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推薦序 花時間去認識孩子原本的樣子,而不是把孩子侷限在我們期待的樣子 /洪仲清 導讀 正向啟發青少年,溫和堅定的阿德勒教養法 /姚以婷 前言 以鼓勵和尊重,培育青少年正向積極的心志! Chapter 1 你的感覺告訴你:孩子變成青少年了! ──青少年踏上「個體化」的旅程 當孩子不再崇拜你/一般青少年 VS. 理想青少年/你的感覺會讓你知道:孩子已經成為青少年/家有青少年,親子關係需要舒壓/他們現在是這樣,但不會永遠這樣/青少年有自我探索的需求/個體化常常被誤認為叛逆/青少年身心都經歷巨大改變/同儕朋友比家庭更重要/青少年在探索並使用個人的權力與自主性/擺脫父母干涉,青少年渴望保有隱私權/對青少年來說,父母常讓他們感到尷尬/青少年視自己為無所不能、無所不知/不要煽動叛逆的火焰 Chapter 2 你站在哪一邊?讓孩子知道你「挺」他 ──與青少年溝通,從傾聽、好奇、同理開始 確實向孩子傳達愛的訊息/舊習難改/站在青少年的角色思考與同理/學會傾聽,保持好奇/停止擔心別人怎麼想──做對孩子最好的安排/以鼓勵取代責罰/確實傳達愛的訊息/與孩子一起討論解決之道/達成相互尊重的協議/改變需要練習 Chapter 3 你是哪一種教養風格? ──「注重短期效果」 VS. 「注重長期效果」教養法 磚塊、地毯、鬼魂,還是「正向教養」/控制型的教養/溺愛、過度保護、拯救型的教養/優柔寡斷型的教養/忽視型的教養──放棄做父母的職責/溫和堅定的父母力/改變教養風格須克服阻力/採用「正向教養」法,孩子還會叛逆嗎?/改變教養方式時,先讓孩子知道 Chapter 4 讓「錯誤」變成寶貴的學習機會 ──換個角度看待每一次「犯錯」 對「錯誤」感到興奮/孩子遇上困難時,當個啦啦隊長/好奇的提問/以身作則──如何從錯誤中學習/藉由錯誤來理解後果與責任 Chapter 5 引發動機,正向激勵青少年 ──善用六種方法,採取實際行動 是的,這是可能的!/感謝/幽默感/做交易/抵押品/參與式激勵/共同解決問題──與青少年合作/貫徹執行 Chapter 6 有效溝通,可以這麼說 ──發展感受性詞彙,以積極主動取代被動回應 被傾聽、被理解的溝通技巧/「還有其他事困擾你嗎?」──改善你的好奇態度/發展感受性詞彙/有效溝通,必先勇於說出感受/「憂鬱」的毛球/誠實:發展描述感受性詞彙的工具/青少年的真實感受不易覺察/學習有效的溝通語言/溝通的祕訣/積極主動,不要被動回應 Chapter 7 家庭會議,讓孩子說出心裡話 ──傾聽、提問與找出解決之道的時刻 寶貴的教養工具,讓你更了解孩子的期待/家庭會議讓家人聚焦於現況/真正的家庭會議看起來、聽起來如何?/藉由家庭會議建立合作機制(包括家務分工)/一句鼓勵的話:別期待完美 Chapter 8 與孩子共度一段「特殊時光」 ──創造親密感與信任關係的美好時刻 重要時刻的魔力/找出共度「特殊時光」的好方法/抽出空檔,近距離傾聽/「特殊時光」與手足之間的競爭 Chapter 9 你在使青少年「減能」,還是「賦能」青少年? ──給孩子空間去犯錯,並從中學習 為青少年子女做好迎戰生活的準備/賦能:「注重長期效果」的教養法/車子與駕駛/兄弟姊妹與爭執/派對/服飾、頭髮、紋身、身體穿洞、擴耳/宵禁/金錢/家務/房間/約會與性/學校/電子產品/ 購物商場、演唱會及其他活動/朋友與同儕/挑戰 Chapter 10 傳授青少年生活技能,迎向未來! ──與孩子「同在」,一步步演練日常大小事 培養能力和「我可以做到」的態度/搭乘青少年子女興趣的順風車/一起進行事前計畫並擬定時間/從頭到尾演練一次/跳脫框架的方法:遊戲或賭注/讓孩子教你怎麼做/例行練習的好處/徵求他人協助,提供青少年訊息/讓它像一個遊戲 Chapter 11 保持開放心態,迎接網路科技新時代 ──找到安全、尊重與平衡的方法使用電子產品 網路與其他電子產品帶來新挑戰/網路與社群網絡:資產或負債?