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3594314 |
定价 |
NT360 |
售价 |
RM56.30 |
优惠价 |
RM48.42 *
|
作者 |
李秋艷
|
出版社 |
木馬文化
|
出版日期 |
2017-08-30 |
装订 |
平裝. 雙色印刷. 312 页. 23. |
库存量 |
本商品已絕版無法銷售 |
|
|
|
|
|
|
|
|
|
|
|
|
|
|
|
|
心臟統領五臟,是臟器之首,心臟健康,百病不生!
中醫專家分享從醫二十年的養心心得及祕方!
100道飲食調理、10處穴位按摩、簡便運動、日常保健、情緒養護
由於工作壓力大、作息不規律等原因,後天患心臟病的人群正在急速「年輕化」,而心臟統領五臟,心臟健康,百病不生,因而很多人開始注重養心。
本書主要從心臟在人體中的地位及與其他腑臟的關係、從細節辨識自己的心臟是否健康、不同年齡、體質的人群適合的養心方式、不同季節的養心方法、養心食譜、養心常識及誤區、專家養心祕方等九個方面闡述防治心臟病的正法竅門。本書內容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還配有豐富的插圖及大量圖表,使普通讀者也能快速理解,輕鬆實踐。
健忘症和心臟相關
健忘是指記憶力差,遇事容易忘記。導致健忘的原因除了腦部器質性病變外,其實和心臟的功能好壞也有關。心主血脈,為大腦提供血液,如果氣血不暢,那麼大腦就無法得到充足的營養,大腦的記憶功能就會衰退,就容易出現健忘症狀。《血症論》中說:「瘀血攻心,心血不足,則神氣昏迷,腦則不明。」
通過舌頭辨別心臟問題
中醫認為「舌為心之苗」,也就是說舌頭是心臟的外在體現,心臟的一些病變可以通過觀察舌頭判定出來。舌頭的不良症狀和心臟是密切相關的,例如舌頭發白,可能是心氣不足的表現;而舌尖過紅,甚至潰瘍等,可能是心火過於旺盛的體現。
足部反射區對心臟病的幫助
足底也有相應的區域代表心臟,當心臟出現心慌氣短、容易疲乏、胸悶、心絞痛等症狀時,按摩其對應的足底穴位,就可起到緩解作用。在足底與心臟密切相關的穴位有泉生穴、第二泉生穴,另外按摩足背的京骨對心臟也有保護作用。泉生穴在足二趾下部,第二泉生穴在足三趾 下部,均可用拇指進行揉壓按摩,對心臟病引起的一些症狀可以起到緩解的作用。
體寒和體熱的飲食注意
體寒之人可食用一些熱性以及溫性的補心食物,例如核桃、蘋果、燕麥、豬肝等。另外需要說明的是,虛寒體質的人可將寒性食物煮熟後食用,例如製成粥或者放在燉菜中,這樣食物的寒性就會大大降低。
體熱之人可食用一些性微寒的補心食物,例如蘑菇、黑木耳、香蕉、洋蔥、鴨肉、苦瓜、海帶、紫菜等。體熱之人可將食物涼拌或者清炒,這樣會減少體內因燥熱帶來的不適,從而減少對心臟的影響。
本書特色:
◆高效實用:心臟不適怎樣在30秒內緩解?心絞痛突發如何自救爭取時間?日常保健如何養護心臟?專家教你實用妙招,讓你的心臟時刻有保障。
◆圖文結合:穴位按摩、心臟保健操,一學就會,每天只做幾分鐘,心臟不生病。
◆簡便易學:為你提供全面且簡單易學的飯、菜、茶、湯養心方,營養搭配適合全家老少,專家分享好吃又好做的膳食食譜,全家老小都能擁有健康的心臟!
