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解釋了統治中國的技術官僚階級的動蕩起源。通過引人入勝的敘述,作者回溯了彼此敵視的兩大群體—1949年奪得政權但缺少知識的農民革命家與舊中國政權的知識精英—最終聚合為一個新的掌控階級的過程。在中共政權建立之初, 毛澤東和共產黨剝奪了有產階級的資產,並採取激進的措施以剷除教育造成的階級差別,這一做法加劇了新政治精英與舊文化精英之間的對抗。然而,在文革中毛澤東對兩大群體的攻擊,卻促成了精英團體之間的團結。在毛去世後,這又為融合了政治和文化資源的新階級的鞏固鋪平了道路。 本書以對清華大學的個案研究為基礎。清華作為中國最精英的理工學府,始終位於上述變革與衝突的中心,並培養出大批黨所倚重的技術官僚,其中包括許多現任國家領導人。透過清華剖析技術官僚階級的起源,構成了本書獨特的視角。 名人推薦 在近年來我所閱讀過的關於中國的研究成果中,此乃佳作之一。— 安戈 Jonathan Unger( 澳洲國立大學) 此項關於在中國建立和培養一支精英技術官僚隊伍的研究,就如同一部講述共產主義革命興衰的編年史。安舟深入探索了中國政治研究領域近年來常被忽視的權力結構問題,且細緻分析了文化大革命對新舊精英融合具有諷刺性的促成作用。— 德里克 Arif Dirlik(香港中文大學) 透過階級形成和社會流動的社會學視角,安舟洞悉且細緻描述了清華大學的歷史。從早期中共強行管制這所精英學校,到文革中的鬥爭和後毛時代的糾正,直至近年高科技資本現身清華科技園,安舟記錄了這所大學作為精英熔爐的一點一滴。希望瞭解中國革命曲折歷史的讀者,不可錯過這本書。—魏昂德 Andrew Walder(斯坦福大學) 文革是一場什麼樣的運動?五十年來,眾說紛紜。此書通過對清華大學文革史個案的深入研究,闡述了有創見性的新理論。他提出,文革是一場向文化精英和政治精英兩個特權階層宣戰的政治運動,表達了爭取社會平等的政治理想。然而,最具諷刺意味的是,也正因為文革的派系鬥爭,才使得本來分化的政治和文化精英能夠重新聯手,從而成為改革開放後的統治階層—紅色工程師。本書論證材料豐富,分析精闢細緻,對文革所涉及到的重大歷史和理論問題提出獨到見解,不愧是一部經典之作。— 楊國斌(賓夕法尼亞大學)
中文版序 xiii 序 v 導言 1 第一部 建設社會主義(1949–1966) 19 第1章 階級權力的政治基礎 21 第2章 階級權力的文化基礎 47 第3章 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65 第二部 文化大革命(1966–1968) 87 第4章 政治權力對拚文化權力 89 第5章 團結起來,保衛政治權力及文化權力 107 第三部 把文化大革命制度化(1968–1976) 133 第6章 監督紅色工程師 135 第7章 消除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差別 161 第8章 工農兵學員 189 第四部 新時代(1976–現在) 213 第9章 重建政治資本及文化資本的基礎 215 第10章 紅色工程師們的勝利 235 第11章 技術專家治國與資本主義 251 結論 265 附錄一:清華大學教職員工和學生,1949–1992 287 附錄二:受訪者名單 289 參考文獻 297
作者簡介 安舟(Joel Andreas)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其著作見於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Theory and Society、China Quarterly及New Left Review 等重要學術刊物。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