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近現代史卷十:應該如何認識日本近現代史
|
|
日本の近现代史をどう见るか |
|
|
|
|
|
|
|
|
ISBN |
9789888369928 |
定价 |
NT530 |
售价 |
RM82.80 |
优惠价 |
RM73.69 *
|
作者 |
岩波新書編輯部
|
译者 |
徐靜波 |
出版社 |
香港中和出版
|
出版日期 |
2017-06-06 |
装订 |
精裝. 單色印刷. 296 页. 18.8.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多元觀點論述,重新審視日本的近現代發展進程
《岩波新書.日本近現代史》叢書:
1、《幕末與維新》井上勝生 著
2、《民權與憲法》牧原憲夫 著
3、《日清、日俄戰爭》原田敬一 著
4、《大正民主運動》成田龍一 著
5、《從滿州事變到日中戰爭》加藤陽子 著
6、《亞洲、太平洋戰爭》吉田裕 著
7、《佔領與改革》雨宮昭一 著
8、《高速增長》武田晴人 著
9、《後戰後社會》吉見俊哉 著
10、《應該如何認識日本近現代史》岩波新書編輯部 編
第十卷《應該如何認識日本近現代史》:
幕末面對歐美,日本如何守住了自己的獨立?
為何明治國家需要天皇?
日清、日俄戰爭改變了日本甚麼?
為何無法避免亞洲、太平洋戰爭?
佔領改革改變了日本嗎?
日本經濟高速增長的美夢破滅後,將迎來怎樣的前景?
為何要了解日本的近現代史?
在近代大幕開啟後的一百五十餘年中,日本究竟是為了追求甚麼、又是如何走過它的歷史進程呢?今後將走向何方?為了思考這些問題而編撰的「岩波新書˙日本近現代史」叢書,從《幕末與維新》到《後戰後社會》,將日本的近現代史分成了九個時代。作為壓軸之作的本書,請各卷的作者各自提出了一些捕捉各個時代特性的根本性問題,並對此給予了解答,以此來闡述理解日本近現代史時需要把握的要點。且在本書中,又增加了一些有助於理解各卷內容的補充性說明。在結語部分,還請各位作者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啟示,以有助於我們思考「通史」本身的論述將具有怎樣的意義這樣一個話題。
本書不僅是本叢書的一個全面總結,也希望大家將其看做閱讀這一叢書的一個導讀。我們祈願本叢書能成為各位理解日本近現代進程的一個良好指南。
|
|
|
|
|
|
|
|
|
|
|
|
|
|
|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幕府末年,面對歐美,日本是如何守住了自己的獨立? 井上勝生
第二章 為何明治國家需要天皇? 牧原憲夫
第三章 日清、日俄戰爭改變了日本甚麼? 原田敬一
第四章 大正民主是怎樣的一種民主? 成田龍一
第五章 一九三〇年代的戰爭是一場圍繞甚麼展開的鬥爭? 加藤陽子
第六章 為何無法避免開戰? 吉田 裕
第七章 佔領改革改變了日本嗎? 雨宮昭一
第八章 為何日本能夠實現經濟高速增長? 武田晴人
第九章 歷史將走向何方? 吉見俊哉
結語 為何要學習近現代日本的通史? 成田龍一
總目錄
作者介紹
|
|
|
|
|
|
|
|
|
|
|
|
|
|
|
譯者簡介
徐靜波
現為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專業領域為中日文化關係、中日文化比較。著作有《梁實秋:傳統的復歸》《東風從西邊吹來 ── 中華文化在日本》《日本飲食文化:歷史與現實》《日本文化人與上海(一九二三 - 一九四六)》《上海の日本人社會とメディア》(合著)《和食的饗宴》;另有譯著《日清、日俄戰爭》(岩波新書.日本近現代史卷三)《蹇蹇錄 ── 甲午戰爭外交秘錄》等十種,編著《日本歷史與文化研究》等九種,曾在神戶大學、京都大學等擔任招聘教授。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