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的暴力行為人所共知, 但其極端形態— 集體殺戮—卻極少被談論。1967至1968年間,以公開處決、鄉鄰互相殘殺等為形式的集體殺戮在中國農村大範圍存在,其廣度和深度令人震驚。 本書首次透過地方檔案、政府公開材料和南方兩省倖存者的訪談資料,有系統地記錄和分析這種殘暴現象。研究聚焦於農村普通人的行為,探討文革期間千萬人自願參與文革甚至集體殺戮背後的深層邏輯。作者提出解釋力極強的「社區模型」,挑戰主流種族滅絕研究所採用的「國家政策模型」。在揭示史實與建構理論方面,都有了不起的成就。 正如作者所說:「都說文革是因為愚昧造成的,如果沒有深入的研究,我們恐怕永遠不會明白愚昧在什麼地方。」 這是一本了不起的書,我們期待已久。它超越了已被廣泛探討的北京紅衛兵研究,選擇直面文革時期中國農村中集體屠殺的恐怖真相。在這部範本式的嚴謹著作中,蘇陽將「文化大革命」納入了它本該屬於的領域:種族滅絕研究。在這場堪比盧旺達大屠殺的集體殺戮中,村民與村民反目,成千上萬的人互相殘殺。—馮客(香港大學歷史系教授) 在理論層面,本書首次嘗試揭示這樣一個過程:現代的種族滅絕不只被充斥著意識形態的民族國家所形塑,在國家的計劃之外,地方行動者和結構性力量也影響著這個進程。而在經驗層面,這本書再次提醒了我們,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是現代世界最大的悲劇之一。它也將我們的注意力從城市中活躍的文革運動,轉移到不為人所熟知的鄉村故事。無論在文革研究、中國共產主義政權的政治研究、種族滅絕研究還是社會運動研究等領域,這本書都將是我們書架上的一部傑作。—趙鼎新(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這本書在各個方面都非常出色。首先,蘇陽巨大的貢獻在於收集了極其大量的原始資料,包括地方報紙、政府公開檔案、訪談等。書中記錄的歷史事件不僅外國人不熟悉,大部分的中國人也未必瞭解。但這並不只是一本揭露真相的歷史學研究,它以重要的社會學角度介入了一個長期被壟斷的研究領域,該領域充斥著對個體心理的解讀、將暴民行為簡單化的理論和特殊化具體歷史契機的論述。同時,這本書證明了僅僅是政策動員並不能導致集體行為—突發事件、環境因素、社會崩潰等都是相同重要的因素。因此,本書對政治社會學和社會運動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美國社會學學會Barrington Moore最佳著作獎得獎評語
插圖目錄 xv 表格目錄 xvi 中文版序 xix 前言與致謝 xxv 第1章 殺汝鄰居 1 集體殺戮的謎團 3 國家政策模型的局限 6 社區模型 10 動員還是崩潰,抑或兩者皆是? 16 文革研究的新視角 20 研究設計以及資料來源 24 全書內容概述 26 第2章 記錄 37 整體圖景 38 利用縣誌記錄集體殺戮 40 官方數字的背後 42 殺戮模式:縣際差別和時間變化 47 廣東和廣西:兩個最為暴戾的省份 51 更多確鑿的官方證據 53 集體殺戮的特徵 59 結論 62 第3章 社區與文化 71 田野調查 73 目擊者們 77 邊疆文化裏的宗族體系 80 暴力的傳統 86 新政權時期的村莊 87 文化與集體殺戮 89 結論 92 第4章 階級敵人 97 受害者身分的建構主義觀點 98 土地改革中的一個地主家庭 101 土地改革:通過經濟差異製造階級標籤 104 土改清算:通過暴力固化階級標籤 107 為何延續人為的階級劃分 112 階級敵人的生活 117 結論 120 第5章 毛時代的普通人 127 平常的人和不平常的行為 129 事業平衡中的失與得:授權者 132 激進化的邏輯 141 毛時代的普通人 144 結論 152 第6章 解體法律 159 改變社會控制的形式 160 黨與法律:文革之前 162 官僚對陣運動:文化大革命 169 死刑:政策和實踐 177 1967和1968年國家對集體殺戮事件的反應 180 結論 182 第7章 構建戰爭 191 戰爭與滅絕性的屠殺 193 城市中的街鬥 196 揭露「陰謀網絡」,開展階級鬥爭展覽會 202 被當成替罪羊的農村四類分子 204 戰爭設定移除道德限制 211 結論 213 第8章 殺戮的模式 223 城鄉差異 225 省際差異 227 解釋集體殺戮的縣際差異 230 結論 239 第9章 理解眾目睽睽下的暴行 243 眾目睽睽下的暴行 245 國家倡導,國家失靈,還是兩者皆是? 248 地方條件 250 重溫動員範式 252 走向種族滅絕和大屠殺的社會學模型 256 結束語:毛時代中國的鄰里及其他 258 附錄:方法上的問題以及統計分析 267 參考書目 273
作者簡介 蘇陽 2003年獲斯坦福大學博士學位,現任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社會學副教授。另有研究見諸多種重要期刊,如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Law and Society Review、China Quarterly、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等。 宋熙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博士,現於出版社任職策劃編輯。譯有《好研究如何設計:用量化邏輯做質化研究》。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