派最重要的兩部經典力作。《道德經》上篇講解宇宙本原、天地變化、陰陽變幻等問題,下篇闡述人在天地宇宙中的處世方法,進退之術以及長生久視之道。《莊子》內七篇為莊子本人所做,分別講述人的自由解脫、養生、入世、充德等幾個方面的內容,並據此為人們設計了悠然自得的自處之道,不為外物所困,不為現實所擾,怡然自適,超然達觀。
除此之外,《管子》等書也是道家的經典作品,可以作為瞭解道家思想的途徑。後世人對於道家學說亦多有發揮,東晉葛洪、西晉郭象等人對於道家思想都有自己的闡發,並形成著作,值得一讀。而張道陵所創道教,以及為中國民間所熟知的呂洞賓、張三豐等「真人」等打著尊崇老子的旗號,卻主張脫離現實,煉丹成仙,已與老莊的思想相去甚遠,並不在本書的參考和討論之列。
總體來說,道家思想高屋建瓴,從宇宙天地和人的完整生命的宏觀角度來思考人應當度過一個怎樣的生命征途,超越了知識體系和意識形態的局限,站在天道的中心和人生的邊緣來反思人生。深入人性,不一味固守冠冕堂皇的道德原則,為人們構建了一片樸素自然的自由天地,幫助人們在出世和入世之間找到平衡點,既取得世俗的成功,又不失去自我的精神家園。
但是,道家思想深奧玄妙,戰國時代的古文字又艱澀難懂,學習道家智慧,如果從《道德經》和《莊子》的原文讀起,實在不是一個聰明的方法。如果不想進行嚴謹的學術研究,只想從中學到生存智慧,那麼不妨採取其他的方式。這就像,想瞭解西方哲學的簡單脈絡的人,不必讀柏拉圖和康得的原作,只需讀一本《蘇菲的世界》即可。
基於此,我們編著了《道家經典智慧故事全集》一書,本書總結了道家的智慧精華,以講故事的形式將老子和莊子的智慧闡述出來。講故事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和體悟道家智慧,但是故事本身,也同樣是書中的一道絕美的風景,趣味性和哲理性兼備,無論人們從書中想要得到什麼,是輕鬆的心境,還是人生的智慧,抑或是成功的方法,道家故事都是最好的選擇。
本書從生死、機心、名利、養生、自由等幾個方面闡述人生哲理,希望以此來安頓人的心靈,啟發人們超脫現實世界的物欲之海、名利之場,過上一種合理節慾、有利身心的生活,提高人的生命品質,使人生活得更加健康幸福,實現精神的絕對自由。
另外,本書還從眼界、修身、道德、積累、進退等幾個方面論述了成功真諦,嘗試通過這幾個方面的內容為人們提供一些可以借鑒的處世經驗、成功經驗。在現代社會,想要摒棄浮躁的心態,踏踏實實地走向人生的成功,這些經驗和哲理是不可不知的。希望讀者能夠借助這些經驗和哲理,在現實生活中無往不利,實現自己的夢想。
道家故事裡教會我的處世道理
作者簡介
李凌珺
畢業於歷史系,兼修佛學、神學、宗教歷史的研究,是個不同於凡人的「神仙人」,一年之中半年徘徊於寺宇廟閣,多與僧侶為伴;此次是應主編懇切之邀提筆與大家共勉,曾著有《佛家故事裡教會我的生活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