/來自電腦通爸爸的建議/主動介入是必要的/社群網絡、YouTube與其他網路活動/網路學校/真人實境秀 Chapter 12 觀看青少年的內心:他們為何這樣做? ──了解行為動機,關於思考、感受與行動 關於青少年心理學/了解一點心理學大有幫助/個體認知將驅動行為/思考─感受─行動/從孩子選的那片「家庭派」來了解行為動機/「沒有問題」的孩子/錯誤的行為目的,建立於潛在信念上/辨識錯誤的行為目的/認識四種人格類型,更了解親子關係/和青少年一起探索與練習 Chapter 13 當青少年有驚人之舉時,你該怎麼做? ──保持對自己和孩子的信念,冷靜以對! 相信自己和青少年子女/同儕相處,或缺少友伴/當你不喜歡孩子的朋友時/霸凌/藥物濫用與其他成癮行為/青少年性行為、懷孕、性病/性虐待和亂倫/自殘/青少年自殺/飲食失調/「家裡蹲」的年輕人 Chapter 14 與孩子共度青春期,重新面對未解決的議題 ──跟年少的自己相遇,回顧成長的美好機會 孩子面臨的問題,可能是你未曾解決的難題/站在自己這一邊,才能真正幫助孩子/錯亂的舞步 結語 致謝
作者簡介 簡.尼爾森(Jane Nelsen) 正向教養暢銷叢書的合著者,亦是專長於婚姻、家庭和親子關係的合格心理治療師及國際知名演說家。她擁有舊金山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學位;是七名孩子的母親(二十二名孫子女、九名曾孫子女……持續增加中)。 簡.尼爾森如今年近八十歲,依舊活躍於全球巡迴的演講與工作坊。她在1981年寫出第一本《正向教養》(Positive Dicipline);爾後與琳.洛特合作撰寫《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青少年篇》(Positive Discipline for Teenagers, revised 3rd Edition)。著作與合著的「正向教養」系列叢書出版二十冊,以十六種語言發行全球六十國,銷售逾二〇〇萬冊,在全球引發熱烈的教養風潮。 琳.洛特(Lynn Lott) 是十八本書的作者與共同作者,也是有執照的家庭心理治療師。她擁有舊金山大學婚姻與家庭諮商的碩士學位,與索諾瑪州立大學(Sonoma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學的碩士學位。她自一九七八年起便開始執業,幫助過無數的父母、夫妻、青少年與個人。她現在也透過Skype對全球各地的個案提供諮商治療。閒暇時,琳是個狂熱的愛書人、大廚、滑雪者和健行者。她和丈夫哈爾.潘尼居住在加州和佛羅里達州。琳是兩個孩子、兩個繼子女的母親,以及六個孫子女的祖母/外祖母。想了解更多關於琳的消息,請瀏覽www.lynnlott.com。 琳和簡一起創造與設計出「正向教養家長講師認證培訓」和「正向教養學校講師培訓」的工作坊。這些工作坊舉辦的時間與地點(以及給無法親自到工作坊現場參與的人的DVD培訓)可以透過www.positivediscipline.com找到。你也可以在這個網站上找到全美和其他國家中,由受過認證的「正向教養講師和導師」所帶領的父母學習課程。 審訂者簡介 姚以婷 台灣亞和心理諮商和訓練中心院長、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資深導師、北美和台灣阿德勒協會認證講師。 譯者簡介 陳玫妏 新北市人。荷蘭萊頓大學區域研究所博士,輔仁大學宗教學 系兼任助理教授。曾任漢聲廣播電台、教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永和社區大學講師與行政專員。長期從事中國少數民族性別與宗教研究,熱愛進行文化翻譯與跨領 域學習。譯有《我這樣告訴我女兒:寫給女孩們的信,關於勇氣、覺察、自信的能量與幸福未來》(大好書屋)。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