◆安全有效:引用《黃帝內經》《千金要方》《內經知要》《醫碥》《濟陰綱目》《嚴氏濟生方》等二十餘部中華醫藥養生經典,言出有據,有典可查,切實安全、有效。
名人推薦
何紹彰 桃園市中醫師公會副理事長
許堯欽 奇美醫院中醫部部長
許中華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院長
陳旺全 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教授
陳峙嘉 雅丰唯心中醫診所院長
嚴秀娟 高雄市立中醫醫院院長
國醫大師 心血管病權威專家 翁維良 傾力推薦
|
|
|
|
|
|
|
|
|
|
|
|
|
|
|
目錄
前言:百病皆可從心醫
第一章 心臟在身體運轉中到底扮演著什麼角色
1. 心者,君主之官也
2. 你是心陽還是心陰
3. 心與腦:健忘症可能是心臟病引起的
4. 心與肝:火大傷肝更傷心
5. 心與腎:失眠可能是心腎不交導致的
6. 心與脾:手腳冰涼是脾損心傷的表現
7. 心與肺:肺氣不足則心血不暢
8. 心與腸:肩膀疼痛的人有可能「心腸不好」
9. 心氣兒:心藏神,養出精氣神
第二章 15 個被忽視的小信號,預示你的心臟出了問題
1. 耳朵:大耳垂的人可能有冠心病
2. 呼吸:心臟缺血的人容易呼吸短促
3. 鼻子:鼻頭發紅、發硬是大心臟的表現
4. 皮膚:心臟輸血不暢,皮膚發紫
5. 牙齒:牙痛可能引發心絞痛
6. 肩膀:患冠心病的人一般是左肩疼痛
7. 手指和腳趾:末端粗大是缺氧的表現
8. 下肢水腫:下肢積液是因為血液迴圈不暢
9. 突然出冷汗:迴圈至腦部的血液不足
10. 脾氣變差:不良情緒與心臟相互影響
11. 時常疲倦 :心臟不好的人容易疲倦
12. 墊高枕:高枕不一定無憂,可能是心臟較弱
13. 扁桃體:扁桃體發炎可能引發心肌炎
14. 舌頭:伸伸舌頭診百病
15. 甲狀腺:甲狀腺激素分泌平衡心臟就穩定
第三章 養心知:心臟病「偏愛」這些人
1. 喜食燒烤
2. 久坐不動
3. 暴飲暴食
4. 吸煙
5. 肥胖
6. 高血壓、高血脂
7. 易怒
第四章 養心動:隨時隨地關愛自己
1. 極泉穴:治療心悸
2. 郤門穴和少府穴:防治心絞痛
3. 太淵穴:保護心臟
4. 內關穴:緩解心律不齊
5. 承山穴和承筋穴:排出濕氣
6. 耳穴:按壓耳穴可治療突發心絞痛
7. 足部反射區:人體的第二心臟
8. 膻中穴:治心臟病、冠心病
9. 至陽穴(寬心穴) :治心慌、胸悶
10. 足三裡:有效治療房顫
第五章 養心補:全家老小的飲食關愛
1. 老人:輕運動,淡飲食
2. 孩子:補心越早,身體越好
3. 男性:強腎更要強心
4. 女性:養心就是養顏
5. 寒熱體質的人群
第六章 養心安神:365 天不重複的養心食譜
1. 紅棗:軟化血管,心臟輸血順暢
2. 花生:分解膽固醇,預防冠心病
3. 櫻桃:防止細胞氧化,增強心臟免疫力
4. 蓮子:過濾血液,清除垃圾,強心降血壓
5. 胡蘿蔔:增加血流量,調節心臟
6. 豬心:「以心補心」,療養心臟
7. 芝麻:控制血糖,保護心臟
8. 香蕉:降血壓,穩定心律
9. 牛奶:預防血栓,減輕心臟負擔
10. 核桃:清除有害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
11. 燕麥:防止動脈硬化粥樣斑塊形成,強健心臟
12. 蘋果:經常食用的人,患心臟病的機率大大減少
13. 菠菜:穩定血壓,防治高血壓
14. 百合:可入心,可入肺,清心安神
15. 番茄:抗氧化性強,增強心血管能力
第七章 順應時節的養心祕方
1. 春季養心:未雨綢繆
2. 夏季養心:過猶不及
3. 秋季養心:動靜結合
4. 冬季養心:要暖要補
第八章 專家解讀養心常識及誤區
1. 老年人才要關注心臟?
2. 減少外界環境對兒童心理上的刺激
3. 職場女性易得心臟病?
4. 有胸悶、心慌、胸痛的症狀,就是心臟病嗎?
5. 有的年輕人經常心跳加速,這是心臟病的信號嗎?
6. 心裡經常「咯噔」一下,感覺像是停跳了,這是得了心臟病嗎?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李秋艷
主任醫師,臨床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師承心血管病專家、國醫大師翁維良。現任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副總幹事。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腫瘤康復分會副主任委員。從事臨床工作20餘年來,她對普通人如何簡便而有效的養護心臟做了深入研究,這本書是她集合了多年臨床經驗寫就的養心寶典。
除藥物治療外,她還運用針灸、耳穴埋針、物理康復等傳統中醫療法。尤其擅長心臟病、糖尿病、甲狀腺等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負責主持及參與科研課題10余項,包括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自然基金、首發基金、中國中醫科學院及北京市科委項目等。發表論文30餘篇,合作完成《糖尿病患者自助手冊》《翁維良臨證實錄》等10餘部專著。
翁維良
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副院長,臨床藥理基地主任。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國家藥典委員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藥審評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臨床藥理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保健學會理事等職。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出版《老年病》《活血化瘀治療疑難病》《臨床中藥學》《翁維良臨床經驗輯要》等學術著作10餘部。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